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期未滿足成隱憂?5招幫孩子真正戒「咬」
前兩天一個家有一年級小學生的媽媽私信求助:
我家孩子一直有咬東西的毛病可怎麼辦啊?鬥智斗勇好多年了,情況時好時壞。最早是剛上幼兒園時咬衣服角、書包帶、被子角,什麼時候衣服的領子都濕噠噠的;糾正了一段時間後,消停了幾個月,可後來又咬指甲,這指甲還沒完全戒掉呢,寒假我盯他寫作業,發現他又開始咬鉛筆了!好話歹話都不聽,打過罵過也沒用,真是愁死我了!
話說咬咬咬的行為,幾乎娃娃都有,尤其是咬指甲,有研究表明,約50%的兒童會在某個時候咬指甲。甚至有一部分人會將這個習慣延續到成年。
0-2歲,是孩子口腔的敏感期,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是生理髮育的正常表現。這個階段的“咬咬咬”不必太過於擔心,也不要盲目禁止!如果此敏感期被壓抑,會導致其它敏感期的延遲,並可能以其他表現形式來彌補此敏感期的滯後。
比如一歲時得不到滿足,兩歲會咬人,兩歲得不到滿足,上幼兒園會吃筆,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學還會繼續吃。所以在保證衛生、安全的前提下,要為0-2歲的孩子提供“吃”的機會。但如果是2歲以後,孩子仍然有很明顯的啃咬行為,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採取正確的引導方法,才能夠真正幫孩子“戒咬”。
為什麼會咬?
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啃咬的小毛病多發生在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孩子中,心理學上稱之為“兒童緊張性行為”。美國兒童心理學家Dr. Lori Woodring指出: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跟固定的東西有關聯。一旦需要適應新變化,會給孩子們帶來心理壓力,這些壓力不僅表現在情緒和心理上,有時還會表現在孩子的行為和生理健康上面。
所以,孩子的“小毛病”,表面上看是行為習慣不佳,背後往往隱藏的是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1、啃咬的心理原因
內心焦慮感的外化、自我安慰的形式
一提焦慮,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成年人才會有的情緒,孩子從來都是無憂無慮,不諳世事,怎麼會焦慮?
其實不然,孩子同樣會面臨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的影響,比如:初上幼兒園時跟父母分離產生的分離焦慮;想和別人玩又不知如何加入、玩具被搶了不敢要父母也沒有乾預等的社交焦慮;如廁訓練已經結束了仍然尿了床、吃飯時打翻了碗等的自理焦慮。
在我們看起來雖然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但對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事,足以讓他們感到不安和害怕。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情緒,甚至火上澆油訓斥,無疑就會放大焦慮。
年齡小,排解能力有限,但又需要找到一個情緒的宣洩口,所以很多孩子就會通過一些小動作來排解,比如啃指甲、咬衣被角、咬鉛筆等等。
有研究表明,這類動作可能類似於吮吸拇指或奶嘴,這是他們在媽媽肚子裡就學會的安撫技能,可以讓人感到放鬆和快樂。通常開始時是無意識的,久而久之,只要精神上一焦慮,孩子就會習慣性條件反射,作出相應的動作。
因無聊而形成的壞習慣
這種現像也非常常見,多發生在孩子覺得無聊、沒事情可做或者飢餓的時候,然後不自覺地通過做一些小動作來進行消遣。比如小點的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咬指甲、吃手,大點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咬鉛筆、咬嘴唇等。女兒之前有段時間就是看電視時吃手,提醒也沒用。有媽媽可能覺得動畫片那麼有趣怎麼會無聊?
其實真正無聊的是“電視沒有互動的單向輸入”,後來我就參與進去跟女兒聊聊“劇情”,讓看電視這項活動不只是“單向輸入”。如果是這類,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改變孩子的習慣就可以了。
如何判斷孩子是無聊還是焦慮呢?其實很簡單。
第一是看孩子做小動作前,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是觀察孩子的眼神和神態。
如果是眼睛無神或游離,面無表情,比較無趣地呆坐或漫無目的地東張西望,多半就是他感到無聊的時候,及時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自我刺激,尋找存在感
這種情況雖然不太常見,但的確存在。精神科醫生指出:人總要有自我存在感,才覺得是活著。幼齡小朋友如果平時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會透過啃咬指甲的不斷刺激,尋找存在感,從中獲得心理滿足。
所以,如果家長陪伴的非常少,恰好孩子又有啃咬的小毛病,就要留意是否這方面原因了。
2、啃咬的生理原因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啃咬行為,都是心理問題,也有可能是身體在求救。之前在醫院看到就有因為孩子一直咬指甲、吃紙屑帶去就醫的,結果是因為感染蛔蟲所導致的「異食癖」的表現。
據兒科大夫介紹,異食癖的表現有很多,甚至吃頭髮、啃腳趾、吃牆灰等等。孩子愛咬東西,還有可能是體內缺鋅、缺鐵等原因所致。所以,在排除心理因素,並進行了一段時間調整之後仍無明顯改善的,建議大家到醫院進行排查是否有生理因素。
5招幫孩子真正戒“咬”
生理方面需要由醫生來判斷,今天主要說說由心理因素所導致的“啃咬”問題該如何解決。
減少對這個行為的關注
這裡的減少並不是指真的不去關注,而是指換一種方式去關注。孩子有各種小毛病,尤其是在屢教不改之後,家長往往很難繼續保持心平氣和,經常是橫眉怒目地訓斥:咬咬咬!又咬!說多少遍了?沒長腦子嗎,記不住嗎!
甚至粗暴的直接把手指或者其他東西從嘴裡拽出來!在我們眼裡,說三遍還不改就是故意的,就是和我們對著幹!實際上孩子並非故意,這些動作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是一種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在啃咬。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無論第多少次,我們堅持做到友善的提醒就可以。比如設置提醒暗號、塗安全指甲油等等,否則不但不能改掉啃咬的毛病,還會為此產生心理陰影。
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緩解焦慮
對於因為焦慮或尋求關注而啃咬的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做的更多的是接納他的不安情緒,幫助孩子緩解焦慮。比如對於有嚴重幼兒園分離焦慮的孩子,就盡量做到早接,其他時間多陪伴;對於自尊心強、害怕犯錯的孩子來說,要有更多的包容和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案,而不是在他們犯錯的第一時間去指責和打罵;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回應,等等。
當我們願意接納孩子,與孩子的關係有所改善,讓他的情緒有一個安全表達和排解的空間時,漸漸的就會“棄用”那些小動作。
轉移注意力,尋找新的替代方式
多注意觀察孩子,一旦發現要做習慣性動作時,及時用孩子喜歡的東西、愛玩的遊戲等幫助他轉移注意力。同時要注意有針對性,比如愛咬指甲的孩子,就帶他一起玩需要雙手操作的遊戲,像玩黏土、玩沙、玩橡皮泥,攀爬或組裝積木等。
比如愛咬嘴的孩子,就帶他一起唱歌、讀繪本、讀詩歌、說繞口令等多用嘴的項目。這些小動作基本上都是後天習得的,在得不到鞏固的情況下,慢慢就會淡化。對於大點的孩子而言,還可以選擇一些沒有傷害同時可以緩解情緒的一些替代方式,例如嚼口香糖、捏減壓球、打沙袋等。
讓孩子了解壞處,內心裡想要改
無論任何事情,一旦產生內驅力,做起來就容易多了。可以讓孩子一些啃咬的壞處,比如咬指甲會有哪些健康上的危險,可以通過、繪本故事、動畫等方式,讓孩子自己去看、去感受壞習慣帶來的後果。
我曾經給孩子看過一張指甲被啃光的圖片。邊讓他看邊說,有些指甲,啃掉再也不會長了。一直啃下去,很難想像指甲變成了什麼樣子?他明白這些之後,很快就從“爸爸媽媽讓我改”,轉變成了“我想要改”,改起來明顯容易了很多。
制定小目標,合理期待
習慣的糾正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但不能一蹴而就,還有可能出現反复。所以,首先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合理期待。其次,可以給孩子製定階段性的小目標,循序漸進地來克服。比如從一天咬8次減少到一天咬5次;從約定1週時間,到約定3週時間等等。
讓孩子不斷看到自己的小成就,也能增加他主動“戒除”的信心。“啃咬”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出現大問題。所以既不能不重視,也不能強行矯正,而是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改正。
推薦閱讀:
孩子突然會咬指甲,可能情緒無從發洩?
孩子咬指甲、咬人,原因多是出在家長身上?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