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史丹佛教授:優秀孩子都有「成長型思維」模式,讓孩子格局變得更大!

史丹佛教授:優秀孩子都有「成長型思維」模式,讓孩子格局變得更大!

史丹佛,教養,教育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當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發現,不同的孩子反應不同。有的孩子選擇退縮,脫逃,認為自己不行,寧可原地踏步或者後退也不肯向前走一步。而有的孩子越困難越興奮,他們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鬥志。為什麼同樣的問題,孩子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呢?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羅爾•德韋克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成長型思維”,她指出,人的思維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面對困難不會輕言放棄,面對失敗不會輕易妥協,他們樂於挑戰自我,並在挑戰的過程中不斷追求自我成長。而擁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思維局限性很高,面對挑戰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不行”,他們滿足於現狀,不接受任何變化。

待到成年之後,我們會發現,“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往往是平庸無奇的,而成功多屬於“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不同的思維模式都在於後天的教育方式,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呢?

一、用正確的誇獎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

德韋克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不同的稱讚方式可以塑造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又決定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在《終身成長》一書裡,德韋克教授寫道“表揚孩子,關鍵點就在於你在給孩子灌輸的是成長型心智模式,還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聰明”、“漂亮”、“很棒”、“有天賦”這一類寬泛的詞語,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於天賦,而這種天生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孩子就會出現“固定型思維”,認為自己聰明就夠了,而不選擇努力。

教養,成長型思維,學習力

那麼如何誇獎孩子,才能形成“成長型思維”呢?

不要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漂亮”這類詞語誇獎孩子,準確地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為什麼得到表揚。誇過程而不是注重結果,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要讓孩子知道是因為付出了努力才獲得成功,而非天賦。及時肯定孩子的付出,讓孩子有成就感和榮譽感,他才能產生繼續努力的動力。

二、允許孩子犯錯誤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史蒂芬·葛雷小時候,從冰箱裡拿牛奶,因為瓶子太滑沒抓住,牛奶掉在了地上,流得滿地都是。

媽媽看見了並沒有批評他,而是說:“哇!你製造的麻煩可真是棒極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一汪牛奶呢!反正奶瓶已經摔碎了,在我們把它打掃乾淨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鐘呢?”

之後媽媽帶他嘗試各種拿瓶子的方法,找出最穩妥的方法,並讓他把地上的污漬打掃乾淨。就因為媽媽對他犯錯後的寬容和正確引導,才讓史蒂芬·葛雷形成了不怕犯錯和失敗的性格,成就了卓越的人生。

一個年輕人問一個得道的老者:“智慧哪裡來?”智者說:“精確的判斷力。”年輕人又問:“精確的判斷力哪裡來?”智者說:“經驗。”年輕人再問:“經驗哪裡來?”智者說:“一次次的錯誤。”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錯誤積累起來的。父母不要怕孩子犯錯,我們不要將目光盯在孩子犯下的錯誤上,而是應該將目光放在如何讓孩子在失敗中爬起來,找到犯錯的原因,規避下一次在同一個地方犯錯。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快速的成長。

愛迪生曾經說:失敗帶給我的經驗與收穫,在於我已經知道這樣做不會成功地證明,下一次我可以避免同樣的錯誤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指出:“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

孩子犯錯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不要把孩子的探索欲嚇回去,不要讓孩子小心翼翼地躲在殼裡不敢出來。

三、終身學習力

美團的王興,是一個擁有強悍學習力的人,他熱愛讀書吸取知識,他和各行各行業的領軍人物交流經驗,學習管理體系。

世界界十大AI科學家之一,全球AI專業會議NIPS基金會主席74歲的特倫斯·謝諾夫斯基曾指出,時代不會拋棄你,但那些更優秀的人會取代你。要想保持優秀,你必須要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達爾文自傳裡也曾說:在大自然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既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

這句話與特倫斯的看法如出一轍。孩子小時候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十年後,二十年後,他們之間就出現了巨大的差別,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學習力。

愛學習,愛讀書的孩子,時刻與不同領域的人進行思想交流,他們的腦中不斷被各種各樣的新知識衝擊,這些不斷累積的知識,就成為了孩子成長強大的助推器。他們不需要再自己摸索著前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書讓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愛讀書學習的孩子,眼界寬,格局大,目光更遠。

所以,想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愛閱讀的習慣,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不斷前進,不會被時代拋棄!

教育是什麼?不是一直手把手地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而是讓孩子擁有一種成長的思維模式,一種努力成長的能力,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只有這樣,孩子才算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擁有在這個世界上勇往直前的底氣!

推薦閱讀
教養三大忌,很難教出懂事的孩子
過度的愛會把孩子養廢!想要孩子有出息,這些教養老誤區都要改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