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養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養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蒙特梭教育提到孩子在六歲前吸收性心智的強大
 
強大到什麼程度呢?
 
強大到無以名狀!
 
  最近,讀到孩子攻擊性行為的相關文獻,找到很多的資料,與大家分享其中一項實驗。
這項實驗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有點爭議,因為實驗的行為對孩子是負面的。
 
我想這樣的實驗複製在現在的研究上,可能會….吧!

但是,這項實驗結果也產生幾項不可抹滅的結果。
 

波波偶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在1961年進行了一項攻擊型暴力的實驗。
Bandura博士讓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觀看一位榜樣毆打波波玩偶,玩偶是一位孩子身高超不多高充氣式玩偶,很像不倒翁。
每位孩子以單獨測試。
 

控制組: 完全沒有看過的

實驗組1:大人以暴力的動作和語言對待波波玩偶

實驗組2:大人以正常方式玩玩具。
 

 
  經過十分鐘後,孩子被帶到一個充滿玩具的遊戲室裡,但是,不能玩玩具,讓孩子有挫折的情緒後,被帶到第三個房間。
 
裡面沒有成人,只有孩子和波波玩偶、攻擊性玩具和一般性玩具(積木、球、彩色鉛筆、玩偶、動物、車等等)
孩子單獨在遊戲室裡的20分鐘裡,看看孩子是否會模仿之前看到成人攻擊性的行為?
 
1. 目擊過攻擊性成人行為的孩子,將試圖模仿或實施類似的攻擊性行為。
 
2. 在同性模仿下,女孩有更多的比例會模仿語言攻擊,男孩會更多的模仿身體攻擊,男孩受到攻擊性行為男性成人榜樣的影響,明顯超過同樣條件下,女性榜樣的影響。
 

 

我看完這項實驗的影片,更深地體認和自我省察
 
 
孩子的觀察學習以及吸收性心智的強大能量
下次,如果聽到老師或專家跟您說,
 
少讓孩子看電視、卡通,
其實,慎選內容比少看還更加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最初老師,同時,在幼兒園老師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身為家長以及蒙特梭利老師,我認同一位幼教老師如果有蒙特梭利教育的國際證照是很加分的。
 
同時,我也看見過沒有拿到所謂國際證照的老師,一樣有愛孩子的初心。
行為可以用偽裝、包裝,甚至像show 演出來。
 

重要的是老師的心理/人格特質。
而心理特質就展現在每日與孩子生活的小細節裡。
 
#2y10m
#Montessorilife
#圖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Jinnie 媽咪老師翻轉心教育

蒙特梭利Montessori、瑞吉歐方案 Reggio Emilia approach滋養豐富我的生命。
在這裡分享愛、陪伴,育兒的酸甜苦辣,生活大小事,一點點的啟發、灑進你的心田
教育的美好,讓你認識遇見自己
AMI 蒙特梭利 0-3歲證照
AMI蒙特梭利3-6歲進修中
曾在國外幼兒園工作
幼兒教育與家庭研究所進修中
IG: Ms.Mami_education
FB:媽咪老師 翻轉心教育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