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哈佛75年研究,父母最常忽略「這件事」,卻比成績重要千萬倍

哈佛75年研究,父母最常忽略「這件事」,卻比成績重要千萬倍

哈佛,格蘭特研究,做家事,家事,成人發展,教養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成功的人除了聰明,還有恆久的毅力、做事有方法這兩項特質,而這兩種特質,從一個人年紀還小的時候,有沒有學會一件事,就能窺知一二!

你猜對了嗎?越早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成功。這則論述來自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格蘭特研究(Grant Study),該研究歷時75年,是成人發展研究的一部分。2018年,哈佛大學另一項研究指出,愛做家事的孩子VS不愛做家事的小孩,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

推薦閱讀:歐巴馬:每天「整理床鋪」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名面試官在面試兩位新人,學歷、履歷都算出色,於是考官在閒聊中問了一句「家裡的家事誰做?」,第一位新人是獨生女,她回答都媽媽在做,自己時不時會幫忙;第二位說從小媽媽就規定要自己做家事,家人分工合作,所以後來公司就錄取了第二位。

面試官指出,在高度競爭力的社會,家事常常被誤以為是小事,但是一個不熟悉家事的人,或是不認為做好家事很重要的人,他在上司指派任務時,可能就需要更多鞭策、明確的步驟,才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切菜有條理、洗衣服要分類、煎魚不要外焦內生,小事情無法自己打理好的人,面對新事物的挫折忍受度比較低,在工作上也可能比較粗心大意。

夫妻對家事分工滿意與否,影響性行為頻率
有人說「我都不做家事,但工作依然表現良好」,那來看看婚姻關係與家事的連結。著有《男性的聲音:做丈夫的如何看他的婚姻、妻子、性生活、家務事和承諾》一書的崔西克(Neil Chethik)曾說:「家中勞動力的分配,對於婚姻的健康程度是個重要指標。」他訪問了300位已婚男性,發現彼此對家事分工感到滿意的夫妻,每個月行房次數多出一次。

推薦閱讀:章子怡:你就是被保護的太好了!原生家庭的過度保護是「大不幸」

夫妻做家事與否,影響孩子潛在的擇偶條件
你希望孩子被「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牽制嗎?你希望你的女兒婚後幸福還是辛苦?親職教育講師「澤爸」認為女兒在擇偶時,會潛意識的追尋爸爸的影子。所以,他要建立女兒從小眼中所觀察到的世界,「父親」的形象就是會在家裡做家事的,煮飯洗碗、洗衣摺衣、掃地拖地、陪伴孩子。不分內外、不分你我,有空就做。爸爸有事,媽媽在;媽媽累了,爸爸來。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積極、主動、有責任心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學做家事,最主要不是要求小孩分憂解勞,而是更早養成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整理房間不乾淨、孩子要幫忙洗碗還怕摔破碟子,還是捲起衣袖自己來,卻疑惑「我給孩子一個這麼無憂無慮的環境,他還這麼不知長進」就是自相矛盾的思維了。

家長們都怎麼一步步讓孩子學做家事呢?除了成績、才藝、升學規畫,父母最常忽略的「做家事」,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不簡單,其實比拼命補習還重要!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