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根據調查顯示 青少年/女最擔心的事情是? 你絕對想不到

根據調查顯示 青少年/女最擔心的事情是? 你絕對想不到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隨著蘇菲進入前青春期年齡,加上我最近有些諮商的個案,雖然已經不是青春期階段,但20出頭的年紀,之前青春期的遭遇對他們影響也還是很大。所以我當然要再多一點研究青春期啦。之後陸續和大家分享。

 

今天簡單先聊最近看的一本書<解碼青春期>以及參加蘇菲學校家長會邀請呂瑛琪心理師的演講,剛好兩者都有點到一個最基礎的父母的心態,而這點可能也可以安慰很多面臨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真的不要太玻璃心。這個最基礎的事情是「父母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多重要」。

根據美國一個全球戰略研究小組的研究調查顯示,青少年最擔憂的事情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父母在一起」什麼???

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而且他們有平均相處分鐘數據的分析報告來佐證。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青少年希望父母能滾多遠滾多遠(呵呵),其實不然,孩子內心知道父母能提供他們這階段所需要的,但到底是什麼又說不出來。而且常常會用挑釁、毫無人性的方式對待你,其實是想要測試父母,即使這樣都還是能像雲霄飛車上面的安全臂一樣可以緊緊地保護他的安全。

就如同呂心理師說的,父母一定要記得孩子對你生氣,其實是在討愛。越親近、越給他有安全感的人,就越會是被他發脾氣的對象,這樣是否可以安慰一下還在懷念小小孩的父母心?我們能做的是先將情感存摺多存一點,來讓青春期風暴時候扣款。(但還是要持續存款啦)

 

所以青春期的父母首要要有一個信念,並不是不要管他就好了,有的父母可能因為衝突不斷,或者受不了青春期小孩的挑釁,覺得乾脆不要相處會比較好,所以反而是父母逃避和子女的相處。但其實我們可能不明白這階段的孩子真的很需要成熟的父母(照顧者)在身邊,關鍵是讓青少年感受到父母關心他,願意擠出時間和他在一起。所以最好能安排專屬的相處時間,有計畫的讓這個時間變得有趣,同時絕對不能取消這個約會。但有時候真的很難做到,父母本身是要多有定力與耐力,才能接住這些青春期風暴啊。但或許首先一定要認知到其實他們不是想要推開我們,他們其實是很需要我們,只是相處方法需要調整。有了這樣的信念或許比較能安頓父母的心。哈哈。

 

而且根據一項針對五百多萬孩子的研究調查顯示,越是擁有以下資產的孩子,長大後越有機會成功。

 

外在資產: (有利的外部環境和經歷)

  • 家人的支持:家人給予高度的支持和愛。
  • 為他人服務:年輕人每周至少做一個小時的社區服務。
  • 界限: 家庭和學校都有明確的規矩和懲罰措施。
  • 有效地利用時間:年輕人每周花一定時間從事創造性藝術,進行體育運動,參加青少年活動,或者陪伴家人。

 

內在資產:(積極的性格特徵和價值觀)

  • 努力學習:有在學校好好學習的動機,並且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 誠實正直:有信仰理念,並能夠時刻保持誠實正直。
  • 計劃和決策: 知道如何提前制定計劃和如何做出選擇。
  • 積極態度:對個人前途積極樂觀。

 

由以上這些內容可以看出,要培養或提供這些資產,父母的角色真的很重要,所以真的不要妄自菲薄,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很需要父母的,只是要怎麼做呢?後續再陸續和大家分享我看的書或者演講或者實例囉。但是覺得先要有這個信念是重要的。

 

PS:蘇菲畫 青春期可能就像這樣五顏六色吧..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蘇菲的世界· 哲學諮商媽

希望女兒擁有智慧(Sophie希臘文原意)的蘇菲媽,在商場打滾多年後,投入哲學諮商及兒童哲學 教育哲學相關領域:
- Debug哲學工作室 實習哲學諮商師
- 台灣哲學諮商學會 實習哲學諮商師
- 台大哲學系畢 輔大哲研所進修中
- AMI國際蒙特梭利 6-12歲助教認證
- 中國二級心理師證照
分享蒙特梭利、哲學、儒學、心理學等所思所想,並進行哲學諮商相關研究與推廣,也分享蘇菲實際在蒙特梭利學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