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難,做青少年的父母更難!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的7個方法
作者\尚瑞君
青春期孩子每一次發作的挑釁風暴,就把它當作是場發燒,讓親子在解熱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增加愛的抵抗力。
我的兩個兒子,都是從小五開始進入情緒青春期的,他們火力全開,快速衝撞我的言語耐受度的極限。他們起伏很大的情緒還在學習察覺與控制,但又想測試父母的底線和耐受度,所以很喜歡在言語上衝撞父母。
然而當孩子情緒驟起時,很多時候都跟父母無關,所以不要急著對號入座,先抽離保命。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內部矛盾與衝突,才不會變成孩子情緒的練靶場。
哥哥祐亨小五時,有一次在情緒與口語上跟我產生衝突,他說話的分貝愈高,我說話就愈溫和;他說得愈急,我就讓語調愈緩慢。因為我知道,身心正在急速發育的他,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我也控制不住他。但是我忍住要爆發的火氣,用溫和理性的態度接應。
一方面向孩子們展現愛,另一方面是親身示範給孩子看如何控管情緒。因此,我盡全力地、努力地,控制住自己。但是剛進入修練,道行還是不夠,真的被罵到有些傷心了。我自言自語地說著:「就當是我的業障,我會好好修行的!」哥哥沒有再接話,我們都沉默地做著自己的事。
當我看著報紙時,祐亨突然又開啟了話題說話,我知道這是過往親子相處習慣中,他尋求親子和解的善意。我接住這份善意開始說故事,說起自己嬰幼兒時期因為窒息被父親救回兩次的事,然後又提到父親第一次回大陸探親的歷程。
我說:「外公在不到二十歲時,就去參加對日八年抗戰,離開了父母,然後大陸變成共產黨的,兩岸從此不相往來。等到民國七十七年開放去大陸探親,外公已六十六歲。回到河南時,他的父母卻已相繼過世。親友告訴他,他的母親在過世前一、兩年,不管是什麼東西,她都會翻開來看,連棉花也不例外,我的爸爸跟我說:『那是我的媽媽在找我啊!』」
說著說著,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兩個兒子的眼睛卻閃著雪亮的神采,等著我繼續說下去。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後,我接著說:「你們可能永遠也無法體會,當一個母親開始孕育一個新生命時,是多麼期待又擔憂。那份牽掛,至死方休。我的奶奶跟我的爸爸,分別了幾十年,都不知道彼此是生是死,奶奶在死前,只想再看看他心愛的孩子。所以她一直在找,但終究什麼也沒找到,最後她帶著遺憾往生了。那是戰火下的悲歌!」
這時祐亨突然說:「媽媽,但妳剛才說我是妳的業障!」原來,我哀戚的自言自語還是傳進了他的耳裡,他充滿疑惑的雙眼顯示他除了想尋求和解,但更想釐清在媽媽心中的愛是否穩固。我站起身去抱著他說:「對不起,媽媽剛才亂說話了!因為你一直罵媽媽。
媽媽很傷心、很難過,也會想要防禦、想要反擊,所以就失去控制。你是老天爺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媽媽很愛你,永遠很愛你。你是一個好孩子,但我也是一個很認真的好媽媽,可以當媽媽的孩子,也是你的幸運。不要再亂罵媽媽了,媽媽的心,也是會痛、會受傷的!」
這是我跟祐亨在口語上最嚴重的一次衝突,經過上面故事的分享,我們不但達到親子和解,祐亨也再次確認媽媽對孩子的愛始終如初。在日後也減少與降低了亂發脾氣的次數和力道。
願意跟孩子承認錯誤與道歉的父母,並不會被孩子瞧不起,反而教會了孩子,大人在犯錯時會自責與反省,並且修補錯誤。懂得有樣學樣的孩子,怎麼可能學不會認錯與改正呢?
青春期的孩子在爆發情緒時,聽不進你說什麼,但會看你怎麼做。想要避免家裡隨時戰事一觸即發,要先在平時跟孩子建立好關係,養成固定溝通和分享的習慣,而且多觀察與記錄孩子的地雷區,以免誤闖遭殃。平時也要常與孩子分享青春期的發育進程,適時提醒孩子注意與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
以下是我的做法:
一、學會閱讀孩子的表情和心情。
孩子的喜怒哀樂其實都會形於色,當你發現他一臉不開心地回家,又對你的關心愛理不理時,你可以先讓他的胃接受你的愛與關懷。讓孩子吃點東西,用食物溫潤孩子的身體,當身體有能量時,才能把心裡的重量搬運出來。
二、安靜離開,傷人的話別當真。
當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被挑起,你除了同理之外,已經沒辦法像孩提時抱抱他,給他安慰和安撫就可了事。這時,心裡最好想起「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這首歌。相信我,趕快安靜地離開情緒失控的孩子準沒錯!
如果你試圖擁抱或口語安撫,他都可能會毫不留情地要你滾,不要碰他,無論多惡毒、多難聽的話,他都會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所以,不要再唇槍舌劍地自取其辱,這不是訓練口才的時刻,只會造成親情的大破壞。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說的話,就讓風吹走,別往心裡藏,更不可較真反覆思量。如果不小心聽到時,也千萬不要憤怒或是傷心。說真的,你應該要同情他,因為他們控制不住情緒,其實也很痛苦,讓他火爆地發洩完,他自己也會好。就先不要打擾,更別提什麼道德倫理、禮貌教養這些價值觀。
但是,平常可跟孩子分析青春期發育的進程和表徵,讓孩子知道他將面對什麼樣的成長挑戰。也可以跟他說,當情緒失控時,試著想想,就像是自己遇上了紅燈,在紅燈前要停下來,等待。多練習與多溝通慢慢就會看見效果。
後來,當哥哥無法按捺情緒,開始顯露不悅或是不耐煩時,我有時會試探性地說:「哥哥,你的杏仁核又在發育啊?」聽到這句話,他就明白我的意思,他會收斂情緒,和我好好說話與溝通。
當弟弟也進入情緒青春期時,哥哥已經很會察覺與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有時還會問正在火山爆發的弟弟說:「弟弟,你的杏仁核在發育啊!」
「杏仁核在發育嗎?」這句話就像是變成一個提醒和暗示,幫我們先按下暫停鍵。不但提醒大人,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有時候忍一下、讓他一下,他慢慢會好。同時也是暗示孩子,成長發育有進程,在察覺情緒處理情緒後,要練習讓理性出來。
每個家人每天都會有很多情緒,彼此可以理解與包容彼此不同的發育進程是必需的,像我慢慢進入更年期,孩子對我的理解與支持也在同理更新中。
三、溫和但堅定地堅持家規。
每家的家規不同,可以依照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與需求等做更動,但是家人都得遵守。當孩子愈火爆,你的態度要愈溫和,說話放緩,但聲調要堅定。這很不容易,然而我們是大人,教養孩子本來就是辛苦又甜蜜的修行。你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緒與脾氣,才可以走進青春期孩子脆弱卻需要幫助的心,不然亂發脾氣根本就是暴力。
不要讓火爆或冷漠的家庭氣氛,把孩子推向外面發展。與其讓孩子誤走迷途而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矯正,倒不如我們控制好自己。
四、平時多分享自己及親友的成長故事。
在休兵的養精蓄銳時期,一定要收買孩子的心。多跟孩子分享自己及親友的成長故事,女孩還可能喜歡聽父母的愛情故事。
此外,也可以把家庭裡的狀況,都跟孩子分享,把孩子當個大人來看待。可以詢問他的意見,尋求他的幫忙,讓他覺得在這個家,能貢獻心力,而且是被需要的。這些才是真實的生活。不要再只想著要保護孩子,讓慢慢長大的孩子,也學著保護我們、關照我們。
青春期的孩子,有能力付出他的愛與關懷,幫忙做家事、幫忙採買、幫忙煮飯燒菜切水果,這些都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甚至放手讓孩子做。當孩子愈有能力與自信,親子的關係就愈好。
五、在不違法亂紀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冒險。
哥哥小二時,開始自己走路上學。小四時跟小二的弟弟,開始騎單車去買東西。小六時,可以跟同學從竹北坐火車去台北逛西門町。在這些獨立的行動中,我都會告訴他,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媽媽在家等他回來,分享路上的經歷。
在小六時哥哥問我:「媽媽,我想在寒暑假和同學去日本自由行可以嗎?」我說:「好啊!只要你自己找到旅伴,自己規劃好行程,自己存好旅費,能確保自身的安全,媽媽支持你!」
信任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與肯定,同時也是對他生命的祝福。雖然他後來沒有成行,但在他小學畢業我們全家去日本自助行時,哥哥很會看地圖、找路、轉乘。他不但是我們在自由行時的最佳導航,同時還帶著弟弟一起看與學。在孩子想冒險的同時,他自己也會評估風險。這個世界並不是溫室,讓孩子學習評估與控管風險才是重要的事。
六、強調「一家人」的觀念和價值。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想脫離對父母的依賴,但他最愛的還是家庭的溫暖和關懷。要強調家庭的核心價值,讓家人喜歡回家。
從小我就跟孩子強調「我們是一家人」,要相互幫助,不管是小時候父母照顧他們,還是他們小學時可以幫我把代課的資料拿回家,我們都是互相付出自己的心力,努力讓家庭更好。
當他們開始覺察自己正在經歷青春期的腦內風暴與身心劇烈成長時,我們還是要互相幫助,讓彼此依然可以學著好好相愛與相處。
七、管教要從嚴到鬆,愛要緊密如初。
我們要慢慢放鬆對孩子的規範或是限制,讓他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學會掌握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情緒,逐漸做一個成熟的人。當他踰越了界限,要用溫和的語氣適時提醒他。但對孩子的愛,卻要綁得更緊,用更明確的行動和語言來告訴孩子,我們是深愛著他們的。不管他們變成了什麼模樣,父母的愛都不會改變,一如既往的緊密與細緻,而且會一輩子祝福他們。
只要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深深地愛著時,他會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光陰,而不會花太多的時間來挑戰或測試父母的愛。這樣孩子才可以把心力放在學習與成長上面,勇敢地走向他自己的人生大道。
青春期初期孩子的情緒極度混亂,狂喜、狂怒、狂悲、狂發神經,甚至用「狂」還不足以形容。我們要拉開相處的距離,才能產生欣賞的美麗,也才有可能再拉近心的距離。
治療青春期症候群,讓愛增強免疫力
當孩子在青春期時,每一次發作的風暴,就當作是一場發燒。在發燒時,身心都是不舒服的,但也只能一邊讓身體發燒,一邊找出原因治療。而且,他們並不會天天失控。在沒有誤踩地雷或誤觸引信時,他們還是那個體貼、可愛、懂事、和善,並且帶給我們快樂的孩子。
推薦閱讀:
貼圖萬能萬用、線上聊天超方便?小心影響青少年的表達!
孩子青少年時期易陷入憂鬱?研究:親子關係越好,孩子壓力越少!
【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剛剛好的距離:設立關愛界線,家有青少年的親子相處指南】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
2022-12-22 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