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一場品嘗生命精髓的旅行

一場品嘗生命精髓的旅行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文/伊甸基金會董事劉侃

 

退休的那一刻,彷彿從喧囂的舞台被輕輕推下,聚光燈黯淡,掌聲遠去。曾經的忙碌與成就感,如潮水退去,留下無邊的空虛。清晨醒來,時間如一潭靜止的湖水,無處流淌,無聲地凝視著你。你心裡藏著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你的故事無人傾聽,經驗被貼上「過時」的標籤,彷彿半生的輝煌被一筆勾銷。

 

從掌聲到靜默:退休初期的失落與孤寂

身體也不再是年輕時的忠實戰友。關節吱吱作響,步伐沉重如老樹盤根,昔日「想做就做」的豪情,被一聲聲「小心點」的提醒取代。鏡中的自己,皺紋如年輪,白髮似霜雪,無情地訴說著時間的刻痕。你不禁自問:我還剩下什麼?孤獨如潮,靜靜湧來,夾雜對未來的隱憂——會否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被世界遺忘?

然而,在這黯淡的時刻,仍有一絲微光閃爍。那些不安與恐懼,正源於你曾熱烈地活過,你依然渴望意義。老年的舞台或許不再喧囂,卻因此更顯真摯。你開始與自己對話,重新挖掘內心的火花,尋找新的角色——或許是園丁,靜靜守護一株新芽;或許是聽眾,傾聽他人的故事;又或許是陪伴者,用溫暖點亮身邊的靈魂。老年不是終點,而是一場靜謐的冒險,等待你以新的方式,重新定義生命的價值。

 

慢活人生: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時光

這是一場華麗的轉身!退休不是落幕,而是你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第一次可以無拘無束地做真正的自己。沒有工作的枷鎖,沒有期限的催促,沒有責任的重擔,只有無限的可能在你面前展開。想學畫畫,就讓畫筆在紙上起舞;想種花,就讓陽台盛開春色;想寫下年輕時的冒險,就讓筆尖流淌回憶。這一切,只為你自己和你心愛的人,純粹而自由。

 

細品生活:在日常中發現愛與溫暖

清晨,你坐在餐桌前,細細品嘗妻子準備的早餐。一碗溫熱的粥,一片煎得恰到好處的蛋,承載著她無言的愛。你開始留意她眼角的笑紋,聆聽她輕哼的曲調,那些在忙碌歲月中被忽略的細膩,如今在慢下的步調中,閃耀著溫暖的光芒。你的心湧起一陣柔軟,甚至有些許愧疚——年輕時的自己,怎會錯過這份美好?但現在,你有時間彌補,有心情珍惜。

這慢下來的生活,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帶你看見過去未曾留意的風景。你開始明白,只有在這樣的節奏中,才能品味生命的厚度。退休不是失去,而是新生。你從職場的舞台退場,卻走進生活的劇場,主角依然是你。這一刻,你握住時間,擁抱自己,準備用餘生書寫一場只屬於你的傳奇。

 

(圖說:為自己安排一場大自然的尋根之旅吧!(攝影/尹可名)) 

 

知識再探索:在學習中找回自我

老年賦予你一份珍貴的禮物——時間與自由,讓你得以漫步在知識的田野,細細品嘗求知的喜悅。那些積滿灰塵的書本,那些被忙碌擱置的議題,如今成了你手中的寶藏。你靜靜翻開一頁,字句在心頭沉澱;你探索新的問題,不急於尋找答案,而是像孩子般好奇,沿著求知的小徑,欣賞路旁綻放的野花。

網絡與人工智能工具成為你的得力助手,讓知識的蒐集如溪流般輕鬆湧來。過去或許有他人代勞,如今你親手點開網頁,輸入問題,答案如繁星閃現,這過程本身便充滿樂趣。你開始領悟,知識不僅是結論,而是那條蜿蜒的路徑——從疑惑到領悟,如花苞緩緩綻放,終成一朵鮮花。這從無知到通透的旅程,帶著靜謐的滿足,是年輕時急於求成的自己無法體會的。

 

(圖說:張文亮教授帶領長者生態之旅。(攝影/尹可名))

 

你學著自己烹飪、修補家具,甚至嘗試寫詩或繪畫,那些曾由他人代勞的事,如今親手完成,竟別有一番滋味。你不再追求效率,而是沉浸於細節的美好,感受動手的快樂,體會創造的溫度。知識與生活的每一次碰撞,都如一場慢舞,讓你更懂得欣賞生命的層次。在這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你不再被時間追趕,而是時間的主人,細細品嘗知識與生活的花香。

 

身體是夥伴:用心呵護,與健康共舞

年輕時,你以為自己無堅不摧,忙碌成了忽略身體的藉口,以為有病就有藥,青春能抵擋一切。如今,歲月輕敲警鐘,你才驚覺身體不是永遠的戰友,而是需要用心呵護的夥伴。它開始低語:關節的痠楚、疲憊的提醒,甚至小病痛,都在訴說——「你得愛我,不然我就跟你搗蛋。」

你學著改變,明白有些病痛非藥可醫,而是靠生活的點滴調養。少一口油膩,多一步散步;早些入睡,靜心呼吸。這些簡單的習慣,像是與身體簽訂一份溫柔的契約。你感受到它的變化——步伐慢了,力氣小了,但這份不完美卻讓你更深刻地感嘆生命的奇妙。試想,一顆心臟,默默為你跳動數十載,80年,逾28億次,從未停歇,從未抱怨。這是何等的精密與忠誠?上帝的創造在此刻顯得如此神聖,每一次脈搏都在訴說生命的莊嚴。

 

過去,你或許忽略了它;現在,你以敬畏之心重新審視這具身體。它承載了你的歡笑、淚水、夢想與奔跑,值得你用全部的愛去守護。你珍惜每一次深呼吸,感恩每一個能自由活動的清晨。你不再苛求它如年輕時般無敵,而是如老友般與它相處,溫柔傾聽,細心陪伴。這身體是你生命的居所,值得你用餘生好好保護,讓它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訴說活著的美好。

 

愛與信仰:老去的路上愛神愛人更深

老去,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旅程,但它絕非終點,而是一扇通往更深層次人生美味的門。你需要準備什麼?或許不是財富的積累,而是心靈的敞開與調適,準備迎接一個更真摯、更美好的未來。這段路無人代走,但上帝早已在其中埋下一份禮物——那份在慢下來的生活中才能品嘗的美好。

 

首先,準備一顆更愛人的心。年輕時,忙碌讓你忽略身邊人的溫暖;如今,你有時間停下腳步,凝視妻子的笑顏,聆聽孩子或孫輩的故事,甚至對鄰居的問候多一份真誠。愛讓你與世界的聯繫更緊密,也讓孤獨的陰影變得柔和。愛人,就是在老去的路上為自己點亮一盞燈。

 

其次,準備一顆更信靠上帝的心。歲月帶來身體的衰弱與未來的未知,但信仰是一根堅實的杖,讓你在風雨中站穩。你開始懂得,生命的每一刻——喜悅或病痛——皆是上帝的安排,祂從未離開。這份信任讓你無懼老去,而是帶著感恩,期待每一天的恩典。

 

老去的準備沒有公式,但或許就在這兩顆心:一顆更愛人,一顆更信靠上帝。它們讓你不再執著於逝去的青春,而是擁抱當下的每一瞬間。你珍惜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感恩能握住愛人手的溫度,甚至在病痛中也能找到意義。這樣的準備,讓老去不再是負擔,而是一場品嘗生命精髓的邀請。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5. 05.16   NO.459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伊甸基金會

已故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針對兒童、身心障礙者、老人等不同服務對象,提供直接與專業的社會服務,從成年身心障礙者職訓、就業輔導、心靈重建開始,進而延伸至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服務,以及高齡老人居家照顧。
伊甸秉持著「全人全生涯關懷」,提供服務使用者身、心、靈的支持。此外,更將服務推廣到海外,不僅在越南成立服務中心、四川災後重建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新竹美食}宗初火鍋 日式無菜單鍋物/新竹必吃的榜首美食,嚴選頂級新鮮食材與創新料理,龍蝦海鮮盤絕對值回票價!

{新竹美食}宗初火鍋 日式無菜單鍋物/新竹必吃的榜首美食,嚴選頂級新鮮食材與創新料理,龍蝦海鮮盤絕對值回票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