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退燒塞劑」燒到幾度可以用?一天可以用幾次?退燒塞劑使用時機及方式一次整理

「退燒塞劑」燒到幾度可以用?一天可以用幾次?退燒塞劑使用時機及方式一次整理

孩子,生病
▲圖片來源:《親愛的小孩》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良醫健康網

小孩發燒經常讓家長手足無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不少民眾瘋狂囤家中常備藥,更有家長狂買「退燒塞劑」以備不時之需,然而有許多家長不太了解退燒塞劑的使用時機與使用方式。退燒塞劑藥效多久?多久用一次?塞了塞劑還是沒退燒怎麼辦?本篇一起搞懂退燒塞劑的正確使用方式與使用時機。

小兒退燒常用3藥物

發燒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38 ℃(耳溫及肛溫),若介於37.5℃與38℃間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它症狀來判斷是否有發燒。發燒其實是身體受到感染而發出的警訊,表示免疫系統正在對抗病毒與細菌,體溫上升可使免疫系統更活躍。而發燒時伴隨的不適症狀,可透過給予退燒藥減緩,但若給藥過度頻繁或用藥錯誤,可是會造成身體額外負擔。

小兒常用退燒藥物有3種,安佳熱(anti-phen)、依普芬(Ibuprofen)及非炎塞劑(Voren)。依《花蓮慈濟醫院》衛教資料,3種退燒藥物作用與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退燒,塞劑,發燒

什麼時候用退燒藥?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發文表示,當體溫超過38.5°C,可考慮給予口服退燒藥,由於口服退燒藥需經腸胃吸收,退燒效果較慢,通常半小時到一小時後發揮作用,家長應隨時觀察孩子體溫變化。

另外,《台灣兒科醫學會》衛教資料指出,若是發炎反應而引起的發燒,只要體溫沒有太高也沒有其它特殊不適症狀,其實無須積極退燒,但專家建議下列7種情況易併發不適,若體溫超過38°C以上則可考慮退燒:

1.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2.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3.慢性貧血
4.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5.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6.孕婦
7.其它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退燒塞劑使用方式與使用時機

體溫39度再使用塞劑

若體溫已高燒超過39℃以上,則可考慮使用退燒塞劑。由於退燒塞劑是透過直腸黏膜吸收,通常在半小時內發揮作用,且使用塞劑應間隔四~六小時。若服用口服退燒藥兩小時後,體溫仍高燒至39度,也可考慮使用退燒塞劑,間隔兩個小時可避免太密集使用退燒藥物,以防多種藥物效果加乘起來,反而使體溫降太低。

根據《新北市藥師公會》建議,退燒塞劑一天最好不超過3次以上,避免過量而造成小孩因體溫急速下降,而發生身體不適。

肛門塞劑使用方式

1.使用肛門塞劑前,先將雙手洗乾淨,並去除藥品包裝。

2.採孩童側躺姿勢,並將身體下方的腿伸直,身體上方的腿向腹部彎曲。

3.用手稍微扳開身體上方的半邊臀部露出肛門。

4.將塞劑尖端朝前塞入肛門,塞入深度約食指將塞劑推進肛門的一指深。

5.塞好之後將孩童屁股兩半夾緊,維持約10 分鐘,以免因肛門的反射動作將塞劑擠出。

Q1、口服退燒藥跟退燒塞劑有什麼差別?

口服退燒藥與塞肛門藥劑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並無明顯差別,建議兒童應先使用口服退燒藥。若小孩嚴重嘔吐、拒絕吃藥等情形時,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

Q2、發燒會把腦子燒壞嗎?

發燒溫度<41°C並不會對腦部或其它器官造成直接傷害,但極度高燒可能會使意識出現異常。通常小孩燒壞腦子的案例都是因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致,而發燒只是疾病症狀表現之一。

Q3、有哪些退燒藥是小孩不可使用?

兒童不可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及含水楊酸成分的退燒藥。由於阿斯匹靈可能會傷及肝臟與腦部而導致雷氏症候群;而阿斯匹靈的主要化學構造為水楊酸,故含有水楊酸成分的退燒藥也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

Q4、使用退燒藥又燒起來,是醫師開的藥沒效?

不管哪種類型的退燒藥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若病程尚未結束,反覆是很常見的事。如呼吸道、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更久。如果持續發燒不降,建議應就醫檢查其它病因。

Q5、退燒塞劑要放冰箱保存嗎?

根據《淡水馬偕醫院藥劑部》居家用藥建議,將塞劑放在陰涼乾燥處即可,但由於台灣夏天溫度較高,塞劑可能因高溫而軟化,使用時不易塞入,可以在使用前放入冰箱使塞劑變硬後再使用。

參考資料
新北市藥師公會
花蓮慈濟醫院
台灣兒科醫學會
藥師媽媽顧小孩–孩子發燒,肛門塞劑怎麼用?
淡水馬偕醫院藥劑部

良醫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退燒塞劑」燒到幾度可以用?一天可以用幾次?退燒塞劑使用時機及方式一次整理

推薦閱讀

過量服藥恐更燒 退燒藥這樣吃

「醫師~我要塞的退燒藥,吃的根本沒用!」肛門塞劑真得比較厲害?兒科醫師這樣說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