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常見 11大過敏原食物!吃副食品出現食物過敏症狀怎麼辦?
作者\babylike
到了吃副食品階段,總擔心嬰兒會不會過敏,該如何判斷食物過敏症狀?多久會出現?本篇整理給副食品6大原則,降低嬰兒食物過敏機率。除了過敏原食物須注意,1歲以下不能吃蜂蜜,因腸道抵抗力不足,可能造成嚴重影響。
嬰幼兒飲食禁忌,常見 11 大食物過敏原
嬰幼兒的飲食需求和限制與成人不同,有些食物不適合小朋友消化或有潛在的健康風險,需要特別注意。以下是常見的嬰幼兒飲食禁忌:
1. 蜂蜜:1 歲以下寶寶不可以吃蜂蜜,蜂蜜是禁忌食物之一。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嬰幼兒腸道抵抗力不足,只吃一點點或是食物中含有蜂蜜成分,都不可嘗試,可能造成嚴重影響。
2. 食鹽:嬰幼兒的腎臟功能還不完全發育,攝取過多鹽分可能對他們的腎臟負擔過重。嬰幼兒食品中通常已經包含足夠的鹽分,不需要額外添加食鹽。盡量限制加工食品和鹹味零食。
3. 堅果和種子: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容易嚼不碎堅果和種子,可能導致窒息風險。避免給嬰幼兒直接吃整顆,選擇搗碎後的堅果或種子。
4. 添加糖和調味劑:過度攝取糖分對牙齒健康和身體產生負面影響。要避免糖分高的飲料、糖果和甜點,適度控制小孩的糖分攝取量。
5. 過敏原食物:11大食物過敏原:甲殼類、芒果、花生、牛/羊奶、蛋、堅果類、芝麻、麩質穀物、大豆、魚類、含亞硫酸鹽類食物 (如香腸)。3 歲以下嬰幼兒,牛奶最常見的過敏食物。如果有家族過敏史,或發現小孩對某種食物過敏,需避免攝取這些食物。
如何判斷食物過敏症狀?何時出現過敏反應
剛接觸副食品的寶寶,容易產生食物過敏的狀況,有些反應是立即性,約 30 分鐘至 2 小時會出現。比較常見會出現在皮膚,嚴重會有呼吸道過敏反應,需仔細觀察寶寶,視情況而就醫喔!
- 輕微症狀:紅疹、發癢、眼皮紅腫、脹氣、腹瀉、便秘、嘔吐
- 嚴重症狀:腹瀉有血絲、蕁麻疹、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休克
輕微症狀建議先觀察幾天看看,小紅疹可能幾天後就會免疫提升慢慢消退;容易脹氣或便祕可減少根莖類食材攝取份量,搭配腹部按摩舒緩,當出現嚴重的症狀時,需立即就醫喔!
寶寶剛接觸副食品時,腸胃道就像是一張純淨的白紙,正在準備探索新世界,經過和食物的摩擦碰撞後,逐漸強大茁壯,爸媽應該勇敢讓孩子嘗試,提供 6 大原則,找出寶寶過敏食物,慢慢適應副食品,探索更多食物的美味。
1、不宜過早:因寶寶腸胃系統還沒有產生消化酶,配方奶粉的異性蛋白和非奶類食物,容易被免疫系統視為入侵物,從而過度排斥,導致過敏反應。切記在 4 個月前,不宜過早添加配方奶和副食品。
2、新鮮食材:選擇有機蔬果,清洗乾淨,避免化學殘留物。一次準備 3–4 天份量,盡快吃完,不要保存太久,避免產生變質。
3、份量適中:任何食材不宜過量餵食,減低過敏反應機率。
4、慢慢增加:若沒有嘗試過的食物,一次加 1 種,方便判斷哪些食物,寶寶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5、再次嘗試:若出現輕微過敏時,不要永遠拒絕再餵食這食材,可每隔 1–2 周再嘗試看看,也順便訓練免疫耐受性,提高身體接受度。
6、隨時記錄:留意每天吃了什麼食物,身體狀況以及便便型態,記錄副食品手冊,若出現過敏反應方便追查哪樣副食品,造成寶寶過敏原因。
以上減緩及測試過敏反應的小技巧,陪伴孩子訓練過敏的耐受性。若嘗試 2–3 次還是對某種食物過敏,那就不再勉強設為黑名單。但一開始就從此拒絕,讓寶寶失去探索更多的食物變化,這樣就相對可惜了喔!
推薦閱讀:
如何幫嬰兒剪指甲?「這樣剪」最安全!4 招戒掉小孩咬指甲習慣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