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父母的犧牲,也許是孩子沉重的負擔⋯

父母的犧牲,也許是孩子沉重的負擔⋯

教育,親子教養,教養,新手父母,身教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母親這個角色,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生理上來說,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幫我們開啟人生的篇章;從心理上來說,母親教我們如何做人,幫我們健全人格。

一個好的媽媽勝過10個老師,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母親,就要避開下面這三種:

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媽媽

“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情緒是有傳遞性的,一旦母親的情緒激動,孩子也會變得不安。長此以往下去,孩子的心理慢慢也會開始變得不健康,心理學家發現,愛發火的母親養大的孩子,一般有下面這些特點:母親的壞情緒是孩子心裡的刺,這種刺會把孩子影響的遍體鱗傷。

不要做一個“陰晴不定”的母親,試著用愛去包圍孩子,這樣才能養出身體和心靈都健全的孩子。

過於溺愛孩子的媽媽

俗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

過於溺愛孩子,要記住:溺愛不是愛,而是蜜罐裡的糖,這種糖被把孩子漸漸腐蝕掉。

長時間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會漸漸喪失獨立性,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蠻橫無理。不僅會遭到同齡人的排斥,也得不到大人的喜愛。

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孩子的心理會出現難以想像的問題。

你可以慣著孩子,可是社會不會,未來也不會。所以,停止你的溺愛吧,不要做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

自我犧牲感強的媽媽

相信很多孩子都聽到過媽媽講這樣的話:“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啊!”“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媽媽為你做了這麼多,你一定要……”這些話語中,每一個字都在透露著三個字:犧牲感。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與孩子最可怕的禮物。”真正愛孩子的母親,不捨得讓孩子背負“被犧牲感”的沉重。

與其花一些時間告訴孩子你多辛苦,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學習去看書,去縮小和孩子間的代溝。在孩子的眼裡,一個侃侃而談的母親比一個每天邀功的母親更有魅力。希望各位母親們記住:愛不是犧牲和迎合,而是共同成長。

教育是一場修行,它值得我們每個人在這條路上不停地探索、成長。

人無完人,也許你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但是最起碼要做一個合格的媽媽。

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為了自己和孩子,從點滴做起,從避免成為這三種媽媽做起。

推薦閱讀
有了小孩家庭顯得溫馨美好?成為母親以後才知道的三件事
棍棒教育VS寬鬆教育,6位媽媽的育兒方式,不同方式的驚人結果…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