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異位性皮膚炎,這些東西少吃少用!
作者\winnie
天氣漸漸溫暖,擾人的濕熱環境讓皮膚高敏感的寶寶原本細嫰的皮膚變得紅紅熱熱的,尤其在臉頰、肘彎、手腕、膝窩這些部位,抓過的皮膚變得又濕又爛,有些更伴有湯湯水水的分泌物,久了之後皮膚變得粗糙、硬皮、苔蘚化,以上特徵就是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古籍依據上述的皮膚表現稱之為「四彎風」、「胎斂瘡」、「奶癬」。
異位性皮膚炎有以下特色
(1)奇癢無比
(2)分佈在皮膚皺摺處
(3)反覆發作
(4)家族有過敏性體質。
中醫怎麼看異位性皮膚炎?
1.先天體質不足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小兒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因大多是因為先天體質不足(家族有過敏體質遺傳),如果是爸爸或媽媽一方或雙方有過敏性體質(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家裡的小寶貝有很高的機率也會有皮膚、呼吸道的過敏表現。
2.皮膚受到外來刺激
保衛屏障(皮膚)受到外來刺激如氣候、空氣污染、環境、飲食的過敏原刺激引發局部或全身性的過敏反應。
這些外在刺激在中醫的觀點而言都視為一種外邪入侵,急性期多因風、濕、熱邪相乘所致。到了慢性期,局部皮膚乾燥粗糙苔蘚化,多與脾虛、血虛、血瘀有關,此時期小寶貝常常也伴有食慾不佳、腸胃吸收不好或是活動力較差的相關症狀。
如何照顧與改善
簡易的日常生活保健可以試試,針對紅紅熱熱的皮膚,按摩大椎穴、曲池穴、風池穴等穴位,這些穴位可清熱、祛風、止癢,或是食用綠豆湯或綠豆水,綠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濕、排癰膿的功效,用於皮膚的退紅解熱會有不錯的效果。
若是脾胃吸收不佳的小孩,可能就不適合上述的方式,可以改吃山藥茯苓粥,透過健脾化濕的方法由內在幫助外濕的去除,一樣可以改善皮膚。
有些東西少吃少用才是王道
平時要特別注意飲食和生活起居,飲食方面以吃食物原型為主,少吃加工食品、油炸物、高脂高熱量的食物飲料,如甜點、蛋糕、巧克力、薯條、洋芋片等;尤其在發作期,忌吃發物(如芒果、鳳梨、蝦子、螃蟹、鴨肉、蛋)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中醫觀點來看,這些都特別會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引起更嚴重的過敏發生。
皮膚保溼有很重要
避免皮膚一直抓抓抓,可使用紗布巾泡冷水濕敷在紅癢的病灶,減少搔抓破皮的機會;洗澡時避免使用太熱的水,盡量多用清水沖洗,重要部位再使用一些沐浴乳或香皂清潔。
做好皮膚的保濕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過度的搔抓後會使得原本的皮膚屏障保護受損,所以應在洗澡後身體塗抹保濕乳液,選擇以天然、不含香精的乳液為主,避免化學加工物又過度刺激導致皮膚更加惡化。
家裡有過敏體質的小寶貝,需要爸爸媽媽更用心的呵護,中醫的辨證治療可以改善體質,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減少接觸過敏原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起居有常,讓寶貝也可以告別異位性皮膚炎,擁有一身漂亮又健康的好膚質。
【優教育Urclass】 授權轉載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孩子想長高不見得要吃藥!兒科好醫師分享「長高十三策」
作者\胡文龍 雖然父母們都希望盡一切方法,幫助孩子長高;但實際上影響最大的,像是遺傳和體質...
用「紙杯」裝熱咖啡小心越喝越胖!自帶杯具不僅環保還能降低致胖因子
作者\賀來怜華 喝「紙杯裝的熱咖啡」會變肥! 我們每天必用的日常用品中也潛藏「致胖因...
「有天不愛了,請把她還給我」作家曝嫁女心聲:妳過得再好,爸媽還是心疼
作者\胡肇芳 「如果你有一天變了心、不愛我女兒了,請你不要傷害她,把她還給我就好」,新加坡...
爸媽「錯誤的誇獎方式」有可能正在否定孩子的價值
作者\ 宮口幸治、田中繁富 「你其實是天才吧!」 A男孩的數學不太好,考試也考砸了,...
想戒尿布,卻怕尿褲子?教你輕鬆戒尿布的三個實例大公開
作者\我不是明星 我是明星媽 每位新手媽媽一定有遇到街訪鄰居或是巷口婆婆媽媽會跟妳分享早年...
我要回應
2021-05-12 04:54:13
2018-05-27 11:01:10
2018-05-26 15:07:15
2018-05-25 12: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