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兼消化醫療中心主任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鄭以勤醫師說,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
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BMI(身體質量指數)達24 kg/m2以上為體重過重、BMI達27 kg/m2以上為輕度肥胖、BMI達30 kg/m2以上為中度肥胖、BMI達35 kg/m2以上為重度肥胖。以身高160公分的成年人為例,體重達69公斤為輕度肥胖,體重達76.8公斤為中度肥胖,體重達89.6公斤為重度肥胖。
體重過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風、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性功能障礙等併發症,也會增加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是必須正視的健康議題。
在減重治療的過程中,會先從生活型態與飲食控制著手,接下來則是利用藥物治療或內視鏡減重手術,後續才考慮進行外科減重手術。鄭以勤醫師指出,減重治療採取階段性策略,主要是基於減重效果與風險的平衡考量。
相較於外科手術,胃鏡減重手術(如無痕胃拉提、胃內水球術)的風險較低、併發症較少、恢復期較短,適合用於輕度或中度肥胖患者,尤其對於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侵入性較高的外科手術的患者而言,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什麼是無痕胃拉提手術?
傳統的縮胃手術是以腹腔鏡進行,會切除部分器官,也會在體表留下傷口。鄭以勤醫師說,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是使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縮小胃的容積,幫助減少食量,達到減重的效果。無痕胃拉提手術不需切除任何器官,也不會在身體表面留下傷口。
無痕胃拉提手術會在麻醉狀態下進行,醫師利用胃鏡以特殊器械在胃的內部進行縫合,類似縫束口袋,把線束緊後便能大幅縮小胃的容量。鄭以勤醫師說,無痕胃拉提的手術時間大約是1個小時,如果加上術前準備、術後恢復等,整個過程可能需要4至6個小時。患者通常在手術當天即可回家,第二天便能恢復日常活動。
對肥胖患者而言,無痕胃拉提是可逆、風險較低的選擇之一。鄭以勤醫師說,除了部分嘴巴無法充分張開、上食道阻塞、或胃內有惡性腫瘤、急性潰瘍的患者之外,大多數患者可以順利進行。
「無痕胃拉提的恢復期短,大多數患者在術後兩個小時左右就想要離院回家。」鄭以勤醫師說,「我們會提醒患者留意,因為有對胃部進行縫合,針孔會受到胃酸刺激,所以可能感到類似胃炎的疼痛。請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通常會在術後幾天內完全適應。」
在術後第一週請遵守醫師提供的飲食計畫,避免攝入堅硬或大量食物。鄭以勤醫師說,請勿自行使用消炎止痛藥,因為此類藥物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加重術後的不適或引發潰瘍。抽菸和飲酒都會干擾胃黏膜的修復,請盡量避免。雖然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不高,但是如果術後出現發燒、持續腹痛、解血便的狀況,務必盡快回診。
「縮小胃容量後不代表就可以任意進食,患者仍需調整飲食習慣,注重營養均衡,減少加工食品、甜食、糖飲。」鄭以勤醫師提醒,「術後飲食管理是維持減重效果的關鍵。減重的核心是藉由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達到熱量赤字,才能持續降低體重,降低復胖的機會。」
根據研究接受無痕胃拉提術後一年,患者通常能減少15%至20%的體重。鄭以勤醫師說,醫師會和患者共同制定減重目標,必要時也可以考慮搭配藥物治療以提升減重效果。
筆記重點整理
- 體重過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風、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性功能障礙等併發症,也會增加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是必須正視的健康議題。
- 傳統的縮胃手術是以腹腔鏡進行,會切除部分器官,也會在體表留下傷口。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是使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縮小胃的容積,幫助減少食量,達到減重的效果。無痕胃拉提手術不需切除任何器官,也不會在身體表面留下傷口。患者通常在手術當天即可回家,第二天便能恢復日常活動。
- 對肥胖患者而言,無痕胃拉提是可逆、風險較低的選擇之一。根據研究接受無痕胃拉提術後一年,患者通常能減少總體重15%至20%的體重。
- 縮小胃容量後不代表就可以任意進食,患者仍需調整飲食習慣,注重營養均衡,減少加工食品、甜食、糖飲。術後飲食管理是維持減重效果的關鍵。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4/12/endoscopic-sleeve-gastroplasty-241210.html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請問醫師⟫小孩感冒黃鼻涕,要用抗生素嗎?是鼻竇炎嗎?兒科蔡昕育醫師來解析
看到小朋友感冒出現黃鼻涕,爸媽在診間裡常常著急詢問:「不是鼻竇炎嗎?怎麼沒有開抗生素呢?」不過有黃綠鼻涕就是鼻竇...
晚期腎細胞癌治療進展,免疫合併治療醫師解析
賴峻毅醫師:進入到免疫合併標靶治療的年代,或者是雙免疫治療的組合,它就把總存活期拉到了。 劉育志醫師:近年...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需要長期打針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會。」成大醫院兒童神經科余文豪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正...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Diffuse large B-cell ...
面對親友過世,李維醫師: 我們可以跟他們一起分享記憶
文/ 媽媽經駐站作家小尖Carrie P是一個高齡80幾歲的媽媽。與她的老伴,還有心愛...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