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細胞來勢洶洶!子宮內膜異位視為「類癌症」?
作者\媽媽經特約外稿 丁彥伶
S太太從年輕時就有經痛的困擾,後來看到媒體報導「子宮內膜異位症」,於是去醫院看醫師,醫師說只要觀察、吃藥就好,但是她治療了多年,也追蹤了很久,醫師都說檢查沒問題,但是她卻覺得愈來愈不舒服,不僅經痛嚴重,而且月事來總是嚴重腹瀉。
不久前S太太覺得疼痛難耐,轉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進行治療,該院婦產科主任劉偉明發現S太太子宮內膜異位症恐怕已經侵襲到大腸直腸,因此安排進行手術,在手術期間也請S太太的家人監看手術過程,證實S太太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已經「吃」進直腸,侵襲的部位非常大,如果再不開刀,恐怕就有把直腸吃到穿孔的危險了。
子宮內膜異位症該不該積極治療?劉偉明說,過去婦產科界對該症的治療有幾派看法,有些醫師認為不需要過度緊張,只需要觀察就好,不過最新的治療趨勢已經改觀,因為在許多研究中都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恐怕跟卵巢癌有關,其中特別是和卵巢癌中的「明亮細胞癌」、類子宮內膜癌的關係密切。
他表示,這兩類癌症的患者都非常年輕,而且發現這兩者都和內膜異位的轉化有關,所以依目前的最新治療觀點來看,建議只要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就要積極治療,劉偉明說,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細胞的侵襲性很高,他們也曾經發現過有婦女檢查發現大腸部位被侵襲破壞,並且有癌病變,結果檢查出來發現她大腸的癌病變不是大腸癌,而是異位癌。
劉偉明說,子宮內膜異位細胞的侵襲性非常強,侵犯人體是持續進行性,一直往上走,不僅會「吃進」腹腔,最常見的有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腫,破壞卵巢、侵襲及破壞輸卵管、輸尿管,對育齡婦女來說,常見的有引起不孕症,最危險的是進行成癌症。
過去曾經發現過有病人的子宮內膜異位細胞轉移到大腦、吃穿皮膚、吃到牙齦,甚至還有侵襲到氣管、肺臟,月經來潮期間「吐血」,以為是肺結核還是肺癌,結果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搞的鬼,所以只要檢查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他建議不能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小毛病,而要把它當成「準癌症」來嚴正看待,要好好治療。
劉偉明表示,以前的醫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觀察,是因為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了解不夠,而且當年的治療沒有太多選擇,現在對該症了解比較透徹,因此新的治療觀念認為應該更加積極,要把它治好,避免它在體內進行性發展。
通常一開始的治療還是以藥物為主,症狀比較輕微者,可以先從避孕藥、黃體素加上止痛藥等治療開始,之後再選擇讓月經停止、使異位細胞乾枯的各種藥物治療。
劉偉明說,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檢查不能只看超音波檢查結果,絕對不是超音波檢查沒看到病灶就表示很安全,還要加上醫師內診及各種評估,藥物治療如果患者的症狀改善,才能確定患者的異位症是否有改善,倘若超音波等檢查看不到病灶,但是病人的症狀依舊存在,仍要積極治療,必要時也要採取手術治療。
推薦閱讀:小紅一來肛門痛,經痛變子宮內膜異位
劉偉明提醒,現在台灣卵巢癌年齡下降,發現跟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婦女不能等閒視之,從月經來以後就要注意月經的狀況,有嚴重經痛,或是每次月經來的時候容易腹瀉、便秘等腸胃症狀嚴重者都可能和內膜異位症有關,建議要積極治療,才不會到了結婚的時候才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不孕症,或是後來發現病變才要治療,反而更加棘手。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破解植牙4大迷思:醫病溝通是成功關鍵
「植牙」是以人工植體取代牙根,補足缺牙問題的療程;但其成功率卻並非百分之百,過程中可能因為術前評估不完全、患者個...
流感疫苗防重症4大秘訣!施打不等於免確診,誰能使用「公費疫苗」?保護期多長一次了解!
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離世,究竟「流感」有多可怕?光是上季累計就有1,776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408例死亡。衛福部...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心情不好就爆食,補償行為導致惡性循環,應循序漸進改善
一名38歲男性是飲食失調患者,長期在身心科追蹤治療,每天都要和飲食失調症抗爭。先前曾嚴格執行飲食計畫,但過度的飲...
快速補充蛋白質先從「1杯豆漿」開始
作者\優活健康 蛋白質是人體組成細胞的重要元素之一,但你吃對蛋白質了嗎?營養師指出,許多人以為蛋白質有吃、多吃...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