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懷孕與教養 » 如何和寶寶「說話」?嬰兒手語三階段練習

如何和寶寶「說話」?嬰兒手語三階段練習

如何和寶寶「說話」?嬰兒手語三階段練習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恩恩媽咪

因為恩恩的到來,我和韓先生查了許多嬰幼兒相關知識,我想應該很多父母都一樣,尤其第一胎,完完全全照書/網路養。

其中很吸引我們的是「胎內記憶」和「嬰幼兒手語」,我們也再三提醒彼此等到恩會講話不要忘記這件事~而嬰兒手語是近三十年來美國極力推廣的寶寶教育方式之一,目前台灣也有許多單位投入,主張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其實可以理解、或透過其他方式表達手語就是很好的切入點讓寶寶知道不用哭泣、也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減低挫折感。

我看有些文章建議大概八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我們大概快要一歲才發現。

這其實有一套書籍和標準模式,但礙於爸媽記性不大好怕背不起來,加上存著「試試」的心態,我和恩爸就自己發明了幾個比較常使用的手語。

像是嘴嘴(奶嘴)、ㄋㄟㄋㄟ、睡覺、抱抱…等等,我們操作的方式如下:

1.不斷重複:每當東西給她或她需要時,我們就表演一遍。嘴嘴,這是嘴嘴;ㄋㄟㄋㄟ,這個叫ㄋㄟㄋㄟ。

2.讓她表演一次:當我們表演完會請她表演一次,在我們表演兩三次之後,她可能會模仿一次。但如果心情不好或急於享用,就會拒絕,而我們接受她的拒絕。

3.大大鼓勵:如果她心情好表演出來了,我們夫妻倆就會用著擅長的誇張戲劇手法大大拍手,鼓勵她表達出來,然後她就會以為自己真是巨星,也會開心的拍手接受這大大的尊榮。

後來,當她有需求時,我們會問,要什麼?要嘴嘴嗎?(點頭)嘴嘴怎麼比?她就會做出嘴嘴的樣式。雖然她還不會主動表達她的需求,需要我們的引導,但我們就盡可能猜測,然後教她要比出來讓我們知道。

有一天上班,收到恩恩外婆來的訊息,「一直比嘴巴是啥手語?」媽媽整個人都振奮起來!『嘴嘴!是嘴嘴!她想吃奶嘴了!』

果然,外婆說給了奶嘴之後就沉沉睡去。

那大概是寶寶手語施行半個月到一個月之後,但也因此我們更加確定,這段時間的學習是有用的,恩恩在慢慢消化、直到有一天需要表達的時候,就想起了。

而這樣的表達方式,真的比哭鬧、我們猜個老半天,來得有效率多很多!

最近因為尿布疹太嚴重,醫師建議我們可以開始戒尿布,我們開始教她便便的手語,期待可以不用使用尿布的那一天,恩恩寶貝, GO!!

恩恩媽咪】授權轉載

執行編輯\Helen 核稿編輯\Angela

推薦閱讀:
不順心就哭鬧?親子溝通從「寶寶手語」開始 !
嬰兒心智發展-用「手」溝通更簡單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恩恩媽咪

從國中被看見的文章開始,我就以為自己將來會當作家。
結果10幾20年過去,我的文筆只用來寫了大大小小的工作計畫,
直到106年、恩恩出生,
才發現即使是簡單不造作的文字,
都是生命中最可貴的紀錄。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