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疫情下的感動故事,母子確診,兒子叮囑失智母親:我無法照顧你了,你要乖乖的…

疫情下的感動故事,母子確診,兒子叮囑失智母親:我無法照顧你了,你要乖乖的…

新冠疫情,失智症,照顧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周晉逸 台南復健科職能治療部組長

【媽媽經編按:新冠疫情在台灣蔓延,每天各地都不斷傳出確診個案,在這段期間當中,也有不少令人動容的事件發生。

居住在台北的一對母子,母親患有失智症,平常由兒子照顧,前陣子兩人雙雙被確診新冠肺炎,但因為台北病床有限,因此兩人被通知要在家中等待救援,待救護車抵達時,因為看見兒子的病況較為緊急,因此決定先載走兒子,將老母親留在家中繼續等待下一趟救援。

儘管兒子放不下失智症的母親,但礙於規定,仍舊無法完成兒子「帶母親一起走」的請求,最後,母子倆被送到了不同的醫院,兒子天天打電話給母親,打到母親手機沒電,仍舊未尋見人。

而老母親那邊,身邊的醫生、護士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我兒子呢?我要找我兒子。」但因為老母親已經80多歲、且患有失智症,因此怎麼問都無法得知兒子的聯繫方式,幸好,最後在老母親住的醫院中,一位護理長得知衛生局在找的人就住在自己的專責病房,終於讓母子倆通到電話。

「我以後可能沒有辦法再照顧妳,所以妳要聽醫生、護理師的話,人家說什麼妳就做什麼…妳不要吵、不要亂,要好好照顧自己,要像小朋友一樣乖乖的…」兒子在電話中叮囑母親,「那我可以打電話給你嗎?」聽到母親的問句,兒子選擇沈默,他請母親將電話拿給護理師,「我媽媽沒辦法照顧自己,要麻煩你們多多費心…」兩人的對話讓身邊的人都紅了眼匡。

所幸,近日兒子的病情好轉,母子倆終於有機會通上視訊,在視訊中兒子仍舊不斷的叮囑母親要聽護理師的話,兒子身邊的醫護人員也不斷鼓勵:「大哥加油!你媽媽在等你!」讓兒子也忍不住流下淚來。

令人很難想像的,疫情期間人們不只是經濟、身體健康受到衝擊,就連關係也都在受到挑戰,如果家中有需要照顧的人,自己卻倒下了,該怎麼辦?失智症是現代老年人當中非常普遍的疾病,關於如何照顧,來聽聽職能治療師怎麼說。


「照顧好自己,不要讓自己先倒下了,學會適時地給自己放個假」這是每當失智症家屬來到院所時,我給予之首要提醒,不僅僅是病人們同時家屬亦須做好攜手長期抗戰的準備,許多主要照顧者長時間照料病人,但自己的身體其實也早已出現警訊,但卻無暇分身,一拖再拖,最後反而照顧者先行離世了。

接下來和大家一起來淺談失智症: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屬於一進行性且不可逆的退化性疾病,從初期對複雜生活功能出現障礙,例如:烹飪、規劃以及管理錢財到晚期的完全無法獨立生活。

失智症是屬於一群症狀的組合,雖然大部分民眾意識到且在意的首要是問題常是健忘的症狀,但其不單純僅僅是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功能,像是包括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對於時間及地點感到混淆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以及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可能伴隨出現干擾行為等症狀,有時會因情緒表達困難或無法理解他人意思而生氣。

這些症狀影響到像是在維繫人際關係與其工作能力、家庭功能等層面。根據衛生福利部推估,去年台灣約有26萬的失智人口數且預估未來每一年將增加1萬餘人。

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有:

憂鬱、頭部外傷、抽菸、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肥胖、體能活動不足、社交孤立等。而失智症當中的阿茲海默症約占病例數60%,是最常見的失智症。

常會出現的症狀有:

-A.忘記日期和時間

-B.判斷距離遠近上的缺失

-C.不知道該如何和他人持續對話,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來表達或出現重複自己所述的行為

-D.不再保有過去的興趣嗜好,退出社交活動、工作

-E.安排日常生活或行程有困難

-F.情緒和個性改變可能伴隨著懷疑(例如:認為主要照顧者懷有惡意,不給他吃飯想餓死他)、憂鬱、焦慮等情緒

-G.判斷力降低,警覺性變差

在此提供8項與失智症病友的互動溝通技巧以及於家中可進行的活動:

1、將日常活動的執行步驟盡量簡單化且確保安全性高

2、盡量於詢問時採用封閉式問句,讓患者容易做出選擇

3、體能活動很重要,每天活動30分鐘,建議每週進行5天為佳。若容易感到疲累或體能不足時,活動可在一天之內分段多次執行,但每段至少持續10分鐘,體能活動有助於患者產生愉悅感,協助轉移衍生的負面情緒,同時提升個人自信心與成就感。

4、同一時間下,一次只講述一件事情並且可搭配簡單的圖示或手勢

5、家中環境改造及調整,避免環境中有過多的干擾物,家中的家具確保穩固,並盡可能將走道淨空

6、交談聊天時可利用病友對過去事件的記憶、看法,引導他們對過往生活的回顧,例如:「第一份工作、最懷念的藝人、第一次的交往出遊」,這種方式有助於讓患者重溫過往生活上的美好記憶,同時也有助於觸發家屬和患者間多些情感連結的契機

7、失智患者在初期還具備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因此應該多加鼓勵患者作決定,例如:「今天想吃什麼晚餐?今天想到哪裡去走走看看?」,而不要完全剝奪其做決定的機會

8、協助病友重新學學習周遭環境所發生的事情,例如:人、事、時、地、物,搭配大時鐘或日曆等物品來強化對事物及環境的認知

推薦閱讀
遠距照顧失智症、身心障礙者?遵照「2不5要」給予家人最大的幫助!
每三秒多一人罹病!失智為何比癌症還要嚴重?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Teddy)

專家簡介|周晉逸 職能治療師
現職為台南復健科職能治療部組長。希望帶著各位媽咪及爸爸們,透過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與小遊戲,協助家中寶貝們在身心功能都能夠有健全的發展以及快樂的童年時光。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