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喜歡自己的不完美!與人就是不對盤、工作合不來該如何面對?
作者\渡瀨謙
人不對盤,工作合不來,怎麼面對?
我以前非常討厭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有一次發自內心想去上學,一天到晚都在盤算怎麼樣能不用去學校。偶爾會聽到有同學說:「上學真好玩!」這簡直讓我難以置信;對我而言,學校就是一個人多嘈雜、精神緊繃、無聊死板、待著就累的鬼地方。
當時年紀小,還不太能理解何謂「壓力」,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不想上學、無時無刻只想趕快回家;直到上了高中,慢慢思考自己的出路,才對「即將出社會工作」的未來感到恐慌;學生時期,滿腦子只想著怎麼鬼混的我,實在不敢想像從早到晚關在公司埋頭工作的嚴峻現實。而且就算學校裡有討厭的人,只要忍個幾年就能解脫,但職場可不會讓你這麼好過。
如果不幸遇到合不來的上司,就只能永遠過這種苦日子了!那簡直是人間煉獄。
高一成績全校墊底的我,開始認真念書,也只是為了多待大學這四年,讓自己不需那麼快接觸社會,所進行的拖延戰術罷了。然而學生生活總有結束的一天,我也不得不面臨「找工作」這個現實的考驗,各大企業進行校園徵才,讓我大吃一驚的是,絕大多數招募的都是業務人員。不過冷靜一想,我讀的是商學院,業務職缺會鎖定商科畢業生這也是理所當然。當時,只求有大學念就好,什麼科系都無所謂,才會造成今天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的局面,而且業務員正是我最不想從事的職業。
想也知道原因何在,要我去拜訪陌生人推銷東西,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於是我便找業務以外的工作,去了幾場面試,我仍舊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原本對求職就不怎麼積極,現在也無心認真找工作,但為了過日子,我還是得想辦法謀生,況且我怎麼樣都不想給父母添麻煩,就這樣繼續搜尋公司企業的徵才訊息。
上班折騰,人際關係很煎熬
我始終認為「上班」無疑是種折騰。不僅是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上面臨的問題也多到快把人壓垮,進公司的每一天就如同一次次的煎熬,你也許會有一樣的感覺。
大學畢業後,我在一間不起眼的精密測量儀器公司上班;而我終究還是踏上了業務這條路。以前明明那麼抗拒,為什麼還是選擇從事業務?理由很單純─ 我已經對找工作感到厭倦。即使不找業務工作,對於自己真正想做什麼也遲遲找不到答案,早已力不從心。
當身旁的同學,工作都已經有了著落,便悠哉玩樂,只剩下我獨自發慌,這逼得我只想「趕快從這種忐忑中解脫」寧可先求有再求好,甚至想著「算了,什麼都可以、業務也可以,重要的是趕快有工作!」說穿了,我不過就是想「逃避現狀」。然而還是選了一間看起來比較老實的公司,我不想整天和一群為了衝業績,汲汲營營的業務們共事;此外,倘若業務工作做不來,是否有轉調至其他單位的可能性,這點也在考量之內,於是我避開了一般貿易公司,盡量找包辦生產與開發的製造商。
「反正出了社會後,口語表達能力自然會進步的。」我天真地想著,還一邊期待「從事業務這個工作,交際應酬能力應該或多或少能有所提升。」記得當時正是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即使像我這副德性,還是能挑一下公司。
一生懸命,就算離職也逃不掉
現實果然遠比想像中來得殘酷。現在回想起來,我進去的那間公司管理相當鬆散、可說是毫無制度。工作上與客戶應對的挫折也隨之而來。其中讓我避之唯恐不及的,就是在眾目睽睽下舉行的新品發表會,讓每位業務輪流負責商品發表,是這間公司的慣例。每當輪到自己,發表會的前一週就會神經性胃痛、食不下嚥。但我無法逃避,只有每天不斷練習、重複背誦那僅僅十分鐘的發表內容,直到那天來臨。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站上講台對著群眾演講。當然,我要做的就只有背出講稿,大概是一心只想趕快解脫,我的語速變得比平常還要急促,念到一半,我停住了!
原本都記得牢牢的,我卻突然忘記了某個用詞。
就算突然忘詞,當場臨機應變都還有救,但那個關鍵詞我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導致後面的內容也無從講起,我愣在講台上,望了一眼天花板,坐在最前排的人看到我這副模樣,忍不住噗哧一笑的神情,隨即映入我的眼簾。那個瞬間,足以把所有講稿內容忘得一乾二凈;「我不行了。」就這樣,默默垂下頭,走下講台。
沒錯,我落荒而逃了!
後來還是靠著上司前來收拾善後,才得以順利落幕,但在那個當下,我心裡已經萌生─ 「夠了,這工作我已經幹不下去!」的念頭。但是,這份工作我還是撐了四年才離開,這期間每天無不想著離職的念頭;後來重讀那段時間寫下的日記,能夠看出當時的我,每天都被壓力逼得無處可逃,根本就不適合在組織下生存,這點我從小就再清楚不過,也因此產生了一股近乎厭世的情緒,想到自己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便湧上一股絕望的空虛感,我不斷問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
「好想辭職。」 這個念頭不斷在我的腦海裡膨脹。
不合群不表示沒才華
以商品客訴過多為由離開第一份工作,以及為了測試自己的業務適性,轉而任職 Recruit,這些來龍去脈,在前面章節都已經大致解釋過。我們都知道,換工作難免會伴隨著焦慮不安,又要在新環境和新同事共事……,我得不斷向自己催眠「這都是為了測試自己的銷售能力!」同時也下定決心─「如果這次再不行,就去找別的工作。」所以,我拼了命、努力登上業績第一的寶座,這段過程我想大家應該也還有印象。
在那之前,我從未拿過任何第一。
以前,從來不知道拿第一名是什麼滋味。而我拿下業績第一,周遭可能出現的轉變,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但讓我訝異的是,公司氣氛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我原本以為「又不是變了個人,個性還是一樣的我,要馬上和大家熟起來應該也沒那麼簡單吧!」但是,那次的經驗大大改變了我的價值觀。
首先是關於業務這份工作。我已經了解到,業務並不是只有「活潑開朗、能言善道」的人才能勝任,在業績毫無起色的那半年間,我把練習說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每天努力再努力;我一心相信─ 把口才練好,就能帶動業績成長,但結果總是慘敗收場。放棄練習口語表達,反而為我的業務生涯帶來轉機;不再強裝活潑外向,並時時提醒自己要展現最真實的一面,業績反而越來越好,這是我心中最理想的一次失算。
我清楚明白,就算個性不活潑,也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再加上勝任了最不願從事的業務工作,這為我帶來了一股無比的自信。另外,我也能從不同於以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個性;從前的我總是半途而廢,學校社團或才藝,從沒有一項堅持到底,曾以為自己就是個做什麼都虎頭蛇尾、意志力薄弱的傢伙,直到成為業務王牌,我才發現問題並不是出在我沒有毅力,而是我本身就不適合被綁在團體裡,但離職的想法還是盤踞在腦海,並未因我的業績摘冠而消退。
我在公司待不下去,從來就和業績表現無關。
這樣就能合理解釋為何從以前到現在,去學校上課、參加公司應酬聚餐等場合,都讓我如此頭痛。終於發現,原來自己是屬於「待在團體裡壓力就很大」的類型,而此時也已經三十歲,正準備迎向人生中另個巨大的轉折。
心之所向,才是對的人生路
活到三十歲才知道自己原來不適合團體生活,能面對自己的問題,也是從那個時候起。
因此,我的心境出現了某種轉變。我常在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以最沒有壓力的方式待在公司裡;我總以為,所謂的「工作」就是選一間公司進去上班,但自從認清了自己的真實個性,無論到哪上班都一樣,最終還是無法逃離痛苦的團體生活,而這正是關鍵所在。
你願意為了換取安穩的生活,每天替公司任勞任怨、有苦只能往肚裡吞;還是說,寧可冒較大的風險,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
換句話說,除了成為公司組織的一員,你還有另一種選擇。「我哪來的本事離開公司,回家吃自己呢?」一定有很多人會這麼想;我也曾以為,沒有主動積極的個性,怎能脫離公司自食其力?但我也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到底哪一條路才是我該走的?
待過兩間公司,最後都是以瀕臨壓力極限、離職收場的我,光想到往後的日子也得這麼過,就覺得苦不堪言;慶幸的是,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自由工作者;像是為客戶提供廣告刊登製作,也是 Recruit 的經營項目之一;辦公室也時常可以看到攝影師、設計師、文案撰稿等自由接案工作者進進出出;有時我也會和他們一起拜訪客戶,進行採訪拍攝,我會在搭車時順便問他們一些很直接的問題。比方,「為什麼決定做這份工作?」、「收入多少?」、 「會有感到徬徨的時候嗎?」等,我把想知道的都問個清楚。於是,讓我覺得「也許自己很適合這種工作型態」,這也使我毅然決然踏上「獨立工作者」這條路。
我想,為了從痛苦萬分的組織束縛中逃離,並從事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大概也只有這個選擇了。只是先理出個大方向,就足以讓我的心情變得無比舒暢、豁然開朗,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為此又要如何充實自己、做好準備?該去上課進修嗎?再者,要怎麼維持案源穩定……。
這還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這麼認真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如此躍躍欲試,連自己都感到意外。於是,我成為了一名自由接案的專職作家,不過這充其量也只是我個人的經驗,因極度不適合組織內的生活,迫不得已才選擇離開公司;我們所處的社會,畢竟是由大大小小的公司企業所組成,如果能待在那樣的體制下,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
對於能夠習慣團體生活的人而言,在企業裡努力打拼、坐穩自己的位置,絕對比冒然辭職還來得正確。不過,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非常畏懼團體生活、喜歡獨來獨往,就能試著思考自立門戶的可行性(或是待在人數較少的小公司)。
一人公司要面臨的問題當然也不少,好比財務管理、沒有職務代理人等,這些條件也都要由你自己斟酌、評估,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以我為例,至今還是很慶幸當初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型態,只是剛起步時也曾入不敷出。
【方言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開始喜歡自己的不完美:善用天賦特質,把「弱點」變「強項」,活出自信自在的人生】
推薦閱讀:
必須懂的8個職場道理:別讓自己受不必要的委屈,也許能讓你有所啟發!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