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紅包幫你存」是真的!劍橋大學:金錢觀三歲形成,如何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紅包幫你存」是真的!劍橋大學:金錢觀三歲形成,如何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紅包,壓歲錢,金錢觀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媽媽經編按:每當過年最常聽到「紅包給媽媽,媽媽幫你存起來」,近日有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表示近日因工作需要開設郵局帳戶,申辦郵局數位帳號後竟發現一筆意外之財!申辦後被告知已開過戶,帳戶後會將舊帳戶結清移至新帳戶,一查才發現是母親過去將壓歲錢存起來,媽媽過去總說「來你紅包給我,幫你存在郵局」原來是真的!此貼文引出不少網友留言,留言處分成兩派人馬,一邊是擁有相同經歷和處境的網友;另一邊則是大吐苦水的網友,大嘆「真不愧是別人的媽媽」、「好羨慕,我的紅包只要被媽媽拿去,就等於沒了」等。


臨近春節,關於紅包的傳統謊言也要重出江湖:「寶貝,這壓歲錢媽給你存著!」不僅僅是大額紅包,其實凡是涉及到「錢」的場景,爸爸媽媽們的謊話總是張口就來。

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孩子的金錢觀習慣是在七歲的時候形成的,而孩子們在三歲的時候就可以理解基本的金錢概念了,比如交易、選擇、對價值的理解、儲蓄等等。

3~7 歲已經是孩子學習金錢觀的重要階段,也是父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重要時機。用「沒錢」「這個東西太貴」這樣簡單粗暴的語言敷衍孩子肯定算不上金錢教育。

但反過來,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你是會選擇只買需要的東西,還是會選擇孩子想要什麼就盡量滿足?

研究表明,如果你總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這其實是在剝奪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機會。那麼問題來了,不滿足不行,全滿足也不行,對於學齡前的小朋友來說,金錢教育究竟該如何入手呢?

小朋友眼中的錢「從襪子裡掏出來的」

美國公共電視網的PBS 新聞一小時的新聞節目中曾做過一節經濟課程節目《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小朋友學習個人理財?》(The best ways to teach your little kids about money)。

節目一開始,經濟學家們就問了小朋友關於金錢的問題:「銀行是什麼?」身穿綠色波點裙的小朋友回答:「銀行就是錢。」「他們直接就能給你錢嗎?」「他們的錢從哪裡來的?」經濟學者們繼續提問。「從…從襪子裡掏出來的吧!」年齡最小的小朋友天真地回答。

國外一些學校為幼兒理財教育設定的目標是這樣的:

3 歲,開始辨認錢幣。

4 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

5 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開始學習攢錢。

認識錢幣是理財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現在很多消費行為都是通過手機支付或信用卡支付來完成,就連大人的消費行為都有很多不理性的因素,孩子對錢的概念則更模糊。

過年,壓歲錢,理財

如何讓學齡前兒童知道,什麼是錢?

美國金融學者Beth Kobliner 在節目裡說,「曾經有個朋友和我說,她小的時候一直以為自己爸爸的工作就是早上起來坐在扶椅上讀報紙,後來過了好幾年才發現父親其實是一名老師!」

「當她的爸爸問她:『你知不知道爸爸為了賺錢養活你,工作有多辛苦?』時,她並不能理解『工作』是個什麼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了你,工作有多辛苦嗎?」

你都沒讓孩子看見過你的工作,又如何讓孩子理解到你的辛苦呢?

01 帶孩子去你的辦公室,錢是怎麼來的?

你可以帶孩子去你的辦公室,讓他們看到你的工作環境,跟孩子說說你是怎樣工作的。在小區、街上遛娃的時候,指出那些正在工作的人,比如公交車司機、警察等等,告訴孩子們他們的工作職責。

由此建立「工作掙錢」的概念。

02「非金錢獎勵」,如何鼓勵孩子做事?

讓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庭勞動中,如幫忙放碟子,收衣服,這些習慣應該從孩子3、4 歲時就開始培養,有利於他們今後擁有幸福的生活,也有利於他們未來的學業和職業表現。

Kobliner 還建議父母在孩子的學習或者生活中實施「非金錢獎勵」概念,為什麼一定要強調「非金錢獎勵」?因為「金錢式獎勵」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Kobliner 認識的一位媽媽就時常用金錢「賄賂」孩子,直到有一天孩子竟然走上了「羞辱別人」的道路。

她的孩子的操場上玩球,球不小心被踢進了樹叢裡。結果她的孩子做出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她從兜里拿出一美元告訴其他小朋友:「誰拿回球,錢就是誰的。」當然這僅是個例,但「金錢式獎勵」確實可能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特別是這類獎勵用在了上學的孩子身上。

那還有有效的激勵方式嗎?

這裡有一個小訣竅,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得好,就為他做一些好事,但不要告訴他這是一種獎勵。這樣孩子們會下意識地將這種良好的感覺和成功聯繫起來,並因此產生真正積極的學習/ 做事心理。

無論孩子做了什麼,我們都應該盡量避免直接對結果進行讚美。一定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是真心為他所做的努力而感到驕傲。

03 讓孩子理解:機會成本、好東西需要等待

在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小事也可以傳達「避免衝動消費」和「好東西需要等待」的道理。比如寶寶在遊樂園排隊等待鞦韆或是喜歡的玩具,抑或是等待喜歡的寒假時,都可以告訴他們「有時我們必須等待我們想要的東西。」

「機會成本」這個經濟學概念,也能通過一些「小遊戲」讓他們懂得這個道理。Kobliner 在給父母經濟課程中,演示瞭如何用三個存錢罐幫助孩子們學習金錢的用途。她告訴孩子們:「我們有三個玻璃罐,一個表示存錢,一個是花錢,另一個表示分享。」

「機會成本」這個概念能夠教會孩子們:如果你選擇花錢,就不能再存錢或者和他人分享了。試驗中,有的孩子選擇把錢全部花掉買玩具,有的孩子選擇全存起來,也有孩子在三個罐子裡都放了錢。

你也可以這樣教你的孩子,看看TA 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這樣更能對寶寶有針對性地進行金錢教育。這個實驗其實是經典的棉花糖(自製力)實驗的升級版——在孩子麵前放一塊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能等15 分鐘再吃,就額外再給他一塊糖,然後離開房間讓孩子和棉花糖獨處並觀察他們的表現。

實驗結果證實,那些能控制自己等待兩塊棉花糖的孩子往往會在今後的生活和事業上更成功:SAT(學術才能測驗)成績平均分高、人際關係更良好、較少和人發生爭執。

人們曾以為這些孩子是因為天生就更加善於自我控制,但研究發現,這其實與他們分散自己注意力的能力有關。能夠成功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能夠控制內心衝動、犧牲短期快樂而追求長期收益的人會更加傾向於存錢。

04 告訴孩子:「想要」和「需要」的區別

超市真的是一個免費且有效的金錢觀教育的好地方。每次推著購物車在超市選購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給孩子指指食物和日用品等必需品,也讓孩子自己說說她可能需要但卻是可選的物品,比如玩具、零食等等。

跟孩子談一談哪個東西更重要,解釋為什麼你會選擇這種物品而不是另一種,比如我們是購買健康的水果還是不健康的飲料,不同的選擇利弊是什麼。這其實就是在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解釋物品的「價值」。

05 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孩子們總是在不斷地學習大人的行為。即使你自己沒有意識到,他們也會關注你以及你如何管理你的金錢。所以一定要記住,你的孩子一直在觀察和聆聽,他們吸收的東西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多。比如當你在某寶上瘋狂下單時,其實你就是在向你的孩子展現你自己的金錢觀了。

有研究表明,相比使用鈔票而言,刷信用卡會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多花一倍的錢。微信和支付寶支付比信用卡更便捷,這其實很多超支行為的源頭。至於信用卡在理財方面的好處,比如可以獲得更多利息和積分回報等,可能要等孩子們上了中學才能真正理解。

如何做孩子的榜樣呢?

不要用買買買來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或用買買買換取孩子的「安靜」和「討好」。把「清單式購物」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向孩子展示計劃性消費和儲蓄的過程,引導孩子理解「我想要」和「我需要」。

06 誰動了我的壓歲錢

不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育兒方法,Facebook 上有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她叫Essence Evans,每週她都會給她5 歲的女兒7 美元的零花錢。同時,這位媽媽還會向女兒解釋你需要上交一定的「房租、水費、電費」等等,剩下的2 美元自己可以存起來。而她沒有告訴女兒的是,這些「水電費」,她都替女兒存了起來,等她獨立了就給女兒。

壓歲錢也是如此。很多父母都認同,壓歲錢其實就是父母的人情債,所有權並不屬於孩子。因此怎麼處置壓歲錢也變成了爭論不休的話題。

推薦閱讀
4招無痛存錢法,幫孩子把紅包存起來,養成儲蓄習慣
孩子們的紅包錢該如何使用?4個原因考慮儲蓄型保險

💇🏻‍♀️【愛美麗】精選全台髮廊 立即線上預約👇

愛美麗

👲🏻【過年神隊友】妳的春節難題我們一手包辦👇

新春特企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