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幼稚園什麼都沒學到?爸媽該知道的隱形教育

幼稚園什麼都沒學到?爸媽該知道的隱形教育

幼稚園什麼都沒學到?爸媽該知道的隱形教育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情形,孩子每天從幼稚園回到家,吃了什麼不知道、學了什麼不知道?整天上幼稚園,難道真的什麼也沒學到?每天,當父母從教師手中接過孩子,拉著蹦蹦跳跳的寶貝回家的時候,許多父母都會問:「孩子,今天幼稚園裡教什麼了?」但孩子卻往往一問三不知。

在父母的眼中,會唱一首歌、學會了一首唐詩、認識了幾個數字,這些是學習。其實,家長眼中的學習是中小學生的學習,對於幼稚園的孩子來說,一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個環節、每個活動都是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快樂的遊戲、集體的探索活動都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學習。幼兒在幼稚園的每個時刻、每個環節都由教師精心設計,爭取讓幼兒在園的每一分鐘都過得有教育意義。

簡單地說,孩子在幼稚園的活動我們可以相對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生活活動二是遊戲活動三是集體教學活動,吃喝拉撒一網打盡,在生活活動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3到6歲的孩子來說,學習吃喝拉撒的生活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這個階段孩子非常重要的核心任務,因為這對他適應社會、適應未來都是非常重要的。
幼稚園什麼都沒學到?爸媽該知道的隱形教育

禮貌習慣

每天從入園的那一刻起,孩子就通過與老師、同伴問好,與爸爸媽媽再見,學習最基本的與人交往技能。

衛生習慣

進入教室,我們會耐心地引導幼兒認真洗手,為幫助他們真正將手洗乾淨,老師們不僅親自做示範,還配上洗手兒歌(打開水龍頭,衝衝小小手,搓搓手背心、扭扭爸爸、扭扭媽媽、扭扭自己)引導孩子邊讀邊鞏固。

用餐習慣

進餐時間,引導孩子自我服務,安排老師清理桌椅,自己端盤子取餐,學習安靜地吃飯,瞭解食物營養與身體的關係,改正偏食挑食以及吃飯時四處溜達的不良進食習慣。

如廁習慣

孩子不習慣在幼稚園上廁所,需要一點點引導,讓他們學習自己獨立上廁所,學習正確的擦屁股方法,學習上廁所後沖洗廁所,整理自己的衣物,不露小肚皮。

安全規則

上下樓梯時,讓孩子集體討論下樓梯的方法:不推擠別的小朋友,不從上面直接往下跳,要靠右行,小手最好扶著旁邊的欄杆,不大聲喧嘩影響別的班的小朋友。生活中孩子們有了碰撞,老師會告訴孩子們怎麼正確地解決,而隨著他們長大,會引導孩子們自己討論,自己想友好相處的方法,感受規則的重要。

千萬別小看這些本領,這些本領讓孩子從成人的庇佑中走出,成為一個可以自理自立的人,這些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對孩子終身的生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孩子入園以後,社交範圍比原來大了很多,他們逐漸從依戀一兩個固定的撫養人,轉變成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在和小朋友的遊戲過程中,年齡相近、志趣相投、地位平等的小朋友們自然就會形成交友圈。他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相信從孩子身上您是能感受到一點一滴的變化的,是不是呢?
幼稚園什麼都沒學到?爸媽該知道的隱形教育

現在爸爸媽媽們應該清楚孩子整天在幼稚園都學什麼了吧,他們學習生存及生活本領、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將來正式的學習概念積累經驗、方法、形成對學習積極的態度。所以家長可以這樣問,步步深入,弄清孩子學了什麼?

問孩子情緒情況

一天沒見孩子了,其實父母最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情緒情感狀態,每天接到孩子後問孩子想媽媽了嗎?今天在幼稚園你快樂嗎?今天跟誰玩了?玩什麼了好玩嗎?能和我一起玩玩那個遊戲嗎?今天有什麼最開心的事?什麼事情讓你感覺不開心等問題,這樣的詢問會拉近親子距離,也讓孩子一天的情緒情感有了傾訴的空間。

問孩子生活情況

今天有沒有主動多喝水?睡覺情況怎麼樣?有沒有正常大便?或者問區域活動情況,今天在活動區時間你玩什麼玩具了?和哪個小朋友玩了?有什麼發現?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你最喜歡哪個遊戲區?

問集體教學情況

為了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需要了解各班家長園地的目標與工作安排,能夠展示在家長園地的學習內容,比如兒歌、故事等教師們也都會張貼在此,家長瞭解後可以根據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提問,比如,寶貝能把你們今天學的歌曲給媽媽唱一遍嗎?能把今天畫的畫也教爸爸嗎?

當你這樣用心,有技巧地問,才能真地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情況,心裡也會更有數,更踏實。孩子的學習不像成人靠大腦思考學習,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操作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環境中學習,這些更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延伸閱讀:媽媽真的要放手嗎?小孩子長大了,該上幼稚園嗎?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