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過得去」的媽媽!妳先是個「人」,然後才是一位媽媽
我們來談論一下心理學上的“媽媽”。當然,這裡面也包含現實生活中的“爸爸”。要知道,“媽媽”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一位媽媽。
作為人的部分,已經決定了媽媽不可能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接納。雖然很多時候媽媽有這個意願和幻想,但這依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作為人的部分,媽媽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內在有很多關於“人應該怎樣做”、“什麼是糟糕的”之類的想法。比如說:
人應該先照顧別人的感受,讓自己優先是糟糕的。
人應該追求優秀,平凡是糟糕的。
人應該把每件事都做對,做錯是糟糕的。
人應該順從權威,叛逆和自我是糟糕的。
人應該做個好人,做個壞人是糟糕的。
這些都是媽媽對“人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這個生命議題的看法。媽媽不會認為這是自己的價值觀,只會認為這是人間的真理、唯一規則,並要求孩子按照同樣的價值觀來生活。一旦孩子不認同自己的這些價值觀,媽媽就會產生想拋棄孩子的幻想,這個幻想雖然是在潛意識裡默默進行的,但是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孩子會為了活下來去認同媽媽,而且會認為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1、工作比家庭更重要。
在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裡,陳曉演了一位非常厲害的兒科醫生鄧子昂,他的事業非常成功,但對談戀愛卻沒什麼興趣。
鄧子昂的童年是悲慘的。爸爸媽媽每天忙於工作,沒人有空理他,父母只負責給孩子足夠的錢,讓孩子自己長大。甚至鄧子昂的成長環境裡,自己生病暈倒後,都是父母之外的人發現並把他送到了醫院,醒來後……還是沒有父母。
這樣的經歷對鄧子昂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在鄧子昂長大後,有一次媽媽忘記了他的生日,次日過來道歉,請他吃飯。但剛約好飯局,媽媽又被一個工作電話給叫走了。在媽媽的眼裡,工作比兒子的生日是要更重要的。
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小小的鄧子昂怎樣才能活下來呢?要依然相信親情比工作更重要嗎?這樣的期盼,只能讓他更絕望。他只有開始默認這個世界的規則:“人必須要優先於工作”、“依賴他人是糟糕的”,如此才能有了活下來的可能。
而這兩個規則,正是媽媽所具有的。鄧子昂的父母從未教過他這些規則,但他卻能通過觀察父母並認同他們的人生規則,來讓自己活下去。
2、上學遲到會被批評嗎?
同學A有個在上幼兒園的女兒。每天早上,同學A都要用批評、指責、嫌棄、催促、不耐煩等方式要求女兒快點穿衣服、快點收拾東西,不允許女兒遲到。
我就跟A去探討她在急什麼,A說出了她的幻想:“幼兒園老師說7:40到校,你總得提前到吧。如果遲到的話,老師是會批評孩子的。”現實層面上,A並沒有檢驗過一個幼兒園的老師會不會批評遲到幾分鐘的學生,但A堅信這就是事實,
她堅信:“遲到會被批評”、“批評是糟糕的”這兩個信念。A認為被批評有多糟糕,她對女兒的遲到行為就會有多憤怒。從動機上講,同學A的憤怒其實是在保護女兒避免經歷糟糕的事。
那女兒為什麼會磨蹭呢?她要么不相信遲到會被批評,要么認為被批評是可以接受的而非糟糕的。此刻,女兒的價值觀就是和媽媽不一樣的。但不一樣的代價卻是要去承受媽媽情緒的暴風雨。遲到的懲罰並非來自老師,而是來自媽媽。
在一個5歲的孩子看來,這無異於自己要被拋棄、被傷害。如果女兒不趕緊認同媽媽的價值觀並趕緊放棄自己的想法,她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所以她只有認同媽媽“人是不能遲到的”這一條路可以走。
3、不優秀是可以的嗎?
同學C是位成功人士,她的女兒也很優秀。她覺得,女兒是自己最重要的存在,要比工作重要的多。她對女兒寄予了很多的期待:陪她去打冰球,參加比賽,期待她拿很多的獎項。
有一次,女兒打冰球得了第三名,同學C就很生氣。她認為女兒不夠勤奮、不夠上進、訓練不夠刻苦、過於偷懶,而且只得了第三名還不氣餒,真是沒有羞愧之心。當同學C跟我談論起打冰球拿了第三名的女兒時,我感覺到C滿臉的不滿。
我問C:“你好像不喜歡第三名的女兒。”C不太願意地承認了。
我接著又問:“如果你女兒將來很平凡,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C說:“會失望,我會覺得自己付諸了大量的精力,女兒卻不爭氣,自己就會很失望。”
同學C每次對女兒的憤怒、嫌棄、失望,其實都是在對女兒說:“我不喜歡甘於平凡的你,我想懲罰你,我想拋棄你。你如果不夠優秀或者不努力追求優秀,你就不配好好活著。”在這樣的情緒裹挾下,女兒怎樣才能活下來呢?在一個比自己更強大的人面前,要跟她朝夕相處十幾年,唯有順從才是安全活下來最好的辦法。
而選擇順從的女兒,就必須內化出一個價值觀來支撐自己:“人必須要不停追求優秀,平凡和懶惰是糟糕的。”而這,正是母親C對待自己的方式。雖然C從未跟女兒說過“你要保持優秀”之類的話,也從未表達過這樣的期待。
但C每次對待女兒的態度都在告訴她:“如果你不按我的方式去活,我將剝奪你的生存資源,用我的情緒將你淹沒。”
在媽媽的世界裡,有一個自己的排序:
別人很重要
優秀很重要
做對很重要
事情很重要
工作很重要
聽話很重要
守時很重要
你認為“別人很重要”,當你的孩子先考慮自己而不是先考慮別人的時候,你的憤怒就會出來。一次你可以忍,兩次三次你可以忍,但忍本身是不可持續的。你會發現,在一起生活久了,所有的忍最後都會成為爆發和恐嚇。
人的本能就是會排斥跟自己不一致的活法,這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尊重別人的活法跟我們不一樣,前提卻是:你離我遠點,咱倆沒什麼交集。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親子關係作為非常親密的關係,媽媽是不能允許孩子的價值觀跟自己不一樣的。孩子可以在事情上有叛逆,表現得跟媽媽不一樣。但“人的一生要怎麼度過”、“什麼是更重要的”的價值觀內核,要保持一致。
所以,只有一種方式,才可以幫助媽媽實現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媽媽對自己的寬容有多大,對孩子的寬容才能有多大。媽媽願意嘗試多少種不同的人生活法,才能允許孩子也嘗試相應不同的活法。
推薦閱讀:
如何養廢一個孩子?就是讓他「聽話」!
媽媽越控制,孩子越沒有幸福感?媽媽越「佛系」孩子越優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養兒子,就該這樣養!爸媽必學五大男孩管教法,媽媽不再操勞過度!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生兒子的媽媽都知道,管教兒子真的很累,每天追著跑、尖叫、大吼,家裡稱...
啊我就怕被罵啊!孩子有煩惱卻不敢求救?原因出在父母反應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夜深了,正要就寢前,我的臉書粉絲專頁上出現一則訊息「老師,可以和你聊...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生「一個孩子」是我做過最聰明的選擇
作者\嚴註河 韓國政府為了提振生育率,在二〇一五年舉辦了一場海報募集比賽,拿到金牌的作品就...
對媳婦教小孩有意見,做婆婆的應該怎麼做?專家3點建議
作者\吳韻恬 我今年55歲,兒子接近30歲了。兒子家和我們住得近,為了幫子女減輕負擔,常到...
爸媽這樣說最有效!育兒專家:記住三件事避免過度保護孩子
作者\鄭才英、李西鎮 如果不想成為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你需要記住下列事項。父母和子女的主導...
我要回應
2021-04-03 09:30:16
2021-04-02 18:14:09
2021-04-02 12:15:07
2021-04-02 12:00:37
2021-04-01 18:10:07
2021-04-01 10:33:27
2021-04-01 10:22:18
2021-04-01 09:29:55
2021-04-01 07:31:39
2021-04-01 05: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