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輩的夢想是孩子的夢想?別落入原生家族的潛意識恐懼漩渦!

長輩的夢想是孩子的夢想?別落入原生家族的潛意識恐懼漩渦!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吳娟瑜

不少人一出生就背負家族的任務,當個人的天賦志趣與家族期待不符時,通常就會一生和爸媽爭戰,卻不知原來爸媽早已掉入原生家族潛意識恐懼的漩渦,他們自己也深受影響哩 !

外公從小沒讀過什麼書卻天資聰穎,從福建漳州來到台灣鹿港落腳前, 是一個吃苦耐勞的小學徒。到了日治時代,他在鎮上開設藥局,生意極佳, 因而致富。

小時候返鄉,我常見到外公在藥局門邊的桌上與人對奕。外公棋藝高超, 贏得美名,但我揣測他心中更在意的是― ―家中若有個醫生能懸壺濟世,還能繼承家業,豈不兩全其美?

所以,大舅、二舅、三舅、四舅、五舅……全都被送往日本留學,連大阿姨也曾放洋學醫,返台後在鎮上開業。如果不是戰爭爆發,我媽媽極有可能也赴日留學。戰爭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媽媽念到彰化女中二年級時,就因爸爸上門提親,早早進入了家庭生活。

媽媽雖離開娘家,潛意識仍留住了外公的夢想,她自己無法求學當醫生, 總可以讓子女來完成她的夢想吧?媽媽的姪甥輩沿襲父母(我的舅舅、阿姨們)的醫生志業,不少人進入醫學院就讀。外公為了獎勵子孫學醫,宣布只要考上醫學院,立刻撥款兩萬元當獎學金,在五十多年前,這可是一筆巨款啊 !

原生家庭,父母期待,親子

媽媽無形中受到了家族潛意識的影響,一方面渴望得到歐豆桑(父親)該學醫,將來可以養活自己。」二十多年後,兩個女兒陸續從醫學系畢業, 也真的在醫院服務,他可能沒想到自己對兩個女兒的耳提面命,其實源自當年外公潛意識的恐懼(當醫生一定不會餓死)。

外公當小學徒時的潛意識恐懼化成了人生夢想,希望子子孫孫多一點人學醫,這樣就可以保住性命,可以擁有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可以創造家族財富……。

外公的夢想進入子女心中,媽媽當然也被潛移默化了,在教育我們的過程中、言談舉止中,都讓我們感受到她的渴望和期許。儘管我們做不到,但是,小弟不知不覺中把外公、媽媽一脈相傳的期許,又傳遞到自己的女兒身上。可惜的是,媽媽已在二○一二年過世,不然,在親友相聚的場合,她一定可以抬頭挺胸地說:「我們家也有兩個醫生呢 !」

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曾顛連困苦,便要子孫求安穩求名利

祖先經歷戰亂、遷徙、落地生根、東山再起等種種變遷後,顛沛流離、困迫不安的深刻記憶就會烙印在潛意識深處,形成了「生命印記」。

有些祖先放手得快,烙在心版的恐懼、擔心、疑惑,在世代交替時便不再堅持;但有些長輩自認為子孫好,因而用書寫或口述等方式留下了個人的要求、期盼。

這些規範、期望或許得以傳承,也或許在歲月輪替中,不知不覺消失無蹤了。

原生家庭,父母期待,親子

推薦閱讀
別人家孩子比較優?教養的災難源於比較和羨慕
總是複製原生家庭的互動習慣?是時候跳脫「強迫性」關係

出色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出色文化

出色閱讀,越讀越出色

● 旗下品牌:
好的文化
好優文化
哈林文化 
華文精典

● 出版出籍種類:
1. 心靈勵志 / 生活保健 / 身心靈勵志
2. 商業經濟 / 趨勢 / 職場管理 / 行銷創意
3. 語言學習
4. 青少年小說 / 青少年文學
5. 女性成長 / 兩系關係
6. 作文書
7. 旅遊
8. 親子教養 / 親子共讀 / 親子共遊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