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奪命心血管疾病,預防心肌梗塞,這7件事情別再做!
作者\今周刊
根據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共造成21,569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尤其最近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因心肌梗塞送醫的案例層出不窮,提醒日常生活要注意7件事,遠離心血管奪命危機。
時序已進入秋冬季節,近期早晚溫差可高達10°C,導致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機會。
尤其是本來就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民眾,若平日沒有按時服藥、妥善控制,天氣轉涼後,就很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包含中風、心臟病、心肌梗塞等。
安南醫院家醫科主任蔡忠紘表示,日前就有民眾,因三高沒有控制好,某天清晨忽然胸悶、喘不過氣,送到急診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最後救回一命。
遠離心血管疾病,這7件事情別再做
提醒民眾,為遠離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應避免以下7件事情,而這些項目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可輕忽。
1.缺乏規律運動
現代人多是久坐的生活型態,但規律運動有助控制血糖、血壓、血脂,並增加血管彈性,保護心血管。
2.飲食不健康
吃太鹹、太甜、太油都會造成血管的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而現代人經常外食,常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量的鹽分、糖分和油脂,除了傷害心血管,也會引起肥胖。
3.體重過重或肥胖
比起健康體重的人,肥胖的人發生糖尿病、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也高達2倍。
研究證實,肥胖的人減少5%以上體重,高血壓、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疾病將可以改善。
4.三高未妥善控制
不少三高病患沒有按時服藥的習慣,一旦三高失控,就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引起心血管疾病。
5.抽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使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容易引起血管阻塞或破裂,進而發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等。
6.嚼檳榔
檳榔除了與口腔癌、肝癌等癌症有關,研究發現,還會提升三高、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7.過量飲酒
喝酒過量,容易增加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進而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另外,過量飲酒也會造成血壓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忽然中風。
攝取過多酒精,也代表喝進許多熱量,容易引起肥胖,同樣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近年受氣候異常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心臟病發作的誘發因子,高危險族群要多加留意。
健檢紅字要搞懂,改善健康保平安
另一方面,蔡忠紘醫師補充,許多民眾都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大多都會涵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檢查,但是民眾往往對於健檢報告的紅字「有看沒有懂」,不了解檢查數據代表的意義,導致花了大錢健檢,最後也沒有因此改善健康狀況。
提醒民眾,收到健檢報告後,應確實了解紅字項目的意義與改善方式,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健檢才有意義。
安南醫院目前也開設「健檢報告諮詢特別門診」,時間是週一到週五的上、下午時段,健檢報告有紅字的民眾,可利用門診時段與醫師討論自身健康情形,避免憾事發生,後悔也來不及。
推薦閱讀:
聽到癌症大家都會很緊張,其實「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
炎夏消暑之際更需控管血壓,五大「正氣守則」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
【今周刊】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每24分鐘就1人死於心臟病!醫師:不想心肌梗塞奪命,這7件事千萬注意】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給肚肚3倍呵護,爸媽3倍放心!亞培心美力3HMO親護水解,育兒神救援!
相信許多爸媽都有以下經驗,晚上為了照顧情緒反應較大的寶寶,從量體溫、餵奶到換尿布…各個面向找原因...
媽媽的斜槓生活更需要滴雞精守護!呵護自己 照顧家人就靠滴雞精!
小時候總是驕傲自己有位「超人媽媽」,上班以外,還要張羅家庭的三餐與孩子們的大小事。長大後才發現,...
柯文哲:上公廁也要全程戴口罩!病毒藏在廁所裡,重症醫5方法避免感染
【媽媽經編按:日前台北車站地下街爆出多起感染個案,至今卻仍查不出感染源,但初步研判可能是透過捷運...
驚!恩主公醫院注射25人「未稀釋」BNT疫苗,疑似誤以為殘劑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BNT疫苗在接種時,需要經過稀釋後才能施打。不過,新北市衛生局接獲通報...
最安心的母親節禮物,醫提醒孕媽咪和新生兒接種疫苗防百日咳
母親節即將到來,疫情卻未見緩解,令許多家有幼兒的媽咪壓力倍增。其實不只新冠病毒,像是傳染力超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