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8人因大腸癌死亡!28歲女愛吃「肉乾」罹大腸癌,加工肉品增加致癌風險
洪永祥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個案,一名女病小便有泡泡,且容易疲倦,體重90公斤,初診斷為「代謝症候群」又稱為糖尿病前期。隨後女患者再就診釐清貧血原因,洪永祥指出,台灣女性通常貧血原因不外乎兩大因素,「月經量多」和「不愛吃肉」,看診後發現該患者很愛吃肉,尤其愛吃「豬肉乾、牛肉乾」,聽完後洪醫師立即為女患者驗「糞便潛血」,並立即轉至大腸直腸外科,最後確診大腸癌。
洪醫師說,法國一項研究指出紅肉是大腸癌的致癌風險之一,且加工類的紅肉,胺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都有影響,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經燒烤、油和糖,會產生致癌風險。
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為連續12年十大癌症之首,108年死因統計有6,436人死於大腸癌,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失去生命,居癌症死因第三位,而大腸癌的發生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根據106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的人終其一生不做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7%,也就是每14人中會有1個人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為有效預防大腸癌,除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再次呼籲50-74歲民眾請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及早做大腸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癌的威脅。中秋月圓人團圓,與親友們作伙來顧健康,共度愉快美好的假期!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但你知道嗎?在大腸直腸癌的疾病早期,患者根本沒有什麼症狀呢!哇!看過大腸癌的真面目後,你一定覺得惡性腫瘤的面貌極為猙獰,那我們該怎麼預防,該做什麼檢查呢?請看以下介紹。
首先,我們來了解大腸直腸癌的分期。(大腸直腸癌怎麼分期?怎麼治療?)
第一期
大腸直腸癌代表腫瘤侵犯超過黏膜,但還沒有吃穿腸壁。若是此時就診斷出大腸直腸癌,通常手術切除病灶及周邊腸段即可,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治療。
第二期
大腸直腸癌時腫瘤會穿過腸壁的肌肉層,但沒有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通常需要加做化學治療及追加其他療法。
第三期
大腸直腸癌指的是不論腫瘤本身是否穿過腸壁,已有周邊淋巴結的轉移。
第四期
大腸直腸癌代表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肺臟等身體其他器官。
有以下特徵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較高:
1. 年紀大的人:多數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年齡超過50歲,但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不是年輕人就不會得到大腸癌喔!
2. 曾經有腸道息肉的患者:若有息肉就要定期安排大腸鏡追蹤,因為息肉的發生與大腸癌息息相關。
3. 體重過重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會較高
4. 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你可能是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或是個久坐的科技宅,當身體少動的時候,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上升了,請記得多動一動啊!
5. 有菸癮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高,請盡快戒菸。
6. 若某人的父母、手足、或小孩罹患了大腸直腸癌,那這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會變高。
7. 糖尿病患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高。
8. 飲食偏向高脂、低纖維或是吃太多紅肉及加工肉品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
大腸直腸癌是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通常會以「大腸鏡」加上電腦斷層方式確定診斷。關於大腸鏡的介紹及哪些人需要做檢查,請看這篇。
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現行的治療方式。
要制定治療計畫之前,醫師會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年紀、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與否、有無遠端轉移等因素,主要治療方式包括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放射治療。
除了少數小型且淺層的大腸腫瘤可以用內視鏡切除之外,多數大腸直腸癌需要手術切除腸段。
手術會切除「帶有腫瘤的部分腸道」,而不是只切下一顆腫瘤,並再把健康腸道接在一起。
切除腸段的手術可以「直接開腹」或「腹腔鏡」等方式達成,可與醫師詳細了解不同手術方式的利與弊。
有時候患者的腸道因為大腸直腸癌阻塞嚴重,連沒有罹癌的大腸都膨脹許久、並不健康,這時貿然連接兩端腸道是件危險的事,很容易造成腸道接口滲漏,因此醫師會建議做人工肛門。
人工肛門就是把腸道末端製造個開口在肚皮上,之後消化道排泄物就由此排出,等患者做完治療或腸道健康恢復的不錯後,可以考慮再次手術吻合腸段。
想避免大腸直腸癌,建議大家還是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控制體重、適量運動不久坐、戒菸,年紀到了或有症狀都要做大腸鏡檢查。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若想進一步認識大腸直腸癌,還可以看這裡喔!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原文出處: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7/04/coloncancer.html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嬰幼兒常穿的6大衣著種類,3個月至15個月大的寶寶「穿衣哲學」一次看!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寶寶的穿衣哲學常搞得家長有很多問號,尤其新手爸媽對於孩子該怎麼穿,可能...
照顧寶寶別忘了照顧自己!給新手媽媽的6個放鬆小練習
作者\ 林坤沂、李容妙、楊雅雯、吳宗樺、張簡銘芬、彰化秀傳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給媽媽的六個放鬆...
孩子有高自尊心好嗎?心理學:更應該注意心理健康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高自尊的孩子在一些方面可以受益,但也可能會出現問題。從正面來看,高自尊...
生活是場熱情的遊戲!一位熱情老爸寫給兒女的家書
作者\吳家德 民國八十二年,我就讀元智大學企管系,三十年後,有幸得到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傑出校...
「40元炸物」事件後自責:都是我不好…要如何照顧「微笑天使」唐寶寶?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疾病,近期新北市一間炸物店因有唐氏症孩童點...
我要回應
2020-08-29 14:52:09
2020-08-29 10:52:28
2020-08-29 07:46:29
2020-08-29 07:41:13
2020-08-29 07:01:34
2019-10-04 22: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