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孩子說出「不想活了」爸媽該怎麼回?做到這點,就能打消尋死念頭!
作者\最上悠
「我不想活了。」
「活著也沒意義。」
「我想拋下一切。」
正確答案
「想必很痛苦吧。」
「真的是辛苦你了。」
「你一定忍耐很久了吧。」
這些都是會令父母感到焦慮與慌張的典型問題。但是從極端的角度來看,假如當事人真心想尋死的話,那麼任誰都無法阻止。說不定還會在說出這種話之前,就採取行動了。
「不想活了」是在傳達「其實不想死」的訊息。讓孩子說出這樣的心情時,就說明孩子已經被逼到走投無路,正在發出求救訊息。身為父母的人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其實,「想死」的想法大多都是次級反應,或是參雜著「苦惱」思緒的次級感情反應。在更深處的地方則有「痛苦」、「悲傷」、「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焦慮感」等真正的情緒(原始情緒)。
換言之,他們不見得想尋死,他們想傳達的是:「我痛苦到都說出『不想活』這種話了,請你們理解我的痛苦。」若父母能夠用誠摯的心聆聽、感受孩子的心聲,並堅持下去的話,那麼,大多數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已經被父母接納,並打消尋死念頭。
因此,若孩子說出「不想活了」,那就繼續聽他傾訴「想死」的心情,直到他滿意為止。接著再讓孩子依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吐露出藏在背後的情緒。而父母也要去感受這份情緒。以上就是避免將孩子逼上絕路的重要思考模式。
有些人擔心,與尋死的心情產生同理,就等於是認同孩子去尋死。但是,同理和同意是不一樣的。其實,對具有自殺風險的人予以傾聽、同理,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且,這麼做是有根據的。
此時若不去體會對方的感受,還講一些「為何人終將一死」的理論試圖說服對方,那麼,這就只是自我滿足而已。這樣的行為就是在忽視孩子的心情,只會把他們推得更開,還請各位多注意一點。
除此之外,父母必須確實地向孩子傳達「你是我珍視的人,我不希望你死」。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不過,自殺的原因往往也跟心理疾病有極大的關聯。雖說前述的對應方式依然很重要,但是面對高風險族群(如正在接受精神疾病治療的人)時,還是要先跟主治醫師商量、合作,才能採取行動。
推薦閱讀:
日本中小學自殺人數創40年新高!教育專家:與疫情籠罩社會有關
青少年沈迷手機,易導致自殺率上升!史丹佛教授:父母落實這3點,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
【台灣東販】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啃老浪潮:十年前的心肝寶貝,十年後卻成啃老累贅】
我要回應
2022-08-05 14: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