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同理心太強,注意「高敏感孩子」的危機!

同理心太強,注意「高敏感孩子」的危機!

孩子總是為了別人的失敗而哭泣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 長沼睦雄

案例一:我在罵哥哥時,弟弟只是在旁邊聽到就哭了,被罵的哥哥反而一副沒事的樣子,弟弟為什麼會這樣啊?

案例二:我家孩子現在小一,班上同學因為忘記帶東西被老師罵,結果這孩子就擔心!

孩子總是為了別人的失敗而哭泣,這是個善良特質,但是得注意人際界線

自己會不會也因為忘記帶東西被罵,成天一直碎碎念。細心準備固然是好事,但明明沒有的事,也在擔心。他這樣子,我都會懷疑「是不是神經質到有點病態了?」

推薦閱讀:晚上睡不好易哭鬧驚醒,就是高敏感孩子嗎?

情緒反應激烈、同理心很強,都是高敏感族典型的表現。泛自閉症者也會有這種表現,儘管他們平常看似不在乎別人的事,做事都我行我素,不會在意周遭的人,但有時仍會出現這種過度的同理反應。

前面兩個案例都是孩子不只感受到哥哥被罵的心情、同學被老師罵的心情,還因同理心太強,讓自己也跟著難過、不安。他們不僅站在對方立場,還把對方的情緒轉移到自己身上。

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感受對方的感覺而產生共鳴,叫做「同理心」,例如有同樣經驗時常說的「這個我知道、我也做過這個、我也去過那裡」等,都會讓對話更熱絡。同理心可以比喻為前面提過的「音叉」,敏感的孩子就像體內擁有特別的音叉,容易對各式各樣人事物,產生很深的共鳴。

另一方面,即使不曾有過和對方相同的經驗、相同的心情,有些狀況仍會讓對方踏入自己內心。人與人之間都存在可以隔開彼此的「界線」,並透過自我來辨別,以保護自己。偏偏有些人的界線很模糊,因為自我沒有發展完成,無法在和自己無關的事物上畫清界線,造成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線劃分不清。

推薦閱讀:妳怕吵易玻璃心又愛哭?身為高敏感怎麼教養小孩

這種時候即使沒有出現同理心,也會因為界線模糊的關係,讓對方的思考、情緒、行為侵入自己的領域裡。這種情形不同於同理心,稱為「過度同調性」,這個問題會比較大。

孩子總是為了別人的失敗而哭泣

同理心強的高敏感孩子會讀取他人的心情,並努力去配合他人。但是在成長過程中,一旦因為充滿壓力的環境造成心理受傷、心靈受傷,導致自我無法順利發展時,過度同調性就會愈來愈強。

就有人最後出現自己不再是自己的「解離」症狀,而界線模糊就是引發解離症狀的一大原因。解離是自己以外的事物侵入自己內部,進而取代自己的現象。我認為這種現象並非高敏感的特質所導致,而是在人際關係處理上出現問題的環境裡,對自我意識產生認知扭曲,過度壓抑自己之下而引發。

一般人會隨著成長逐漸劃清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各種界線,例如心理界線、物理界線、社會界線、經濟界線等等。所以一般人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裡,可以區分清楚這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別人的問題,並且依照社會規則採取行動。

推薦閱讀:總是太努力!稱讚對高敏感小孩來說是負擔

但是,當這條界線模糊不清時,即使是大人,也會出現依附或被依附的行為。有些被虐待或是受到家暴的人會說「都是我自己不好」、「他需要我」,就是因為心理界線出現問題。

沒有「這是別人的錢」這種經濟界線的人,會不斷地向另一半索取金錢,甚至會去動用他人或公司的錢。如果「這是我自己生活需要的重要資金」的意識薄弱,就會因為「只有我能救他」而不斷把錢拿給對方。

但擁有正確同理心的人,不會有這種問題,因為他們早就透過自我學會重視自己。

孩子總是為了別人的失敗而哭泣

三采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