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童跳樓,遺言只問媽媽一句話…孩子自卑或自信,全是父母給的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為什麼我干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歪斜的21個字,是一名九歲女童生前,留給父母的訊息,紙條底下是密密麻麻的作文稿紙,這次的作業,永遠也完成不了。
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中國有不少學校採取在家遠端授課,住在西安的9歲女童從二月開始在家上網學習,誰知這卻為她帶來更繁重的壓力。五月六日下午4點,獨自一人在家的女童,發語音給媽媽,表示老師出了一篇作文,規定5點要交,剩下25分鐘了,她寫不完。
案發後根據女童媽媽的說法,「她寫了一頁零一行,說老師要求寫一頁半,她的語氣很沮喪,我們就鼓勵她儘快完成。」

來源:微信公眾號《我是個媽媽》
一句日常的催促,無法撫平女童心中堆積的壓力,她從15樓一躍而下,結束年輕的生命。我們無法得知是否還有其他讓女童喘不過氣的因素,不過從遺書上寫的內容看來,女童在父母或師長面前,可能長期處於極度壓抑的狀態。

案發現場,來源:微信公眾號《我是個媽媽》
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天;也有可能是孩子揮之不去的夢靨
在台灣,9歲正在就讀小學三年級,陳時中部長鼓勵這個年紀的孩子只要做好三件事:出去玩、記得讀書、養成存錢好習慣。不過在這個年紀的孩子,心思逐漸敏感,而造成他們情緒波動最大的,通常來自於父母。
有一首詩寫著:「母親像獅子一樣,每天兇得我受不了,她的聲音就像雷,發出邪惡的眼神,母獅子啊!母獅子啊!我還是永遠愛您。」它在描述每個孩子為了討好母親,為了獲得原生家庭的肯定,那種矛盾的心情。
你有沒有曾經被父母責怪過「你好笨」、「你為什麼不像xxx一樣優秀」、「不准」、「你怎麼這麼沒用?」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最常見的就是「我以前也是這樣長大的,還不是每天過得好好的」,家長會以這種想法要求孩子全盤接收這些話,卻忽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案發現場臥室,來源:微信公眾號《我是個媽媽》
父母的忽視與謾罵,造就逃避的孩子;而非抗壓性高的孩子
假如孩子跟你說他做不到,你只是兩句話應付他,這也是一種失職。例如孩子說他作業不會寫,你就回他「我以前那個年代,都是自己把功課寫完的」,這非但不是一種有建設性的建議,還蘊藏一種否定,告訴孩子「你不如我」,久而久之孩子可能覺得自己很差勁,也不敢在需要求援的時候,對父母敞開心胸,假如對父母示弱會招來責罵,那孩子寧願選擇逃避。
醫師提醒:面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失焦」才能幫助孩子正面迎擊
很多人的自我肯定都是源於「父母肯定」,因為小時候很在意父母的評價,所以遇到問題不太敢講,心理逐漸養成自卑的心態;長大當然也會很在意周遭人的眼光,但是又缺乏正確的紓壓管道,甚至無人傾吐,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因為一件小事而觸發長年累積的負面情緒。
精神科醫師陳嬿伊從多年執業經驗分析,很多50後的世代總是扮演著默默付出的角色,抱持著「只要不被抱怨就好」的心態,或是「再多說什麼也沒用」的感覺,這樣的日子過久了很容易就會呈現半放棄狀態,於是情緒和壓力很容易被忽略在「以和為貴」的假象裡。
這樣的長輩在生兒育女之後,面對親子關係,常常會落入「爭論誰過得比較好/比較苦」的輪迴,卻沒有正視並處理家人之間的情緒感受。
自信與自卑的孩子 都在父母一念之間
下次孩子功課很多寫不完在求救的時候,別再用「小學生哪裡累?大人工作才辛苦」的心態回應,也不要輕描淡寫的說「趕快寫就對了」,盡量聚焦在問題點上,寫不完是今天功課量比較多嗎?是哪一個部分不懂嗎?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才能從根本上培養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嘗試幾次之後,孩子就能演化成獨自面對問題,獨立、自主、積極的心態均有助於自信心的建立,當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他不會先認定自己是個失敗的人,而是想著:「我可以跟父母討論,獲得好的建議。」
推薦閱讀:父母無心的一句話,讓孩子陷入「破窗效應」,這輩子就廢了!
推薦閱讀:黑幼龍:如何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寶寶睡著你就可以休息…」你以為的關心實則是媽媽地雷!10個探視新手媽的地雷點,小心誤觸!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每位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總是滿心喜悅迎接可愛的新生命,但或許當了媽媽後容...
接受親子間的不完美!不跟情緒玩「躲貓貓」一家人會越看越可愛
作者\三寶媽Claire花雅琪 最近,我的小孩越看越可愛,但是一樣有讓媽媽感到崩潰棘手的時...
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放棄扮演每個人眼中的好人
作者\韓星姬 至今妳扮演過女兒、朋友、前輩、晚輩以及員工等角色,但從結婚那一刻起,妳將成為...
面對孩子手忙腳亂?掌握5個技巧讓新手父母心情美滋滋!
作者\法蘭瓷編譯 孩子的加入會讓一個家庭更加完整,但孩子的加入同時也改變了夫妻二人既有的生...
餵藥案讓爸媽心驚驚?觀察重點4建議、送托保母家更安心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前陣子幼兒園教師不當餵藥以及保母不當管教等事件屢屢成為社會新聞焦點,對...
我要回應
2022-10-22 03:12:00
2021-10-24 13:46:55
2021-10-24 13:43:21
2021-04-23 14:27:44
2020-12-10 13:13:22
2020-12-09 14:31:40
2020-12-09 09:39:28
2020-12-09 04:49:31
2020-12-08 04:54:16
2020-12-07 2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