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叛逆不擔心,親子溝通減少批評!換角度理解青春期的渴望
作者\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國中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天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應該說,國中的時候根本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未來的職業,就算作文題目常常都和未來志向有關,但是因為對於還有哪些志向可以選擇所知太少,所以全班有一半的人好像都會成為老師、另外一半就是警察、醫生等等,這些國中生所知的職業。
就算這次作文寫了我長大要成為一位老師,下次作文突然又改了,突然想要開飛機、開餐廳或是當一位獸醫,因為國中的我們都還在探索,還對世界認識太少,也太容易因為身邊事物受影響。接觸到什麼,就信了什麼,也以為自己就懂了什麼,以現在的角度去看國中的自己,就是「全世界都繞著我轉」的那種想法。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照
我們對於過去,有些老師就是特別討厭、有些老師還可以(沒什麼印象),還有一些老師還不錯(原因通常不是因為他教書教得很好,而是因為他讓我們感覺舒服),舒服是什麼?國中生要的舒服,其實就是被接受、被了解,而且被看見和引導。
前陣子回到我的國中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孩子超棒!常常這樣說,親子溝通更順暢」,除了家長來聽我的演講,還有很多老師。
身為一位心理師,很多人會問我:你有過育兒經驗嗎?不然怎麼能講育兒?你有過婚姻嗎?不然怎麼理解失婚、背叛、出軌、喪偶?你有過創傷嗎?不然怎麼同理受害者、受暴者或是倖存者?
當然大部分的時候,我並沒有和個案或是聽眾一模一樣的經驗,我不可能同時擁有這些經驗於一身,就像幫你植牙的牙醫可能沒有被植牙過、幫妳接生的醫生可能是位男性、可能幫你下針捐血的護理師自己沒有捐過,但是他們卻可以做這件事情,因為「經驗豐富」。你被植過一顆牙,但他可能植過上百顆;你生過三個孩子,他可能接生過上百個;你每兩個月捐一次血,他每天可能要下針十來次。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照
我從經驗當中,遇過大量的個案,所以我才理解孩子的視角、父母的苦心、溝通的障礙,以及這其中的盲點。尤其是在大多人認為最為叛逆的國中時期,孩子的心就像深藍的海底,光是潛下去去不夠的,你看不見全部,如果你把它照亮,自然海底就會透光。
父母有教育責任,也就有指導責任,但大多關係不睦的親子,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互動溝通中批評指導的時間次數比例太高。例如:一天當中互動三小時,就有兩小時用在要求、指導、檢討上,另外一小時是中性的互動,只剩下極小的時間比例用在肯定讚美。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照
如此失衡的互動關係,容易讓孩子把心關起來,他們聽不見自己的好、聽不見父母的美言,自然會從外界去尋求,在同儕身上找價值和認同,並害怕和父母有直接衝突,於是開始隱瞞或者逃避,海底越來越深,越來越黯淡。
要求指導不可少,而為了避免溝通失衡,父母可以有意識地製造肯定讚美的機會,讓肯定讚美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勿以善小而不美,多美言,就多點平衡,用愛和肯定照亮孩子的心底。
【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孩子需要金錢支持還是父母陪伴?心理學三理論分析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生完孩子後,我該回去上班,累積財富,好以後提供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
神老師:重視生活教育,讓孩子從小學習禮儀和獨立自主,不用等別人教!
作者\神老師&神媽咪 一位家長跟我聊天,問我:「你們班那個XXX有乖嗎...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太跟我說話?孩子「3種心理狀態」父母可改善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孩子不太跟你說話有各種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 年齡和發展階...
視孩子隱私如無物!為什麼有些父母特別愛炫耀孩子?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父母特別愛炫耀孩子的行為可能有多種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 ...
孩子總對妳愛理不理!孩子覺得媽媽很煩、很討厭怎麼辦?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每天早上都要把熟睡中的孩子叫醒,督促他們趕快吃早餐、準備上課,回來還要...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