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家事廚藝通 » 媽媽廚房經 »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藍山嵐煙

婆婆的冰箱裡有一打的雞蛋,她又去大姑家長住一段時間,於是我便要把不知到底買了多久的蛋拿回家來快快用完。檢查結果,蛋都還沒壞,但是變得比較水狀,沒那麼新鮮了,一打的蛋要一次用完,只好滷成茶葉蛋比較受歡迎啦~還真的好久沒買蛋了說!

上網查了配方,大多都是去超市買茶葉蛋滷包回來再加工,不過我一向不愛外面的各種滷包味道,所以自己隨便亂滷一通,意外的好好吃,其實不用複雜的中藥包,也能滷出香噴噴的茶葉蛋耶~我這配方算是簡單到不行,也不差喔!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茶葉蛋材料:(約12顆蛋的量)

以下固體材料用不織布滷包袋,或濾茶袋裝起來,裝不下就分2~3小袋沒關係,否則事後很麻煩
紅茶茶葉+烏龍茶茶葉,兩者約1:1比例,各約10g
大八角3個
老薑 隨意數片
醬油,約總水量的1/5~1/6 (醬油牌子不同,顏色也有點差別,這比例請參考用)
鹽約1小匙(看著辦)
冰糖1/2大匙
水量:總蛋量放置鍋子裡,加水剛剛好淹過蛋殼為準(已經包括醬油在內)
加料版香料:家裡因為有丁香、小荳蔻、甘草,也隨意放了幾顆進去滷,香味會比較有層次,但不凸出搶味。(沒有這些香料也可以)

茶葉蛋作法:

每顆生蛋小心的在清水中刷洗乾淨。我是超懶省事方法,沒有另外煮蛋,直接就從生蛋開始煮到底,所以蛋殼要洗乾淨,免得吃到xx。蛋放置鍋內,加入上面所有調味料和茶葉包,加水。開中火,煮滾之後再煮5分鐘,之後加蓋,轉小火滷個20~30分鐘(看你有多少蛋決定時間長短)。

這裡有個小心處:如果一開始煮蛋時升溫太快容易讓蛋殼破裂,蛋液會流出,這樣就不能做成滷蛋了。因此我才說中火,從冷水開始煮蛋,煮到水滾之後,還要繼續煮5分鐘讓蛋的內部都熟透,才能蓋鍋蓋用滷的。如果水滾後就加蓋,蛋的內部還沒熟透固定,會因為熱脹冷縮關係使得蛋殼破裂,蛋白會流出來,如果煮熟之後再加蓋就能保持蛋殼完好。

滷了10分鐘之後,小心用湯杓把蛋舀出來,放置另一空鍋,用湯匙將蛋殼表面敲破,再放回滷鍋中加蓋繼續滷。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我不直接滷到入味,覺得這樣太耗能源,所以滷了20分鐘後,拿一支筷子,把蛋取出來,從裂縫中穿一個洞進去,但是不穿透蛋喔!大概只到中心的位置,穿好所有的蛋再放回滷鍋中,不破壞外殼。接著所有的滷包材料都取出丟掉(茶葉,八角),不加蓋放到涼,之後移入冰箱,浸泡一夜。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隔日要吃時再度回爐子上加熱,就可以上桌了。這樣的茶葉蛋就很入味喔!而且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燉煮,夠鹹也夠香!這是剛滷好,取出滷包袋之後的總水量。也是能淹到七八分滿。茶葉滷汁是不能喝的,很苦澀,又鹹,我原本認為不拿來繼續滷豆干很可惜,但真的不能滷,好難喝!只能拿來滷蛋。

茶的苦澀和蛋還滿合的,真奇怪,滷汁不能喝,滷出來的蛋卻好好吃?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這是剝好蛋殼的樣子,我覺得溫熱的比較好吃。

【廚方妙招】竟然不用滷包,自製出名阿婆茶葉蛋

撥開的內部狀態,夠鹹。筷子插進去並沒有破壞內部導致分散,不能穿透是重點,在冰箱內慢慢浸泡,還會繼續有醃製的效果。每隔兩天我會拿出來全數加熱一次,再度放涼冰存,但要小心會越醃越鹹,所以夠鹹之後就去掉滷汁,不要再繼續浸泡了。

用浸泡一夜的方式,鹹味和香味會慢慢滲透,但是當天還不好吃。如果想要當天吃,可以早點將蛋穿洞之後再用小火滷,可以讓味道快點進去蛋的內部,注意,火不要太旺,免得滾動的湯汁會使蛋黃從小洞中慢慢跑出來~溶解跑光光~如果有時間,就像我這樣,穿好洞後用泡的,就不會有蛋黃可能跑出的問題,而且香味更有時間滲透進去喔。

藍山嵐煙の魔法廚房】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不用滷包的噴香茶葉蛋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藍山嵐煙

本想單純的把蔬食烹調的摸索記錄做分享,卻在多年之後,非常意外部落格累積了上百萬人次的瀏覽記錄,於是亂寫變成推廣蔬食,下廚成為有使命感的工作。
喜歡DIY各項事務,曾沉迷製作手工皂和西點烘焙,卻也同時有嚴重的懶病,對於太耗時的細項作業完全沒有耐心,但不知怎地還是被周圍人士誇獎手很巧?所以跟著懶人做食物,很容易上手。
茹素邁入第20年頭,習慣已成自然,各種素食會有的遭遇與煩惱也都一一渡過,老神已在在。 近年為了多數的素食朋友而開始認真研究無蛋烘焙點心,希望不吃蛋的素食者享用西式甜點時美味也不打折扣,而有吃蛋的朋友更可以來試做,共同發現無蛋的點心也能如此單純而美麗。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