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寶寶咬人超可怕!幼兒園老師解析5種寶寶咬人原因,對症下藥才有用
寶寶的小嘴,咬人的魔鬼!前不久,丁香媽媽推送了一篇《為什麼寶寶愛打媽媽的臉?》,收到很多爸爸媽媽的留言:打臉也就算了!丁香媽媽,我家娃愛咬人該怎麼辦?
我睡著,她醒了,沒人陪他玩,就把我咬醒了,還有血印。每次餵奶和上刑一樣……別的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衝著人家的手就咬!更頭疼的是,爸爸媽媽明明是「受害者」,卻不知道到底該不該管?
不管吧,孩子就會像小野人一樣動不動來一口,不禮貌也不衛生。管吧,他好像咬得更厲害了,到底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請來擁有10年幼兒園教學經驗的常潤老師,針對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生理髮育特點,跟大家一起找找孩子咬人的原因和方法。
我們都知道,發燒是身體遇到問題的信號,盲目退燒是不行的,要先搞明白究竟為什麼發燒。孩子愛咬人也是如此,其實是娃向大人發起的「溝通」信號。大人只有搞明白孩子為什麼咬人,知道他們想說什麼,才能「對症下藥」。
01難受的長牙期,開啟咬咬咬
「我正在長牙齒,好難受」長牙的不適和疼痛,會讓寶寶進入咬咬咬的模式。這種情況中咬的行為伴隨長牙規律地出現,最容易判斷。一般情況下,寶寶6個月左右會開始長牙,2歲半的時候牙齒會全部出齊。
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長牙的時間、順序作出判斷。孩子在長牙的時候,最常見的咬人場景就是吃奶時咬媽媽的乳頭。哺乳時被咬疼,媽媽們千萬不要忍著,要抽出乳頭,好讓寶寶知道這樣媽媽不舒服,通常孩子會換個方式吸乳。
如果反复幾次後依然咬乳頭,那多半是不餓了咬著玩,這個時候就可以給他別的東西來咬,比如磨牙玩具、涼毛巾等等。
02充滿好奇的口慾期咬咬更享受
「啊咬咬好舒服~」18個月以前的寶寶處於口慾期,吸吮、咬、咀嚼等口腔活動能給他們帶來滿足和快感。處於口慾期的寶寶「下嘴」時輕時重,時啃咬時吸吮。寶寶在咬人的時候,並不太關注咬的對象,和對方沒有目光交流,而是關注咬的感覺,像是進入一個放空的、享受的狀態。
孩子口慾期喜歡咬,可以提供衛生、安全、可入口的嬰兒玩具。不同口感的食物、尤其是爽脆口感的健康食物作為加餐,也能有效消退咬人的行為。
03過度的刺激,讓寶寶難以承受
「太興奮了吧!但我好累哦」過度刺激是指孩子經歷的感官體驗超過了大腦所能承受的範圍。比如當環境過於喧鬧,聲光、溫度、外界互動等各種刺激過於強烈,孩子一邊特別興奮、一邊感到很疲憊,又沒有能力自我平復,就會出現咬人、打人等類似發脾氣的行為,並伴隨著哭鬧。
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通過調整環境中的刺激因素,來預防咬人的發生。比如,注意調節電視和音樂的音量;使用更自然的木色、沙色、綠色、淺藍色來佈置孩子的房間,避免選擇過於鮮豔的牆面、花哨的壁紙或窗簾。
同時,外出時選擇科學舒適的遊戲場所或自然環境。動靜結合地安排一日活動,不要讓孩子長時間處於過度壓抑或過度亢奮的狀態中。在家中也可以設置一個寶寶專用的「舒適角」,讓孩子在特別興奮或者煩躁的時候,知道去哪裡放鬆也很有幫助。
04咬一咬媽媽,就能得到關注
「媽媽媽媽看看我呀」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2 歲左右,孩子的社交興趣與日俱增,但語言能力和社交經驗不足。他們不知道如何發起和爸爸媽媽的互動,或者找不到更有效的獲得大人關注的方式。於是通過咬的方式和媽媽玩、或者通過咬的方式「喚醒」媽媽的注意。
這種情況下,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寶寶咬完了之後,常常會盯著媽媽的眼睛看有沒有效。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們可以教孩子專屬的「呼叫方式」,比如扯扯衣角、拍拍肩膀等。同時也要注意,家里人有沒有特別愛關注和糾正孩子的咬人行為,讓孩子養成了通過咬人來獲得關注的習慣。
05小朋友的社交,用咬人來解決衝突
「哼你離我遠一點!」這種情況多發生在2~3 歲之間,孩子不再滿足於平行遊戲,而想要和小伙伴一起玩,但由於尚未建立社會規則意識,語言不足沒法商量著玩,於是就會出現很多衝突,繼而用咬人解決衝突和表達自己。
比如不想讓別的孩子離自己太近、搶奪一個玩具、或者因為別人不聽自己的而生氣,都可能會導致咬人的行為。
注:平行遊戲指幼兒看起來坐在一起玩相同的玩具、相似的遊戲,但其實他們是各玩各的,不會想要影響他人的活動,彼此互不相關。
對於在和小伙伴的交往中出現的咬人行為,預防最重要。在衝突萌芽時,大人需要及時介入和引導。等到咬人發生了才做出反應,其實已經晚了。
假如孩子真的不小心咬了別人,你會第一時間關注誰呢?很多家長會第一時間跑上去批評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咬人了,這是誤區!其實此時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第一時間關注被咬的一方:「小朋友,你還好嗎,疼嗎?阿姨/ 叔叔很抱歉,對不起。」
以此示範共情,讓孩子知道,被咬是一件很痛的事情,而且你在乎的是每個人的安全,而不是自己的面子。如果第一時間關注咬人的孩子,去批評、責罵,只會強化咬人的行為。
最後,我整理了幾個問題,大家如果正在為寶寶咬人而頭疼,先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寫一寫,試著先找找孩子咬人背後的需求,再做出正確的應對方法!
寶寶年齡
和媽媽每天相處的時間長短
和媽媽在一起時做的事情
咬人的頻率(每小時?每天?每週?每1-2週?)
咬的輕重
最常和最不常出現的一日或一周環節和場合
導火索一般是什麼
以及寶寶咬人之後大人通常怎麼應對,有沒有教他合理的表達方式,怎麼教的等等。
寶寶愛咬人,是寶寶發起溝通的信號。很多時候,大人卻並沒有在意信號背後的含義,直接轉向對「咬人」這一行為作出反應。玩笑般地咬回去、打回去,或者給娃貼標籤(比如批評孩子不聽話),這類「下猛藥」的方法都是沒有用的。
不僅沒用,還會加劇孩子的興奮、恐懼或焦慮,遇到任何問題只會用「咬」來解決。要知道,任何一個行為的養成和消退都需要時間。
推薦閱讀: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寶寶「吃手吸吮」也是個進步的過程,如何評估幾歲「過度吃手」?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小心孩子變得缺乏主見!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在公共場合,父母往往面臨著平衡對孩子的管教和尊重其自主性的難題,過度的批評可能對孩子的...
現代問題:父母沒把孩子教得善良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現代社會中,父母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如何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格。隨著社會變遷和價值觀的轉變...
建議跟鼓勵的不同!孩子缺乏自信,可能跟你給太多「建議」有關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對於其全面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有時父母可能過於注重...
忙碌爸媽必讀:沒時間陪孩子?放心,孩子自有快樂的秘訣!
當父母忙碌而無法陪伴孩子時,其實他們也會安靜獨處,並且發展出自己的玩耍方式,引領自己達到神馳的境界。 這種能「...
一直被孩子打擾?可能你們缺乏親密接觸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父母常常感受到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不足,這可能導致孩子表現出打擾行...
我要回應
2021-07-12 06: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