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失控的父母,其實也是受害者:為了孩子,我們一起做好這4件事
一個情緒失控的家長,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時都可能爆炸。
控制不好情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有這樣一個提問:家長情緒失控,對孩子而言有多恐怖?其中有個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五歲的時候第一次吃那種雀巢一盒子的冰淇淋,最最喜歡的巧克力味!我爸上一秒還和和氣氣把冰淇淋推到我面前,下一秒看見我拿勺子舀了一大勺塞嘴裡。下下一秒就是一聲咆哮:“滾!”後來有了錢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買了一盒和那年一樣的冰淇淋。邊大口吃,邊流眼淚。
其實,一個情緒容易失控的家長,往往會給孩子造成長久的心理陰影,難以癒合。
有個朋友和我講起她童年時的事情:他的爸爸性格十分暴躁,她完全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爆發。有一次她放學回到家裡寫作業,當時她的爸爸在廚房做飯。可還沒寫幾個字,他爸突然走到她身邊,惡狠狠地說道:“廢物!有沒有點眼色,我忙成這樣了你也不來幫忙?”
而當她放下手頭的作業前去幫忙時,她爸抄起手頭的碗筷扔在了地上,咒罵道:“養你有什麼用?”看著滿地的碎片,她不知所措,眼淚瞬間滾落了下來。沒想到此時此刻,她爸罵得更凶了,嘴裡不停抱怨著著“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朋友還說,自己在家的20年以來,每天都是提心吊膽,對她所造成的影響即使是幾十年過去了也很難徹底消弭。她說自己性格唯唯諾諾,做任何事首先考慮的都是別人會怎麼想,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
工作中,即使被同事甩鍋、領導冤枉,也害怕得罪別人而選擇默默承受;生活中,別人一句不經意的玩笑也會讓她記掛很久,擔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感情中,遲遲不敢進入婚姻,害怕遇到一個像她爸一樣的男人…….
《不成熟的父母》中將這類父母總結為“情緒型父母”,他們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極其不穩定而且難以預測的。
2、依賴別人來安撫自己的過分焦慮,會把一點點沮喪放大到世界末日的地步。
3、在他們看來,別人不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就是拋棄了自己的人。
4、當他們崩潰的時候,他們會讓孩子也跟著自己經歷激烈的絶望和憤恨。
5、極端的情緒型父母可能是精神障礙患者,他們可能有雙相情感障礙,或者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或者邊緣型人格障礙。而與情緒型父母相處時,孩子會感到自己彷彿在鋼絲上行走,小心翼翼地照顧著父母的情緒。
情緒失控的父母,也是受害者
經常有家長留言,說自己孩子做錯了什麼事,自己控制不住脾氣,便揍了孩子一頓,事後後悔萬分。非常能理解這種心態,畢竟哪有不愛孩子的家長呢?但很多家長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過來的”,因此在教育下一代的時候,很難完全摒棄童年時期的影響。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強迫性重複,就是說那些在情緒化家庭中長大的人,他們可能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像我們父母那一代,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所以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體現。
要想徹底終結這場教育的悲劇,我們需要從現在就開始改變。
想發脾氣時,停3秒
脾氣就像夏天的暴雨,來得快也去得快。當你想要發脾氣時,先停下來3秒,問問自己:發脾氣能解決問題嗎?接下來說的話會不會傷害到孩子?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會沖淡許多情緒。
用溝通代替打罵
很多家長不是真的想沖孩子發脾氣,而是不懂得怎麼好好說話。明明是想問孩子考不好的原因,到了嘴邊卻變成“你真是個廢物!”;明明是擔心孩子吃不飽飯,到了嘴邊卻變成了“不想吃就別吃了!”;明明是害怕孩子會生病,到了嘴邊卻變成了“誰叫你穿那麼少,你活該!”而這樣的話一旦說出口,接下來的情緒就很難控制了。
所以要想做個好脾氣的家長,一定要好好和孩子溝通。
比如想讓孩子快點完成作業,我們不妨收起情緒性的辱罵,而說“你作業寫得這麼慢,我很心疼會晚睡。希望你能儘早寫完,就可以休息了。”在和孩子溝通時,請簡單明了地描述你的所思所想,準確表達出你對孩子的關心和呵護。
學會排解自己的情緒
對成年人來說,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長期積累下來,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輔導。所以適時地排解自己的情緒也是至關重要的。不要整天拘泥於生活的瑣碎,也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有空的時候和朋友去打打球、逛逛街,活出自己的生活!
當你的日子越來越豐富多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心態自然會越來越好。
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因為我們會在這個過程裡發現自己的不足。有智慧的父母,會把這場修行當做一場試煉,不斷地改善自己,收穫更幸福的人生,而這種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多半會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如果你也想和孩子一樣,不斷成長,請正視自己的缺點,做出相應的改變。
做父母,千萬不要輸給情緒!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對付外人插手管教 媽媽要有「被討厭的準備」!
作者\天使和我愛上了那杯咖啡 記得有個媽媽分享,她堅持孩子在餐桌上吃東西,孩子跑下椅子她就...
人生終究要自己負責!當別人不認同你時 可以想想以下三件事
作者\Penny的療癒天地 如果你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那就練成強化玻璃吧!我們需要隨時提醒...
富小孩的經濟先修課!為什麼財富自由的起點是「習慣」?
作者\金聖火 因為工作關係,我每年都會認識新的孩子,到現在已經十年了,這段期間我遇過各式各...
媽媽的說話練習!用「界定」與寶貝溝通、別用「催」孩子上學
作者\尹智映 每天早上,我都要催促兒子快點準備上學。不知不覺間,從「快點」的催促演變成「我...
「爸爸穿外送員制服來接我」女兒超不滿 網嘆:價值觀扭曲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近年外送平台崛起,主打便利和服務到家,也多虧這些外送員的投入和付出,新...
我要回應
2022-07-29 05:33:07
2022-07-29 02:26:14
2022-07-29 00:18:37
2021-10-26 04:27:39
2021-10-26 03:16:23
2021-10-25 02:32:08
2021-03-28 13:10:25
2021-03-28 09:54:07
2021-03-27 16:17:32
2021-03-27 13: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