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蘿蔓生菜」爆汙染,致5人腎衰竭!食藥署呼籲已買的民眾不要吃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三明治、漢堡、沙拉、義大利麵等等食物,都會夾入大片翠綠的蘿蔓生菜,但日前美國的蘿蔓生菜卻傳出大腸桿菌汙染!而且根據食藥署統計,今年一月至今,國內一共進口4921公噸的蘿蔓生菜,約八到九成係來自美國。幼童、免疫力差的人更具有感染的高風險。
美國生菜汙染導致5人腎衰竭,佔台灣總進口量的98%
據了解,美國疾病管制署(CDC)發布訊息,美國加州種植的蘿蔓生菜受到大腸桿菌汙染,通報高達六十多例。根據11月26日資料更新,已經有19州、共67人確診、39人住院。其中已有5人引發溶血性尿毒綜合症(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導致腎衰竭,所幸目前無人喪命。
衛福部食藥署在11月27日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及疾病管制署(CDC)、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發布警告,提醒消費者不要吃加州薩林納斯(Salinas)出產的蘿蔓生菜,因為生菜受O157:H7型大腸桿菌汙染。
自接獲通知當日起,食藥署也加強管制,規定只要是美國輸入的蘿蔓生菜或品名含「romaine」等產品,需檢附美國食品安全主管機關證明文件,證實產地及無汙染,否則暫停輸入查驗申請,管制期為時一個月,且不排除延長管制時間。
吃了大腸桿菌汙染的生菜會怎麼樣?幼童是高風險群
「O157:H7型大腸桿菌」是一種出血型大腸桿菌,受感染者可能產生腹瀉、嘔吐、腸內出血,嚴重者還可能致命。美國曾發生漢堡烹調不當而爆發流行,招致死亡的案例。
根據上下游報導,美國連續3年傳出蘿蔓生菜遭污染,都是O157:H7型大腸桿菌造成。由於會產生「志賀氏毒素」(Shiga Toxins)引發溶血性尿毒症以及嚴重的血性腹瀉,抵抗力較弱的幼童、老人可能因此死亡,或步上洗腎人生,美國去年春天的一波疫情有五人賠上性命。
通常,食物經攝氏70度以上烹調2分鐘,大腸桿菌就會被殺死,但蘿蔓多用於生食,就算經過適當清洗,也只能減少菌量。台灣大學毒物所研究員陳元孝表示:「台灣的熟食習慣降低了風險,一般人遭感染可能就是腹瀉,但對於容易感染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就要少碰生食。」
因此,幼童、抵抗力弱者或老人須避免生食蘿蔓,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同樣呼籲,食物只要煮熟就可以把大腸桿菌都殺死,因此應少吃生食,尤其幼兒、老年人及癌症、洗腎等重大疾病患者,且家中廚房生食、熟食的廚具應分開,避免食物中毒。
推薦閱讀:最佳芽菜清洗法,掌握泡沖漂三秘訣
台灣進口蘿蔓 約9成來自美國,已進口流向待追查
根據聯合報報導,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姿婷表示,食藥署統計,今年一月至今,蘿蔓生菜總進口量約四千公噸,約八到九成來自美國,但自九月起,國內就沒有從汙染地區進口蘿蔓生菜。食藥署將持續觀察美國主管機關調查情形,並請美方盡速提供相關資訊,應落實輸台食品源頭管理。
雖然,疫情爆發後台灣,已暫停輸入美國的蘿蔓生菜,但在此之前,已進口蘿蔓生菜的流向、進口時間及詳細情形,目前仍有待追查中。為此,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有已經購買、尚未食用的美國蘿蔓生菜,建議不要吃了,或確定煮熟之後再吃,假如身體感到不適,應盡速就醫。
參考資料:衛服部食藥署新聞稿、上下游新聞、聯合新聞網、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