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小孩到底要不要割包皮?包皮過長過緊恐發炎

小孩到底要不要割包皮?包皮過長過緊恐發炎

小孩倒底要不要割包皮?包皮過長過緊恐發炎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全民健康基金會

每個男性都有包皮,包皮是指位於陰莖末端、龜頭及陰莖頸溝,有皮膚及內側黏膜層包住。其正下方有繫帶連接到龜頭下方,平時陰莖及龜頭都在包皮內,陰莖只有在勃起時才會突出包皮外,因此,從外觀上只會見到包皮而不會看見龜頭。

好心肝門診中心一般暨小兒外科特聘教授、好心肝基金會醫療策略暨外科體系總顧問、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賴鴻緒,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指出。包皮長、包皮緊都是棘手的問題,還有當小孩包皮出現歪斜、發炎問題時,家長總是疑惑:「到底要不要割包皮啊?

有人認為包皮具有免疫球蛋白E和G,可保護龜頭與尿道,降低尿道炎機率,不過這在醫學上並無根據。多數醫學專家認為,包皮只是皮膜過長,沒有實質保護作用,反而會因為皮膜較長、較緊而誘發發炎。

一般認為,包皮過長與家族遺傳有關,包皮長、包皮緊的父親,其兒子也會有類似狀況。

當包皮太長,則不易剝開,造成包皮內部潮濕、骯髒;包皮太緊時,裡面會藏有尿垢,無法清洗;若產生發炎疼痛時,小便會有灼熱、刺痛感,導致小兒有憋尿。

若不處理,則問題還是在,更擔憂的是發炎會往上延伸,引發尿道炎、膀胱炎或腎臟發炎等後遺症,更甚者會傷及腎臟。所以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會建議割包皮。

決定要割包皮,最佳時間是剛出生的新生兒期,因為在新生兒期的手術最容易、出血量少、痛覺較不敏感、不必麻醉、不會留下痛苦的記憶,在成長過程中可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態,需要手術者最遲應在3歲前完成,特殊情況可延緩開刀。

全民健康基金會】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小兒「鳥事」包皮過長過緊恐發炎

推薦閱讀:
刀下留皮!小男童三種狀況才需要割包皮
小兒醫師分析割包皮的「二好三壞」原因

加入媽媽經LINE,即時訊息不漏接!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