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0-2歲 » 四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底線觸碰了,孩子可能很難再愛妳…

四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底線觸碰了,孩子可能很難再愛妳…

教養,情緒,管教小孩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前兩天,有朋友發消息問我:“怎樣才能忍住,批評孩子?”這個問題還真是難倒我了,有了娃的家長都知道,孩子氣起人來,那真是讓家長火冒三丈呀。

據朋友闡述,她家娃總是屢教不改,特別喜歡挑戰她的威信,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越喜歡去觸犯。這不,當天一大早,小孩在刷牙時弄得水到處都是,還把牙膏都擠到地板上了,這個事朋友之前也說過多次。

看到孩子再犯,她忍不住又批評孩子,還越說越來勁,孩子都被說哭了,連幼兒園也不去了。朋友為此感到焦頭爛額!

這樣的生活場景,其實很常見,因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批評是所有家長們都繞不開的話題。其實,孩子都會做錯事的時候,需要家長加以指正或批評。但批評需要方法,且注重時機,否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四個時間段,不要批評孩子

生活中,總有家長會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這樣其實是不恰當的,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比如以下四個時間段,建議大家不要批評孩子。

晨起時不批評孩子

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起就批評孩子,會對孩子一天的心情造成影響,讓他做什麼事都不得勁。就拿上文朋友來說,雖然孩子有錯,但朋友一個勁地在大早上數落、批評孩子,其實也有失偏頗。最恰當的處理方法是,當場言語說一下,讓娃儘快收拾完,放學回來再針對這個問題,好好地溝通一下。

教養,情緒,管教小孩

不然,讓孩子一大早就帶著負面情緒上學,又如何能集中精神在課堂內容上呢?因而,家長切莫在錯誤的時機批評孩子,這樣是得不償失的!

吃飯時別批評孩子

小時候,每次吃飯都會戰戰兢兢,想想當天有木有做錯事,唯恐受到母親的責難。因為母親喜歡專挑在飯桌上,指摘孩子的錯誤。這一點和著名主持人董卿的遭遇很像,她曾說過:

“我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飯。因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也就吃飯那點工夫。一上桌,他就開始嘮叨,你這個怎麼怎麼樣,那個怎麼怎麼樣,我經常是一邊吃飯一邊哭。”

有了前車之鑒後,在有娃時,早早地和老公商量好了批評的幾個準則,其一就是不要在飯桌上批評孩子。不僅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而且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食慾,讓他食慾不振。

所以,家長們要自查自己的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在飯桌上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公眾場合不批評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點背,每逢逛街或者逛遊樂場,都能遇到大人批評小孩的。有時只是輕微說幾句,有時是越說越凶,孩子眼看都要哭了,還一個勁地在旁邊問“錯了沒”“下次還做不做了”……

看得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也需要維護自身的面子,家長這樣無所顧忌地在公眾場合批評孩子,只會讓他們自尊受挫。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可見,不在公眾場合批評孩子,也是對孩子自尊心的一種保護!

不在睡覺前批評孩子

從養生方面來說,帶著委屈、生氣情緒入睡,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帶著負面情緒入睡,孩子會容易睡不安穩,甚至做噩夢……非常影響睡眠質量,不利於身體發育。所以,在批評孩子這塊,家長們也要將“入睡前”剔除掉,給孩子一個穩定平和的入睡環境。

批評孩子,這兩種底線切忌不要碰

輕易丟下孩子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些家長一生氣來,或者左右說不通的情況下,特別喜歡將孩子扔下,自己直接走了。不說周邊的事了,這樣的新聞事件,都看過很多次了。這不前兩天,“小學生不做作業晚上被爸爸丟墳地”的新聞登頂微博熱搜,引髮網友熱烈討論。
說實話,看到這個新聞,都驚呆了,孩子不做作業是該批評,但丟墳地這又是什麼操作。

且不說這個事件會給孩子留下多大心理陰影,單就把孩子扔在墳地不管,讓孩子一個人面對黑夜、面對墳地,都很欠考慮。真的想提醒下各位家長,無論當時有多生氣,也不要隨便丟下孩子轉頭就走,這樣會給孩子留下“爸媽拋棄我了”“他們不再愛我了”……的心理負擔,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友好發展。

言語暴力孩子

都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相信語言的殺傷力,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其危害,輕則讓孩子喪失信心,丟失尊嚴,重則給孩子的人格塑造產生重大影響。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會不自覺地將批評轉化為一場語言暴力。

“你是豬麼,說了多少遍都不會。”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蠢笨又不聽話的孩子。”
“你怎麼這麼怕人,還有個男孩子的樣~”

這些充滿攻擊性的話語,都像一把把刀子一樣紮在孩子脆弱的心上,讓他們變得敏感自卑,甚至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就像獲得戛納國際創意節銀獎作品《語言暴力》中,就講述了語言暴力和暴力傷害的關係。裡面的小孩,都或多或少遭受到家人多年的謾罵和埋怨,讓他們受盡心理上的折磨,也間接導致他們的行差踏錯。
相信這些都不是家長們樂於見到的。

因而,我們要謹慎對待犯錯的孩子,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恰當的批評,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出色成長!有一本書,叫《為何家會傷人》,裡面有這樣一段話,讓人很扎心:

你給了孩子恨,卻妄想從他身上得到愛;
你給了孩子痛苦,卻妄想從他身上收穫感激;
你給了孩子陰影,卻妄想他永遠積極向上沒有陰霾;
這是永遠不可能的。

是啊,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完全依附於父母的。所以,家長要明白,自己的言行是會給孩子造成無法磨滅的影響的。希望,大家在對待孩子犯錯誤時,都能寬容一點;在批評孩子時,都要設身處地想想孩子是否會受傷,會痛苦。

當你考慮完這些因素之後,在批評孩子時,或許會更加平和,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矯正錯誤。與大家共勉!

推薦閱讀
說了真話反而被打罵…孩子天賦異稟,只是爸媽不允許?
給新手爸媽的第一課:就讓孩子「吃鱉」吧?!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