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以下幼童有望7月打莫德納疫苗!要不要讓小孩打?看看兒科醫怎麼說…
【媽媽經6月20日編按:蘇貞昌院長於19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指揮中心預訂於本月底前召開ACIP會議,討論「滿6個月至5歲幼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並已簽訂莫德納疫苗2,000萬劑採購合約,預計7月初先進口約45萬劑莫德納疫苗,約可供應90萬名幼童。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轉述,未來若可通過6個月至5歲幼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請指揮中心特別向嬰幼兒父母說明相關資訊,使其能在充分資訊下做出決定及準備。
指揮中心指出,食藥署已於6月17日專家會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需接種二劑。蘇貞昌進一步指示,有關疫苗施打作業,目前各廠牌疫苗量能皆屬充足。而5歲以上之各年齡層皆已依不同疫苗廠牌進行施打作業,指揮中心亦已累積相當程度的經驗,對於未來可能在各年齡層及各劑次擴增施打對象的情形,請指揮中心也要做好準備、預先妥適配置施打站,尤其是未來如可通過6個月至5歲幼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請指揮中心特別向嬰幼兒父母說明相關資訊,使其能在充分資訊下做出決定及準備。】
‘‘為什麼編輯要挑選這篇文章”
5歲以下(6個月至5歲)的台灣幼童有望在7月打莫德納疫苗,這也讓家有小小孩的父母可以思考是否要讓孩子接種莫德納疫苗。許多爸爸媽媽都在思考是否應該讓自家小孩接種疫苗,也很擔心孩子施打疫苗後無法承受副作用、不舒服。兒科醫師顏俊宇醫師有一位6歲的女兒,對於兒童接種疫苗一事,他分享他的心得讓爸媽參考。
以下內文為顏俊宇醫師4月20日撰文:
疫情嚴重,到底要不要幫滿6歲的女兒打新冠疫苗?兒科醫師自己家裡也是意見分歧。
近期因為疫情又變嚴重,診所遇到不少人來自費備藥,也聽說藥局快篩試劑、血氧機開始缺貨,感覺大家面對這波疫情都開始焦慮了起來⋯
疾管局公佈6-11歲可以打半劑莫德納後,不止病人媽媽會問我,連自己家裡的親朋好友也會問,到底該不該打疫苗?老實說我這兒科醫師自己也是陷入膠著,更不用說家裡的長輩是直接跟我說:再緩緩吧⋯因為他們長輩打針都很不舒服了,忍心讓自己小孩受這種苦嗎?
推薦閱讀:千名兒童試驗莫德納「未偵測到心肌炎」,出現11種副作用
理性分析,小孩施打莫德納和BNT疫苗的好處:
研究指出可以增強小孩子對COVID-19免疫力,減少得病機會
· 可以減少住院率、重症發生、以及減少死亡率,尤其完成兩劑疫苗注射後,效果更顯著
· 雖然6-11歲小孩感染大部份都是無症狀或輕症(發燒/咳嗽/流鼻水⋯)。
但假如是合併有 #肥胖、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癲癇、神經學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的小孩,重症的機率比較高。
有效預防:
兒童感染新冠2-6週後產生的 #兒童多器官發炎症候群,臨床症狀類似川崎氏症(MIS-C),會產生腸胃道症狀、皮黏膜症狀,甚至影響心臟及冠狀動脈。整體發生率約為「萬分之2-3」
· 對整體公衛角度來說:減少COVID-19病毒傳播,減少病毒在不同人之間突變的機會
· 減少確診後居家隔離、停課、父母停班
令人猶豫的疫苗副作用:
· 疫苗是安全的,但還是會出現 #輕微至中度的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淋巴結腫大壓痛、發燒、頭痛、噁心),約2-3天,少數到一週,但 #莫德納比BNT副作用發生比例更高!
(這需要後續更多研究比較,可能也和劑量較高有關?但也是因為這樣才能產生足夠抗體)
· 之前聞之喪膽的心肌炎:目前研究指出發生機率極低,而且 「5-11歲的發生機率比12-15歲的 #更低」,而且因為注射疫苗產生的心肌炎,也比較好治癒,反而真的得到 #新冠後產生心肌炎還比較難纏。
所以結論:我會讓女兒打疫苗,因為副作用是比較短期的,但假如得病變重症,這後果是無法承受的~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疫情嚴重,到底要不要幫滿6歲的女兒打新冠疫苗?】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2022高雄全新智能自助住宿體驗–西悠巢旅,近高雄車站館,享受無時無刻都便利的智能入住模式 ,全家出遊GoGoGo🏃平日四人住宿每人只要$600元~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此專案的客服由旅館負責,請直接聯繫旅館,不用透過放心玩[email protected]呦‼ ‼此專案的客服由旅館負...
給肚肚3倍呵護,爸媽3倍放心!亞培心美力3HMO親護水解,育兒神救援!
相信許多爸媽都有以下經驗,晚上為了照顧情緒反應較大的寶寶,從量體溫、餵奶到換尿布…各個面向找原因...
媽媽的斜槓生活更需要滴雞精守護!呵護自己 照顧家人就靠滴雞精!
小時候總是驕傲自己有位「超人媽媽」,上班以外,還要張羅家庭的三餐與孩子們的大小事。長大後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