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是利器也限制了自己?
前陣子我要寫一份一萬字的word報告,且事先要先用ppt摘要向大家報告。我原本想說反正一萬字一定要寫,就直接在word中撰寫,再從中摘要出簡短的PPT 。但後來時間上來不及,就決定反過來先直接撰寫PPT之後再延伸寫成一萬字的word。
不管是哪個方向看起來都很合理,也沒有甚麼違和,但是當我寫了三分之一的word,然後轉換成PPT撰寫時,我忽然發現這會有點改變我的思考邏輯。當然主要的架構是沒有改變的,但是我發現在構思時還是會有所不同。在寫Word時我要非常注意整體的邏輯接續,每一段前文和後文的接續性很重要,尤其我寫的是哲學相關文章當然要非常注意。但是當我寫PPT時,我發現摘要式的提取似乎容易不少,當然每一頁簡報下屬的摘要分類是有相關性的,但是當換下一頁簡報時,這兩頁當中的轉換有時候就像是另起一個話題,不用那麼清楚的說明接續性,或者簡單用口頭帶過即可。重點是聽的人也不見得記得前幾頁,反正就看著現在的這頁PPT。
這讓我也想到曾經聽學者說過,現代人太習慣用ppt做簡報,沒有這個似乎就不太會講話了。然後聽者似乎也是每換一頁PPT拍張照,但是又低頭滑手機,好像對簡報拍照了就掌握了重點,不用再聽講者說甚麼了。摘要化有時也是一種碎片化。但現代人沒有耐心看太久…
其實這也沒甚麼大不了,只是我忽然有強烈的親身感受到用不同軟體書寫時,居然不只是呈現上的差異,連同一開始思考的邏輯就會多少不同了。
這也讓我想到現在挺流行用心智圖來寫作文的,坊間有不少這樣的課程。且蘇菲學校似乎也有用這個方式來讓孩子練習寫作。當然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可以讓小孩子在不知道如何構思下筆時,有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與方式。但我個人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很分析式的方法,有時候也容易碎片化(如果沒有深入的話),對於如果原本看很多書很有自己寫法的人也不見得適用。只能說雖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每一種工具都是輔助性質,也最好讓自己不是只會一種工具方法,然後遇到不同狀況,可以自己去分辨想要用哪一種利器。這樣或許比較不會受限於某一種思考邏輯。
PS:蘇菲畫: 自製桌遊 我們真的有玩過好幾次 不小心還會一直回到原點!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親子教養】停損點
【親子教養】停損點 關於才藝,學的是興趣、還是...
新生兒奶量多少才夠?瓶餵、親餵大不同!親餵如何掌握
嬰兒無法用言語溝通,爸媽時常滿頭問號!新生兒奶量多少才夠?瓶餵、親餵計算大不同。親餵母乳無法掌握寶寶吃飽了沒?親...
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把大人的話不當一回事?
例子 1: 答應了孩子某件事,大人沒做到,導致孩子不開心。 孩子不開心,大人道歉...
【生活用品】V-TEX 超機能防⽔休閒鞋 隨時隨地一腳入鞋
V-TEX 官方網站:V-TEX 超機能防水休閒鞋 官方臉書:V-TEX Wat...
開箱囉!跟著「親子任務箱」提升五大發展領域
(圖說:伊甸台中兒童服務中心推出「親子任務箱」活動,透過共讀、共玩,增進親子互動關係。) ...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