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了解孩子發展自我靠「親子對話三步驟」透過對話引導孩子思考
作者\李儀婷
三歲,是孩子成長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發展以「自我」為中心的重要歷程。為了完熟「自我」階段的任務,不難看見三歲的孩子將眼前的事物,都認定為「自己的」,對許多事情都執拗任性,也因此發展出「經常耍脾氣、哭鬧、崩潰」等行為。所以老一輩人的一句話,「三歲豬狗嫌」,完全可以詮釋三歲孩子的行為狀態。
然而太多父母不理解這時期的重要性,決斷的希望孩子不要鬧脾氣,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因此要求孩子要懂規矩,甚至強迫孩子不能將東西佔為己有,強硬的要孩子學習「分享」。
若孩子這時期「自我」沒得到滿足,強迫孩子長大,進展到「分享」階段,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人,都得從「我」這個渺小的個體成長,才能一步步邁向寬廣的視野,換句話說,一個「自我」沒得到滿足,沒得到足夠的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自我」這部分便會形成黑洞,給予再多的安全感或愛,都將無法獲得飽足,也因此成長之後,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徹底成為「自私」的人。
反過來說,唯有在「自我」時期得到充分的滿足,才能健康的迎來下一階段的歷程,否則孩子的行為或情緒將會無限期延長至成年。
看到這裡,許多爸媽肯定滿頭問號:難道為了滿足孩子的「自我」時期,父母就得逆來順受?父母得完全聽從孩子?孩子哭鬧,吵著要買玩具,為了玩具和手足打架,難道也都順從他?不,當然不!
提出「自我時期」的兩個用意
1.爸媽先輕鬆看待「三歲孩子豬狗嫌的行徑」,因為這是正常的長大歷程,輕鬆看待後,才不會亂了自己的陣腳。
2.為了滿足孩子的「自我期」,父母勢必得建立「完全屬於孩子自己的事物或玩具」,絕對要在某部分玩具或事物上,滿足孩子的「自我」需求,孩子才能感覺到安全。
瞭解以上我的兩個用意後,對話的方向,就大致清楚了,也就是對話時,最好涵蓋「滿足孩子的自我」,又能「給予孩子界線」這便是好的對話路徑了。
現在,在我分享「三歲的對話案例」之前,讓我們將上一篇的關鍵「親子對話三步驟」再複習一次:
一、 別想說服孩子
拋開過往的慣性,只想說服孩子聽你的,一開始就注定結局要失敗,因此傳統的溝通的目標「說服」,得先從你的腦袋徹底拋棄。
二、 好奇孩子的想法
不管幾歲的孩子,也不管孩子是哭鬧還是理性,只要你內在夠穩定,夠寬廣,願意好奇孩子為何有這樣的想法或要求,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了。
三、 對話重在啟動孩子的覺知
親子對話的目標,是利用一來一往的好奇對話,讓孩子自己產生覺知,當孩子發現自己提出的要求竟然如此荒謬,孩子自己體驗會了困境,透過這樣的體驗,孩子自己不需要任何人來說教或說服,他自己就會以自己的方式改變想法。底下是「三歲的一一想買玩具」的實例分享,對話的路徑,可以參照上面的「二用意」,「三步驟」交錯對照學習。
年前,我帶著孩子們到賣場採買東西時,正值「自我為中心」時期的一一,為了買玩具,崩潰倒地耍賴的樣子。
當時,一一見到賣場理所有的玩具,發了狂的想買,因此每看到一個玩具,不由分說的全都拿在手,央求我買,我一搖頭拒絕(此為父母的界線),一一立刻倒在地上崩潰(此為一一為了爭取「自我」權益的正常表現)。至此之後,一一都以此狀態不停的反覆上演「要求買玩具」→「被拒絕」→「崩潰倒地」。
幾次之後,我發現自己都在以「父母的界線」來拒絕他的請求,過於刻板,也過於忽略他的需求,因此我決定改變自己的應對,多貼近孩子一些。這一次,一一拿著一個畫有「恐龍」圖樣的蛋型玩具前來找我。以下是我與一一的對話過程。
一:我想買這個恐龍。
我:你想買這個恐龍蛋呀?(蹲下靠近孩子)
一:對,我想買這個恐龍蛋,我可以買嗎?(因為有被母親好奇與貼近,因此一一的行為不會演變為崩潰,而是非常理智的和我對話著。)
我:你很喜歡恐龍是嗎?
一:對,我很喜歡恐龍。
我:所以這顆蛋裡面,有恐龍玩具是嗎?
(由於蛋型玩具看不到裡面的,因此我很好奇裡面究竟藏著什麼樣的玩具,才能如此吸引著一一)
一:應該有恐龍玩具吧!
沒想到被我這樣一問,一一自己也不是很確定。
此處的問話,便是成功的啟動了孩子的覺知,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為什麼想買這個玩具,畢竟連他都不知道自己裡面裝什麼。
我:裡面的恐龍,是塑膠做的嗎?就像家裡有的那些恐龍玩具一樣,是嗎?(我更進一步好奇,也帶出家裡已經有獨屬於他的恐龍玩具,藉此滿足他的「自我」需求)
一:我不知道耶!(覺知啟動後,將會影響一一的行為)
我:還是蛋裡面裝的只是黏土?他其實是叫你自己捏出恐龍的樣子?
一一聽完我的話,想了想,告訴我:媽媽,我不要買這個玩具了,我們去看別的好了。
說完,一一便將「恐龍蛋」玩具放回架上,牽著我的手離開了。
瞧,神奇吧!
我既沒有拒絕一一買玩具,一一也沒有倒地崩潰,還能自己將玩具放回架上,理智的離開玩具,這一切看來都是如此神奇。
其實知道內幕的對話者,肯定知道這便是對話啟動覺知的效果,藉由對話,好奇孩子的想法,便能進一步讓孩子思考自己的行為真是自己想要的嗎?這遠比父母說一百萬次「不行」更能讓孩子自己覺察問題的所在,比父母解釋「家裡已經有這種玩具」還有改變孩子的能量,這便是對話的能量。
但,我得再次申明,「對話」,絕對不是一項「要孩子照父母的話做的神奇工具」,若你是抱持著「想用對話說服孩子聽你的話」,你將繼續踩錯方向,建議先複習「對話三步驟」,再來練習對話,方向會準確些。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對話,啟動覺知───三歲篇】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每個人都有發光的本質,不需要羨慕其他人的光亮
作者\張天安 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你認為自己怎麼樣?……你認為你是...
話不能亂說!學會克制自己說出3句「地雷話術」讓孩子心理健康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父母對孩子言語的影響,重如幫助建立自尊和自信,輕如可以有模仿的效果;既...
對媳婦教小孩有意見,做婆婆的應該怎麼做?專家3點建議
作者\吳韻恬 我今年55歲,兒子接近30歲了。兒子家和我們住得近,為了幫子女減輕負擔,常到...
父母的「情緒處理」如同鏡子照映出小孩表達方式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很多家長應該很有感,當幼齡的孩子在某個階段很喜歡亂丟東西,說了無數次「...
父母必學超完美教養法:沒有處罰的「教養隔離法」
作者\Mella 所謂的『隔離』最終的目標是要引導孩子不靠外力(打罵、威脅、恐嚇)就能學會...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