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壓迫傷手腕,女性患「腕隧道症候群」比例高!
作者\邱柏鈞 醫師
先說結論:
類固醇或止痛藥都只是暫時止痛,直接針對壓迫點進行減壓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神經減壓注射術」不開刀緩解腕隧道神經壓迫,在超音波透視下直接導引,以注射方式解除神經壓迫。
我會是「腕隧道症候群」嗎?
1.騎車手會麻。
2.手指脹痛感。
3.睡醒麻痛更嚴重。
4.筷子拿不住。
5.手腕手指會有電流鑽動感。
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在經過手腕的地方,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而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就是正中神經受到位於神經上方的韌帶壓迫所造成的麻木疼痛症狀。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控制支配著大拇指的動作,以及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感覺的神經。
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哪些人?
一、腕隧道症候群常發生在需要重複使用手腕的人身上。
例如水電工、裝潢師傅、工程師、廚師、電腦使用者及家庭主婦等,容易發生於慣用手,症狀常因為工作而加劇。
二、女性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是男性的3〜10倍。
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在懷孕第七個月至第九個月時,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
三、其他疾病。
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類澱粉沉積症等,都有可能和腕隧道症候群的發作相關。
早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1.正中神經所支配的感覺神經分布區域出現麻木、疼痛等症狀。
2.麻痛症狀在夜間會加劇,甚至麻痛到醒過來。
3.甩甩手麻痛症狀可能減輕。
4.麻痛症狀在白天偶爾也開始出現,而且因重複手腕動作(如騎機車、打電腦等)症狀加劇。
中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1.持續性的手指麻木、疼痛症狀。
2.手指的精細動作(如扣鈕扣)開始出現障礙。
3.拿東西容易掉落。
4.麻木、疼痛症狀會輻射到手肘甚至肩膀;此時容易與頸椎神經壓迫混淆,需小心鑑別診斷。
後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為何?
1.感覺喪失、肌肉萎縮現象。
2.手部活動受限,開始失去功能。
鑑別診斷
手部麻痛不一定就是腕隧道症候群引起的神經壓迫,需要跟糖尿病神經炎、肘隧道症候群、頸椎神經壓迫、臂神經叢疾患等等疾病作鑑別診斷。
有了腕隧道症候群該怎麼辦?
輕度腕隧道症候群可以採保守療法,治療方法包括避免過度手腕動作、服用抗發炎藥以及佩戴手腕護具。並減少過度的手腕動作,適度的休息,避免長時間重複性的手腕動作。
治療方式
1.保守治療:
口服藥物、休息、使用護具、復健。
2.傳統手術切開
對於嚴重的病患,可考慮外科手術切開腕隧道之韌帶以減輕正中神經的壓迫。
3.神經減壓注射
在超高解析度超音波的導引之下,利用注射的方式,鬆解開壓迫到神經的筋膜組織,舒緩神經壓迫,並且導入神經營養劑至病灶神經處,幫助神經修復,減緩症狀。
常見Q&A:
Q:我有手麻手臂疼痛的症狀,是否需要做腕隧道神經解套注射治療?
A:手指麻痛的原因很多,不同神經受到壓迫會在相應的神經支配處產生壓迫症狀,建議至蕙林診所由專業醫師診治,我們會仔細檢查找出神經壓迫處後,再針對神經壓迫處進行神經減壓治療。
Q:治療過程需要多久?
A:每一條神經一個壓迫點,單次注射治療包含超音波透視定位、消毒、注射約需3〜5分鐘。
Q:治療過程有什麼感覺?
注射過程中因為撐開壓迫神經的沾黏組織,會覺得漲漲痛痛的,也有可能會有稍稍電到的感覺。注射之後可能會有一點麻麻脹脹的,有的人會覺得癢癢的。
Q:多久會有效果?
A:治療後約三天可以慢慢改善神經壓迫疼痛症狀。早期治療療效更佳!
Q:我之前曾經打過類固醇,只有一個多月的效果,你們的也會這樣嗎?
A:傳統在手腕施打類固醇的治療方式,若沒用超音波導引進行減壓,只是減緩發炎,無法解除神經壓迫跟本原因,類固醇藥效過後症狀又可能產生。蕙林診所利用超音波導引神經減壓,直接減輕神經壓迫,改善症狀。
Q:治療有風險嗎?
A:超高解析度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影像導引系統,可大幅減少神經傷害等風險,部分患者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瘀血的情形,治療後返家即可正常洗澡工作活動。
Q:打的藥物是類固醇嗎?
A:不是類固醇!傳統上盲目注射的方式因為無法精準到將神經壓迫處以注射的方式進行減壓,所以會注射類固醇來緩解神經症狀,但因為蕙林診所的神經減壓注射是真的改善神經壓迫,讓神經恢復,所以不需要使用類固醇!
Q:治療結束就好了嗎?
A:仍須定期回診追蹤治療,注意同一個姿勢不要維持太久。每三十分鐘稍微活動放鬆,注意姿勢,適當運動與飲食習慣,才能長保健康。
Q:蕙林診所有健保嗎?收費如何?
A:蕙林診所為健保合約醫療院所,診察及口服藥物為健保給付,只有健保不給付的藥物及介入性治療需要自費。
Q:這個治療健保有給付嗎?
A:此治療健保不給付,屬自費治療。
【邱柏鈞醫師】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腕隧道症候群與治療方式簡介】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破解植牙4大迷思:醫病溝通是成功關鍵
「植牙」是以人工植體取代牙根,補足缺牙問題的療程;但其成功率卻並非百分之百,過程中可能因為術前評估不完全、患者個...
歐美健身新潮流「運動零食」,每次只要2分鐘,快速燃脂!
上班久坐族別再說沒時間運動,快用歐美最新流行的「運動零食」保護肌肉!現代人很清楚久坐處理公務或緊盯電視、手機追劇...
冬天吃魚保健康!營養師告訴你5個關鍵營養點:減肥必吃這個食物!
冬天氣溫低讓人食慾望增加、運動量降低,尤其台灣日夜溫差大的特性,更容易提升心血管疾病的促發率。想於冬季落實養生、...
「733睡眠減肥法」執行秘訣!6大飲食守則助眠又瘦身:南瓜助眠、鈣質加分!
為了維持窈窕體態,享受美食同時不必擔心熱量帶來的肥胖反噬,我們專注於飲食控制、運動計畫,更不斷追求簡單且有效的瘦...
營養師揭露「蔬菜之皇」朝鮮薊的瘦身秘訣與護肝功效!飲食禁忌不容忽視
想要找回年輕氣色、維持年少時的精氣神,我們學習養生,更依賴維他命、保健食品的輔助。尤其,近幾年有著高營養價值,且...
我要回應
2018-07-28 12:55:24
2018-07-27 10:19:57
2018-07-27 09:19:09
2018-07-27 00:41:00
2018-07-26 17:05:49
2018-07-26 16:10:55
2018-07-26 14:03:32
2018-07-26 13:44:50
2018-07-26 13:12:04
2018-07-26 11: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