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像把刀刺在心上的痛!「背叛創傷」引起的心理起伏,4種常見的創傷反應

像把刀刺在心上的痛!「背叛創傷」引起的心理起伏,4種常見的創傷反應

婚姻,夫妻
圖片來源:夫婦的世界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我剛剛是不是說錯話、做錯事?對方會不會不開心」

「突如其來的強烈恐懼,突然心悸、手顫抖、呼吸急促,感覺有危險即將發生」

「腦中突然出現過往畫面,伴隨憤怒、痛心疾首」

「晚上睡不著,失眠、多夢,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覺得活著沒希望,感覺自己毫無價值,想放棄自己」

「總是想哭、容易情緒低落,懷疑自己有憂鬱症」

你有上述的情況嗎?這很可能都是「背叛創傷」引起的症狀。

任何形式的背叛都會造成情緒困擾,但是若這個背叛來自於你身旁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你可能會經歷「揮之不去的創傷(lingering trauma)」,這種疼痛會留下很深的傷口,心理學上稱為「背叛創傷」(betrayal trauma)。

而親密關係的背叛中,最深的傷害往往不是來自發生的事情,而是你投注在最親近的人身上的信任被撕碎了。更讓人傷痛的事,對方不承認、不斷的欺騙、隱瞞,甚至向外人說你的不是,這種疼痛會留下很深的傷口,甚至影響你對自己的信任感,讓你不再相信自己。

三種常見的信任關係之背叛:

1. 父母或其他童年照顧者的背叛
2. 感情伴侶的背叛
3. 被信任的好友欺騙

研究情感創傷的學者Dr. Courtois博士發現,對信任的背叛,會產生莫大的心理傷害。經歷背叛事件,甚至可能造成某些個體相當嚴重的心理創傷,甚至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他舉例,背叛發生時,大腦會開始以不同的方式運作。恐懼中心隨時保持開啟,形成了過度活躍、躁動、焦慮,並處於一種隨時警覺的感覺,這改變了我們調節心情、平靜、思考、推理和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頭腦的恐懼中心劫持了你的正常功能,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你感到焦慮、不安,失去安全感。你發現自己處在充滿危險的世界中,思想不會停止、情緒敏感易變,「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應被延伸到極致。這是複雜、動態、多維背叛創傷的經歷(Courtois, C. A., 2009)。

在親密關係中,遭遇背叛而常見的創傷反應:

1. 破碎的自我價值

背叛對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有巨大的傷害,進而會對自己喪失信心,開始自我懷疑,因而自暴自棄,「自己是不是不夠好,他才會背叛我?」不斷回溯過去,開始找理由原因,來解答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處在這樣的狀態的痛苦難以用文字說清楚。

2. 不再相信他人

被背叛的人,活在時時刻刻的恐懼當中,陷入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可能被身旁的人欺騙的恐慌中,產生「以後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的想法。

3. 情緒失調、敏感易變

當信任感被破壞,人會處在一種震驚、焦慮、擔心的狀態,此時,接觸到任何一點和背叛有關的線索,情緒就會被觸發。例如看到媒體、電影出現背叛的情節,內心就會開始滴血,誘發進入焦慮、憤怒或恐懼狀態,重複出現自己被拋棄的畫面與感受,反覆在悲傷、憤恨與哭泣之間循環。

4. 引起健康方面的後遺症

研究顯示,遭遇背叛後對健康會產生長遠的影響(Klest, Tamaian, & Boughner,2019),包括肝腎功能失調(肝主怒、腎主恐)、注意力不集中、消化道不適、難以入睡、孤僻和逃避討論創傷,都是創傷後的常見反應,甚至出現上癮行為,如情緒性購物、暴食……導致學習與工作成績不佳。

由於背叛對當事人造成極大的痛苦,信任遭到背叛後,症狀可能持續復發,平均持續18個月~3 年才能完全走出來(Fourch Dimension),這樣的創傷,如果沒有治癒,就會伴隨自己的餘生,終究難癒。

Reference
Courtois, C. A. (2009). Understanding complex trauma, complex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Christine A. Courtois, PhD and Associates, PLC, Washington, DC. Available at
http://www.giftfromwithin.org/html/cptsd-understanding-treatment.html.

Klest, B., Tamaian, A., & Boughner, E. (2019). A mode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trayal trauma and health: The roles of mental health, attachment, trust in healthcare systems, and nonadherence to treatment. Psychological trauma :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11(6), 656–662. https://doi.org/10.1037/tra0000453. Retrieved from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896222/.

Litner, J. (2021). Why Betrayal Can Cause Trauma and How to Start Heal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mental-health/betrayal-trauma

推薦閱讀
職業媽媽心聲:忙了一天回到家還有排山倒海的家務,你們下班了,我還沒…
注意!研究指出:「這些特質」的人特別容易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