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寶寶對哪些食物過敏?這10大類食物首先注意!
作者/布蘭達.戴維斯、薇珊托.梅麗娜
如果在寶寶的家族中,有任何人具有過敏史,請向營養師、護理師、醫生或診所諮詢關於母奶之外食物的引介資訊。發展出過敏的潛在可能,是種遺傳特徵。不過,對於特定食物有反應的傾向,倒是跟遺傳無關。小兒科醫生和過敏專家能夠提供個人化的指導。
推薦閱讀:遠離過敏原!助寶寶抗過敏先了解無添加產品和潔淨標章
過早引介固體食物(尤其是在寶寶3個月大或更早的時候)已經被認為與食物過敏的發展有關;這就是專家建議要等到寶寶4∼6個月大時,再開始食用固體食物的主要原因。在寶寶6個月大之前,避免餵食含有麩質的食物,或許能減少寶寶罹患乳糜瀉的風險。不過,研究發現,在6個月之後要提供寶寶含有麩質和小麥的食物,才能夠減少罹患乳糜瀉的風險。哺乳似乎在減少對麩質或潛在食物過敏原的反應上,扮演了保護性的角色。哺乳還可以支持免疫系統和腸道成熟,使它們得以更有效地發揮保護作用。
對於所有寶寶來說,尤其是那些具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明智的做法是一次引介一種食物,並等待至少3∼4天,看看是否有任何反應,然後再引介另一種新食物。在個別成分都食用過而且沒有過敏反應之後,才能引介混合食物。食物過敏的跡象,可能會出現在皮膚(發紅或發癢,可能是濕疹或蕁麻疹)、呼吸道(鼻塞、喘鳴或流眼淚),或者胃腸道(持續的腸絞痛、經常性吐奶或者腹瀉)。
在極端的情況下,寶寶的嘴唇、臉部、眼睛或耳朵可能會腫起來,而且可能會呼吸困難。這是醫療緊急狀況的信號,如果這類情況發生,請立刻帶寶寶去急診。在過去,醫學界會建議父母延遲引介高過敏的食物,不過現在這樣的建議已經受到質疑。不必要的飲食限制可能會造成問題,導致完全沒有必要的營養短缺。請遵循醫生的建議。
然而,我們將分享關於較有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資訊,如此一來,當你引介這些食物時,就會對這些潛在的問題有較高的警惕。這些食物包括了魚類、貝類、蛋、牛奶、花生、木本堅果、大豆、小麥、芝麻及亞硫酸鹽(例如存在於果乾中)。
而通常被認為不太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則包括了蘋果(煮熟的)、杏桃、酪梨、香蕉、大麥、甜菜、藍莓、綠花椰菜、胡蘿蔔、白花椰菜、四季豆、羽衣甘藍、小米、燕麥、防風草根、桃子、西洋梨、李子、馬鈴薯、加州蜜棗、米、藜麥、南瓜、地瓜、木薯和山藥。請注意,會對生的特定食物產生過敏反應的孩子,有時候煮熟了再吃就不會引起過敏。
【漫遊者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純素時代來臨!國際蔬食營養權威,教你成為自己的營養師,打造天然自癒力】
推薦閱讀:
家族沒過敏寶寶就PASS?研究:50%過敏兒來自無過敏家庭
寶寶睡不好影響發育 研究:過敏兒一年少睡730小時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