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解析】人蔘紅蔘大不同,保健食品怎麼挑怎麼吃!發酵紅蔘搭配益生菌,增加紅蔘皂苷含量與功效!
這幾年因為疫情關係,大家越來越關注自身免疫力,好食課先前進行的保健食品市場調查中指出,雙北民眾為了提升防疫保護力,每年願意花超過2萬元購買保健食品。
而將傳統中藥材融入保健食品更成近年趨勢,其中蔘類保健食品就是非常受歡迎的品項之一,過去有調查指出台灣民眾普遍都認為人蔘可以提升免疫力,但你吃對了嗎?在這篇專欄中,將會解析人蔘、紅蔘的不同,還有要怎麼吃才能吃出最佳的蔘效果!
人蔘,其實是個總稱,又可以依照品種分成亞洲蔘與西洋蔘,而在依照產地又可以命名為高麗蔘、花旗蔘等等,而傳統的人蔘主要是亞洲蔘,後續經過不同的炮製方式,可以製成不同的蔘類製品,也會連帶影響人蔘的營養價值!
人蔘皂苷是人蔘紅蔘提升免疫力的關鍵成分
人蔘主要的功效成份是人蔘皂苷,可以依照其結構分成至少30種,而其中最重要的人蔘皂苷為Rb1、Rg2與Rg3這幾種皂苷種類,但這些分子量較大的皂苷,需要進一步被腸道菌叢代謝才能吸收。
大分子人蔘皂苷,需經過腸道菌叢作用成小分子人蔘皂苷才能吸收
這些人蔘皂苷中,Rb1與Rb2等是屬於大分子量的皂苷、Rg3、CK與Rh2等是屬於小分子的皂苷,都是屬於較難吸收的皂苷種類,一般而言人體有消化道菌叢可以進行發酵,將Rb2與Rg3轉變成更小分子的皂苷,幫助人體吸收。
然而,有些民眾會因為消化道菌叢的關係,難以轉變皂苷而降低其吸收率,所以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完整的皂苷營養!
經過發酵的紅蔘,大幅提升人蔘皂苷吸收力達1.6倍!
人蔘種類繁多,以炮製蒸煮可以分成白蔘、紅蔘與較為罕見的黑蔘。白蔘僅進行3次以內的蒸煮乾燥,而紅蔘則是經過3-6次的蒸煮製成,可以產生較多量的小分子人蔘皂苷,以人蔘皂苷的營養價值來說較高於白蔘。
由於人蔘皂苷的分子量與吸收率十分相關,因此現在可以透過生技方式模擬消化道中被益生菌發酵的狀態,讓更多的人蔘皂苷從大分子轉變成好吸收的小分子型態,整體吸收力約可以提升1.6倍。
發酵紅蔘與人蔘皂苷,提升免疫力的科學實證!
人蔘與人蔘皂苷的免疫促進相關研究非常多,從動物實驗至人體試驗皆有,好食課就依照實驗方式分列如下:
發酵紅蔘具有預防流感或抗病毒的潛力
由於抗病毒或感冒相關研究較難進行人體試驗,因此大多都是動物實驗。2018年發表於知名期刊⟪病毒⟫上的研究,學者直接給予實驗動物流感病毒,探討發酵紅蔘是否具有抗流感的潛力。
實驗結果指出,有補充發酵紅蔘萃取物的實驗動物,其體內免疫指標有改善以外,存活率也有顯著提升!
紅蔘與發酵紅蔘可以改善體內免疫指標
早於1998年就有學者進行臨床實驗,在這篇研究中學者讓消化道癌症患者補充紅蔘萃取物,結果發現補充6個月後,患者體內的T細胞與B細胞有顯著增加,補充達1年至1年半時,自然殺手細胞與活化型T細胞都有增加的現象。
2007年的一篇臨床實驗中,學者讓大腸癌第三期患者攝取紅蔘萃取物,結果發現補充紅蔘萃取物的患者,其體內免疫相關指標,如:IL-2、IL-8與IL-10有顯著受到調節。
發酵紅蔘,又比紅蔘含有許多易吸收的小分子人蔘皂苷,因此應該免疫促進的效果會更好!
而在南韓延世大學的研究,讓健康的受試者攝取發酵紅蔘萃取物後,抽血測試體內的抗體反應,結果發現補充紅蔘後,體內的IgG與IgA抗體有顯著增加,顯示發酵紅蔘確實具有免疫調節的功效。
人蔘、紅蔘、發酵紅蔘可能具有對抗Covid-19的潛力?
除了上述的免疫促進效果以外,也有學者發表紅蔘可能可以透過其抗病毒作用,或者提高體內的先天性免疫反應,幫助我們對抗Covid-19,並期望蔘類製品在未來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的療方!
不過這都屬於推測或者是動物實驗階段,還是要提醒大家還是要施打疫苗或者是戴口罩、勤洗手方式來做好保護措施!
紅蔘與益生菌協同作用,加強效果
紅蔘與益生菌其實息息相關,若是一同攝取更有協同作用,而且是互相幫忙更提高兩者效果!
益生菌幫助發酵紅蔘的人蔘皂苷吸收
首先,紅蔘所富含的人蔘皂苷,即是靠腸道菌中的益生菌作用,才能轉變成好吸收的小分子形式,而發酵紅蔘雖然已先透過生技方式以益生菌發酵,但依然還是會有少部分大分子的人蔘皂苷。
因此如果與益生菌一同攝取,可以在腸道中幫助剩餘的大分子人蔘皂苷進行轉換,再次提高吸收率!
發酵紅蔘幫助益生菌定殖與生長
不僅是益生菌幫助發酵紅蔘,研究指出發酵紅蔘所產生的人蔘皂苷,能增加腸道菌的多元性,讓益生菌更加茁壯。而這些益生菌進一步會分泌許多對人體與腸道菌有益的代謝物,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許多人在補充益生菌時,並未顧及到腸道的環境,這也讓補充益生菌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與發酵紅蔘一起補充,除了直接攝取菌叢以外,也可以一併調整腸道微環境,是一舉多得的好方式!
紅蔘保健食品怎麼挑!營養師分享5大秘訣!選擇發酵紅蔘,獲得更好的吸收率
紅蔘在經過發酵後可以大幅提高人蔘皂苷的吸收率,因此選擇紅蔘商品時可以選擇發酵紅蔘,獲得高利用率的人蔘皂苷。
選擇加入益生菌,產生協同作用
紅蔘與益生菌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可以互相幫忙,提高吸收率也調整腸道菌叢生態,因此可以選擇具有益生菌複方的產品!
常見的益生菌種有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而這些菌種也具有調節免疫的效果,可以一次得到多種免疫支持的保健素材!
注意是否為多元菌種,就具有足夠的益生菌
腸道非常的長,不同腸道區段的環境就有所相異,像是近端大腸的含氧量較高、遠端大腸至直腸的含氧量較低,這就會造就不同的菌叢生態,所以可以挑選具有多種菌株的益生菌,能定殖於不同區段,才能接近全腸道照護的目的。
除此之外,菌量也是關鍵!在國際益生菌及益菌質科學協會(ISAPP)與許多專家就有提到每天補充100億以上的益生菌(CFU),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腸道與免疫,因此也可以依照此原則挑選含有益生菌的商品!
選擇有菌種保護技術,保護菌種通過胃部
若是選擇有添加益生菌的商品,要注意是否有標榜菌種保護技術,透過菌種保護技術,保護益生菌通過胃酸與膽鹼的挑戰,順利進入到腸道作用。
選擇有添加多種益菌生
由於添加了益生菌,若商品還含有益菌生,像是異麥芽寡糖等寡醣類物質,都可以在腸道中提供菌叢能量來源,幫助益生菌生長
無添加是蔘類製品首選
由於蔘類製品會有種味道,有些廠商為了掩蓋蔘味而加入香料,也可能因為蔘類萃取物成本較高而使用麥芽糊精作為填充物,建議可以選擇無添加的商品,也才能獲得最原始的成分。
最後,誰適合或不適合補充發酵紅蔘製品
除了嬰兒、懷孕晚期和哺乳媽咪以外,蔘類製品其實很適合各個年齡層食用,在營養學上並未有特別的限制,但針對特殊疾病,如:使用癌症/糖尿病/抗凝血藥物、腎臟病等狀況,就需要特別留意。
尤其是器官移植、自我免疫疾病的病患,這類病患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或免疫抑制劑,但發酵紅蔘等蔘類保健食品具有免疫促進功效,所以服用蔘類保健食品可能會干擾藥物作用。
根據2018年的一篇動物實驗,實驗動物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狀況下,補充發酵紅蔘後,免疫細胞與反應都有顯著提升!因此建議如果有在服用相關藥物時,需要諮詢醫師確認後再補充,避免造成藥物交互作用。
文/ 林世航 營養師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眼睛乾、嘴巴乾、呼吸費力,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警訊愛注意!醫師圖文解析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身上的紅疹越來越厲害,而且一天要拉好幾次肚子。」40歲...
下鼻甲手術懶人包攻略 術前三大須知:醫、術、材
30歲的林小姐(化名)是一名典型過敏患者,從小受鼻塞困擾,長期下來不僅睡眠品質差,同時因必須張口...
酯化型、游離型葉黃素完整比較,葉黃素推薦ppt 5大問題
葉黃素功效好處多多,本篇整理葉黃素推薦dcard 和 ppt常見問題,包含:游離型葉黃素和酯化型...
逆轉肝硬化!B型肝炎治療保養重點提醒,醫師圖文解析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肝不好,想請你幫忙看看這些適不適合吃?」...
節拍式口服化療,對抗轉移性乳癌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