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嬰兒說話自動說疊字?研究:寶寶對大人的「娃娃音」覺得滿煩的…..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當遇到可愛寶寶的時候,妳是不是也會不自覺用高8度的娃娃音來逗小孩呢?在某些情況下,也許高聲調真的能引起寶寶注意,但妳知道嗎?一門研究指出用娃娃音跟孩子說話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實際上寶寶對大人假裝的高聲調忍耐度可是有限的喔!
魁北克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運用特殊合成器模擬人類聲道,發出不同的音調與共鳴的「元音」,測試嬰兒對不同音調的偏好。比較寶寶聽見同儕與大人所說出的「元音」反應有何不同,觀察嬰兒的反應以辨別他們喜歡哪種聲音。結果就發現,5個月大的寶寶專注聆聽同儕發出的元音時間,比大人還長40%,對於大人假裝的高音音調則耐性有限。換句話來說,比起大人假裝出來的娃娃音,寶寶更喜歡真實的、與自己類似的聲音。
雖然早前華盛頓大學和康涅狄格大學的一項共同研究指出,爸爸媽媽用娃娃音跟寶寶說話,寶寶在兩歲時可使用的詞彙量相對較多,在七歲時智商也較高。但無可否認,同儕聲音對寶寶的影響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作者提出聆聽同儕聲音會激勵剛出生的寶寶更容易發出聲音,並促使他們在幾個月後開始說兒語。當寶寶開學學會說兒語,未來也會更喜歡與自己兒語類似的字詞,例如很常說「BABABA」聲音的嬰兒,更喜歡聽見含有「B」音的單詞,因此寶寶的注意力也會被與他們最常發出的相似聲音吸引!
除了讓孩子與同齡寶寶相處之外,媽媽們還能可以做些什麼呢?
既然有同儕對孩子說「寶寶語」,大人也不必再無時無刻都用高八度的音調跟小孩對話了。跟娃娃音比起來,媽媽們正常使用「媽媽語」更能幫助寶寶理解語言並學會說話,例如用緩慢的長音來說話,句子簡單並搭配誇張的表情、放慢說話的速度並把嘴巴張大,讓孩子在觀察大人說話時進一步學習語言。
推薦閱讀:
劉畊宏4大育兒術:沒有不想跟父母玩的孩子,進家門就放下手機全心陪孩子
把書通通堆去孩子房間!研究:孩子在書堆中長大,都不翻開也能變聰明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親子共讀書單:不可不知的 0~8 歲親子共讀書單推薦
閱讀書籍有助孩子探索世界,家長可以從小幫寶寶開始規劃「親子共讀書單」,培養與孩子每日親子共讀的生...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