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小孩翻白眼的機會──協助他發展意志力!
作者\媽媽經編輯 Reese
當你的小孩質疑你的想法、不採納你的意見,甚至大翻白眼,你會怎麼做?美國的一位女性作家Danielle Sherman-Lazar近日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為「我為什麼希望女兒繼續翻白眼」,簡述了讓孩子適時保持抗拒的能力,避免他們成為過度聽話的一軀空殼。
身為母親,樂意接受孩子反抗的麻煩
Danielle Sherman-Lazar因為兩歲的小女兒對她翻白眼、轉身離開的行為,被身邊的親朋好友指出這是個大麻煩,但她卻認為身為母親,她十分樂意接受這種麻煩。相反的,這表示她的女兒擁有堅強的意志,不會因討好而一味地屈服於別人。
小時候的我們如果與大人意見不同,一翻白眼可能馬上招來沒禮貌、沒家教的怒罵,但這是年幼的我們想表達不認同的方式,若此時大人忽略深度溝通,我們也只能口服心不服,表面順從與真心順服,有時就在一線之間。等到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不再壓抑自己的服從程度,這時又會被冠上青春期叛逆的標籤。
孩子的價值不是來自於他好聽話
然而,孩童從小當一個聽話的乖寶寶,長大後卻發現沒有獨自判斷是非、做決定的能力,就像過度隨和的人雖然好相處,但是在工作或生活中可能毫無主見、態度猶豫不決。
在網紅理科太太與蔡康永合作的訪談影片中,蔡康永講道:「如果爸媽一直稱讚小孩你好聽話,小孩就會覺得聽別人的話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事實上,你怎麼可以鼓勵一個人只是因為聽別人的話,就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了?」
隨著近年轉型教學的流行,學校教育已從過去的單向講課,改為融入更多關懷、創意、批判、縝密與合作的多元化教育方式,與孩子接觸最多的父母當然也要適時跟進,如果小孩永遠跟著大人的指示照做,如何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思辯力?
意志堅強的父母,也有意志堅強的小孩
不過,這絕非代表小孩反抗的時候父母應該全盤接收。例如,你可以直接告訴小孩洗澡水不能喝,因為那既不乾淨也可能傷及身體;但如果小孩自己選擇嚐過一口,體驗過肥皂水噁心的味道,這時候,孩子是透過自身經驗來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所以在安全的條件下,父母釋放讓孩子修正錯誤的空間,可能比喋喋不休的教導更有用。
長久之後,無論誰告訴孩子哪些事不能做、做了會失敗,他都會堅持下去。他是獨立的個體,帶有領袖的氣息,沒有人會阻止他的目標,而這是許多大人終其一生都還無法養成的意志力。
因此,下次當你看到小孩翻白眼,先別否定自己與孩子,試著理解並討論他的觀點,直到他認知到自己和父母有對等交流的空間,進而培養他勇敢表達自我、維持韌性的力量。
資料來源:Danielle Sherman-Lazar, Why I Want My Daughter to Continue to Roll Her 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