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失控的「兩歲魔人」!5個步驟讓爸媽不再頭痛
作者\讀者太太 Mrs Reader
如何駕馭失控的兩歲魔人
大家都知道婚姻就是團隊合作,尤其小孩出生後兩人世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因應新生活中的挑戰,對!有小孩的人一定都會同意,我用「挑戰」來形容他們再合適不過。在這一節,我就要和大家分享父母如何克服孩子帶來的第一個挑戰。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會叛逆讓家長頭痛,小小孩也會讓爸媽抓狂。他們真的是睡著時像天使,醒著時是惡魔,尤其是兩歲的小朋友,更被英國人稱作「Terrible Twos」,翻成中文就是「可怕的兩歲魔人」。
為什麼英國人會將這個形容詞套在兩歲小朋友身上呢?因為兩歲孩童的情緒起伏大,不但對什麼都說「不」,也時常沒來由地大發脾氣,心情就像英國的天氣說變就變。如果你家中也有兩歲以上的幼兒,這些行為模式你一定感到似曾相識,就像臺灣人說的:「兩三歲,貓狗嫌。」看來不分國籍、無關文化差異,中西方父母似乎都認同「兩歲」這個門檻,是讓孩子從小天使變成小惡魔的關鍵期。
這一節就要和大家分享英國人如何針對「兩歲魔人」的失控行為推出合宜的應變之道,畢竟在偶爾令人抓狂的育兒過程中仍然保有自信與優雅,讓婚姻生活維持一定品質,也是本書重點之一。
與孩子一起克服兩歳魔人魔咒
記得我家兒子小龍包快滿兩歲前,英國的親戚朋友紛紛提醒我和讀者先生,接下來要準備面對的,可能是長達好一陣子甚至超過一年的「兩歲魔人」階段。那時我心裡還在想,這該不會又是英國育兒專家企圖用嚇唬父母來建立權威的謠言吧?我深信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小孩兩歲後變成「兩歲魔人」,不代表我家包仔就一定會那樣!
但沒想到情況就像親戚朋友預測的一樣,一向開朗、每天笑嘻嘻的小龍包果然在兩歲生日後產生很大的變化,不僅經常為小事發脾氣,還一發不可收拾,搞得我和讀者先生筋疲力盡還是無法安撫他。
後來詢問健康訪視員(Health Visitor;在英國專門到府訪視五歲以下兒童,並提供醫療保健建議的專業醫護人員)才知道,英國人叫兩歲小孩為「兩歲魔人」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個階段的小孩在生理上通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剛學會走路就迫不及待想要跑;身體一下子抽高很快,但又還沒達到可以觸摸任何東西的高度;更令他們沮喪的是,已經會說些簡單的字,卻還不能順暢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在對獨立的渴望與需要依賴父母的現實間掙扎,感到挫折之餘,卻還沒有能力用語言精確表達情緒,只好用發脾氣、哭鬧等令父母抓狂的行為來發泄。
了解「兩歲魔人」的成因後,我對小龍包沒來由的脾氣有了更大的包容力,並視為我們母子的第一個人生挑戰,決定要用最大的耐心陪他一起度過,同時也當成機會教育,讓他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由於英國是個極力反對體罰的國家,我參考健康訪視員的建議,面對「兩歲魔人」脾氣發作,最普遍的處理方式是「暫停」(timeout),具體做法與步驟如下:
制服兩歲魔人【步驟1】警告
一旦發現孩子開始出現「歡」的表現,而且沒有要停止的跡象,請看著他的雙眼,以低沉、堅定的聲音告訴他:現在從一開始數數,數到三還是繼續「歡」,就要帶到「調皮角落」(naughty corner)罰站,或去「調皮階梯」(naughty step)靜坐。用低沉的聲音是因為大聲吼叫或高頻率的聲音比較無法讓孩子冷靜下來,反而會更加歇斯底里。
通常從孩子兩歲起就用這種方式警告,他自然會知道事情大條了。譬如小龍包有時甚至才聽到我開始數數就會停止胡鬧,因為他知道下一步就要進入正式處罰的階段。
兩歲魔人【步驟2】罰站/靜坐
英國父母會在家裡選擇一個角落,作為小小孩罰站或靜坐的地方,又稱為「調皮角落」,通常會選在一面沒有雜物的白牆前,才能讓孩子沒有雜念,靜下心來好好反省。此外,大部分英國人都住透天厝,家裡通常有從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因此處罰時坐在「調皮階梯」也很普遍。無論如何,這兩個角落都必須是父母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地方,以確保孩子不會發生危險。
當步驟一的警告沒效,父母要立即把孩子帶去那個角落進行「暫停」,也就是讓他從失控的情緒中暫停,將自己抽離出來,同時向孩子解釋為何他需要受到處罰,解釋完後立即離開那個角落,目的是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冷靜下來。
兩歲魔人【步驟3】冷靜
罰站或靜坐的時間原則上幾歲就是幾分鐘,所以兩歲小孩就是兩分鐘,三歲就是三分鐘,以此類推。這段期間無論孩子如何哭天喊地叫爸媽,家長都不可理會。
如果孩子擅自離開「調皮角落」或「調皮階梯」,家長要面不改色地把他帶回原處,並重新計時,也就是將步驟二重跑一遍。
兩歲魔人【步驟4】道歉
通常「暫停」成功,孩子的舉止和情緒會恢復正常,這時家長除了再次向他解釋處罰原因,還要要求孩子為失控行為道歉,讓他了解自己的任何行動都會導致對應的結果,如果做了不好的行為,就要為這個行為所造成的後果道歉。
兩歲魔人【步驟5】關愛
孩子說了對不起後,家長一定要給予擁抱和親吻,這個步驟非常重要,絕對不能省略,目的是讓孩子明白父母處罰他是為了指正他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不愛他。我和讀者先生還會多加一句「I love you」,向小龍包強調爸爸媽媽永遠愛他,然後三人再來個和好的「愛的抱抱」。
小龍包處於這個階段時,每當他發脾氣,我和讀者先生都會不厭其煩重複這五個步驟。
如果忽略這個問題,歸咎於小朋友胡亂鬧脾氣,而不去好好處理他的情緒,可能對他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有些甚至會造成一輩子的陰影,嚴重一點,甚至會導致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狀包括害怕被拋棄、憤怒、容易衝動、有自我傷害甚至自殺的行為,千萬不能輕忽。
兒童心理學家也認為,兒童的情緒發展和未來的社交能力發展息息相關,因為兒童感知、理解周遭環境的方法,以及表達感受和情感的方式,將形塑他和其他人互動的模式,而和兒童關係緊密的人更將形塑他的價值觀、認同感、意識型態、社交能力,以及面對衝突的解決辦法,所以家人的角色在兒童發展早期階段至關重要。
無論是臺灣人說的「貓狗都嫌」,還是英國人形容的「兩歲魔人」,兩歲多的「歡」孩子其實需要父母用更多的愛和耐心來陪伴,如果能幫助孩子好好學習如何管理這些失控行為,對他未來的人生將有莫大的幫助。提供英國父母普遍使用的育兒方法與我的自身經驗給準父母或新手爸媽參考,祝全天下的父母陪著小寶貝順利度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遠流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讀者太太解鎖跨文化婚姻:從兩個人相愛,到兩個世界相融的28個真心建議】
推薦閱讀:
父母必看!不要打兩歲內和六歲後的孩子
一歲半自己吃飯、兩歲洗碗!三歲前訓練吃飯規矩、餐桌禮儀的「7階段」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
2024-02-10 03:07:57
2022-05-15 10:01:56
2022-05-15 04:33:19
2022-05-14 17:12:10
2022-05-14 16:41:41
2022-05-14 14: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