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抹片檢查,不是全身健康的指標
作者\尹長生 醫師
不少女性以為只有需做抹片時,才要看婦產科醫師,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在歐美先進國家中,婦產科醫師扮演著女性的家庭醫師的角色。不少婦產科醫師不但接生到第三代,同時也為整個家族的諮詢疑難雜症,解決百病。
我們仍有不少女性,堅持”快速”抹片的觀念。到了醫院,竟然拒絕健康諮詢,覺得多此一舉。真是辜負了政府美意!多年來台灣由於風氣保守,衛生署為了推廣鼓勵女性抹片,所以才有”快速抹片”的美意。但並不表示,只要抹片沒問題,身體一切就OK!有些女性來去匆匆,不願再進一步健康檢查,其實是有些可惜。
年輕女性為生育準備應作些檢查,而熟女近更年期也更要注意,為何不乘機多一些健康諮詢。
推薦閱讀:子宮頸癌不可忽視,疫苗越早打效果越好
青少女期:
應諮詢避孕及性病的知識。考慮子宮頸癌疫苗注射,只要有了性接觸就該抹片,預防 ” 披衣菌”這個隱形殺手,這種無症狀的感染,是輸卵管阻塞引起不孕及外孕最常見原因。
以下是美國最新的成年女性每年的健康指引:
1.骨密測定 (Bone mineral density screening): 有下列情形時應行檢查
骨折史,家族骨鬆史,失智者,吸煙者,瘦小女性,視力不佳易跌倒者,不活動者,長期使用一些藥物影嚮骨密,如糖尿病和高血壓藥。
2. 大腸癌篩檢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家族史有大腸癌,乳癌及卵巢癌,大腸息肉,慢性大腸炎
3. B肝C肝及破傷風疫苗 (Diphtheria and reduced tetanus):
須要時考慮預防注射。
4. 空腹血糖測定 (Fasting glucose level testing):
肥胖,家族心血管及糖尿病史,孕期有糖尿病,產巨嬰,多囊性卵巢。。。等
5.補充氟 (Fluoride supplementation): 預防蛀牙。
6.乳癌預防:由四十歲起應接受乳超及乳攝檢查。
7. 三十五歲以上甲狀腺也應檢查。
不正常經血或下腹不適應立即就醫。並均衡飲食保持正常體重。流感疫苗等預防注射不可逃避。
【★尹長生 醫師 BLOG★】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X光對胚胎有害嗎?】
我要回應
2018-03-31 02:45:55
2018-03-31 0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