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洗愛玉、製沐浴包 視障朋友盛夏不宅

洗愛玉、製沐浴包 視障朋友盛夏不宅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文|朱聖恩 攝影|陳博霆

 

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資料,全台視障者約54,000多人。許多人認為視障朋友無法外出參與活動,致使他們受到侷限,其實若有適當的輔具,及各界友善的支持,即使失去視覺,生活仍可多采多姿。 

 

伊甸基金會—視障服務處處長廖美枝表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30條,提到身心障礙者有權利參與娛樂、文化、休閒和運動。故此,伊甸—愛明發展中心,舉辦一連四週的「夏季青草植物」活躍老化課程,以鼓勵中高齡視障朋友走出家門,多與人群接觸,促進身體與心理健康。

 

是日,日正的陽光白花花地照在頭頂,有視障者從台北捷運雙連站出站,隨即轉進捷運站旁的草盛園—建興青草店。踏進青草店店鋪,一股底蘊十足的青草香盤據嗅覺。有別於坊間手搖飲店所散發的氣味,品牌雖多,聞起來似乎大同小異。但,一入青草店,猶如闖進了飲料界裡武林高手的領域,頃刻就被銷魂的青草芳香給迷住。

 

圖說:草盛園招牌

 

此乃上課的地點,師資方面,則邀請到了青草達人—翁義成。

 

圖說:青草達人—翁義成。

 

翁義成出生於本土青草行世家,孩提時就跟著父執輩上山採藥草,耳濡目染之下,克紹箕裘,從事青草行業卅年餘。如今是台灣青草界的泰斗,在各社區大學廣宣台灣民俗植物的知識,不遺餘力。

 

圖說:青草行世家的簡介。

 

翁老師夫婦招待學員,暢飲青草茶。室溫下品茶,沁人心脾,下咽舒暢,舌尖回甘再三。

 

圖說:沁人心脾的青草茶。

 

「今天呢,要洗愛玉,(用夏季植物)作沐浴包。」講師一邊解說,一邊讓視障學員手作,增加互動性。

 

「咕嚕、咕嚕」翁師母將水注入盆中,著手洗愛玉。

 

圖說:翁師母示範洗愛玉。

 

「愛玉子長得像芒果」注水的當下,翁義成形容起愛玉子的外觀。他與伊甸一同合作2、3年的時間,和視障朋友相處已有經驗基礎。

 

洗愛玉可用礦泉水,但不能用純水,會洗不出愛玉凍。將愛玉潛在水裡洗,洗的過程,要像按摩,不要太大力。愛玉有膠質,洗到水呈現米色、帶有勾芡感即可。

 

學員們輪流洗愛玉的同時,講師娓娓講起愛玉的相關知識。從自然到人文,在翁義成的口中,顯得生動有趣,大開視障者的「眼」界:

 

高聳參天的台灣杉,原住民稱之為「撞到月亮的樹」,樹身攀附了許多愛玉子,早期的原住民爬樹摘其子。由於台灣杉實係高大,上、下樹不易,他們吃飯、休息都在樹上解決。現在年輕一輩的原住民基於安全考量,上山攀衫取愛玉子的場景已罕見。為使愛玉子也能在平地量產,也由從前的巨木改為水泥柱供愛玉植株攀爬。

 

說起愛玉子,就不得不提起愛玉傳宗接代的幕後功臣—愛玉小蜂。屬隱頭花序的愛玉子,得仰賴愛玉小蜂授粉,才能繁衍後代。愛玉也沒虧待小蜂,小蜂一生的吃、住,皆由愛玉供應。小蜂生於斯;死於斯,小蜂與愛玉互利共生。因此愛玉園施灑農藥十分謹慎,得維持「招蜂引蝶」的環境,好讓愛玉與小蜂生生不息。

 

「洗完的愛玉子還可以怎麼利用呢?」講師要大家動動腦。

「當肥料。」一位學員答。

 

他進一步說明,民眾逛金山、鶯歌老街時,賣愛玉的攤位會掛洗過的愛玉子,就是店家最好的招牌,證明是親自洗的真愛玉,而非凝膠、洋菜等權充的合成愛玉。

 

圖說:洗過的愛玉子。

 

學員們洗愛玉到一個段落,先放入冰箱降溫。等待冷卻的時間,一同製作夏季沐浴包:艾草、香茅、薄荷、七葉蒲姜、抹草。

 

青草店搬出一袋袋草藥,讓學員摸一摸、聞一聞,再將藥材抓進棉布袋裡,不僅聞起來清香舒爽,拿來泡澡,還可消除疲勞、祛風、散熱、驅蟲、去瘴氣等。

 

圖說:視障學員製作沐浴包。

 

「每家店都有私傳配方,配方不一樣。」翁義成說。

「老師今年和去年的配方也不一樣,去年的沐浴包有月桃。」學員阿順上課認真,還記得去年的配方。

 

阿順和媽媽一起來參加認識青草植物的課程。遺傳的緣故,媽媽青光眼、全盲。阿順的右眼已看不見了,母子倆靠著他左眼0.01的視力,持續二、三年前來參加活動,說明了他們對伊甸辦課的肯定。

 

圖說:阿順與母親分享參加活動心得。

 

台灣人口高齡化是各界亟需關注的議題。老化是歲月給人們的挑戰,當視障者和家人面臨老化,又是更高階的挑戰。伊甸長期致力於視障者的權益,故透過認識青草植物的系列課程,以嗅覺、味覺、觸覺等開啟不同感官的視窗。課程本身是個活動,同仁用心選址便於視障者前往地點,盼增進他們的人際互動、預防失智。活動閒談中有社工的關懷、有同儕的交流,希望在溫暖的人情味中,陪伴視障者健康老化。

 

圖說:以嗅覺、味覺、觸覺等開啟不同感官的視窗。

 

這堂課的尾聲,大夥兒品茗、享用百香果洛神愛玉。視障者肯定伊甸的用心安排,可以用不同的感官體驗,為他們帶來多元的生活體驗。

 

圖說:百香果加愛玉。

 

涼茶飲畢,大家已相約下回再相見。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4.09.16 NO. 451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伊甸基金會

已故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針對兒童、身心障礙者、老人等不同服務對象,提供直接與專業的社會服務,從成年身心障礙者職訓、就業輔導、心靈重建開始,進而延伸至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服務,以及高齡老人居家照顧。
伊甸秉持著「全人全生涯關懷」,提供服務使用者身、心、靈的支持。此外,更將服務推廣到海外,不僅在越南成立服務中心、四川災後重建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