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中醫坐月子調養兩階段,把握產後復原關鍵期!

中醫坐月子調養兩階段,把握產後復原關鍵期!

中醫坐月子調養兩階段,把握產後復原關鍵期!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懷胎十月,好不容易「卸貨」了,該是讓產後媽咪好好休息調養的一個月,中醫怎麼幫助媽咪們做好產後調理呢?

西醫怎麼看「坐月子」?!

西醫的「產褥期」定義為產後六周,也就是42天,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坐月子」的週數,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就是一個讓子宮恢復原狀的復元期。除了注重休息營養以外,更重要的是和家中的新成員小寶貝培養感情,所以,除了適應母乳的哺餵外,也是要開始適應新形態的家庭生活。

中醫的產後調理

中醫將產後坐月子期間分成兩個大階段,階段性幫助產後媽咪好好坐月子。

第一階段:化瘀血、生新血階段
這一個階段的主要調理原則,就是幫助產婦排除惡露,減輕傷口疼痛,因此最常被使用的方子就是「生化湯」,但是,生化湯是不是產後一定要吃呢?其實,要讓中醫師評估喔!若是採取自然產,產後媽咪可以利用生化湯來幫助子宮復原,但是大約服用三至五天就可以了。
而在傷口還沒完全復原或是疼痛的情況下,必須視情況調整生化湯的藥物劑量呢!但若是採取剖腹產的產後媽咪,就不一定要服用生化湯了。因為手術生產的過程中,婦產科醫師大多會幫忙清理惡露,所以剖腹產媽咪的惡露量大致不多。不當地多服生化湯,反而會使傷口受到影響,因此一般中醫師可能只會開立一至三帖生化湯。

第二階段:健脾、調理氣血、補養肝腎
這個階段就是傳統中坐月子可以「吃大餐」的階段。因為經過上一階段子宮的復原,這一個階段就是幫助腸胃吸收及補養肝腎氣血,幫助產後的媽咪恢復體力 ,把生產流失的氣血補回來,也是這個階段,可以趁勢調養一些懷孕前的體質失衡,把一些類似貧血、過敏體質、腰痠、月經失調等狀況,趁此時期作比較好的補養,然後搭配一些增加乳汁的藥材,可以讓產後媽咪和新生寶寶好好地身心修養平衡喔!

懷胎十月不容易!中醫:坐好月子對新生兒有益!
這一階段最常使用的藥方食療,包括十全大補湯、麻油雞等等。 但是,不是每一個產後媽咪都可以適用一樣的配方。因此中醫師大多會針對每一位產後媽咪的體質,做適合的調配,舉例來說,虛寒體質的產後媽咪,會加強補養氣血;燥熱體質的產後媽咪,可能就是要調整藥物使不容易「上火」又能夠充足地補養 ;或是常見孕期腰痠比較嚴重的產後媽咪,就必須在這個階段加強筋骨的調養,每位產後媽咪都值得獲得「特別待遇」喔!

產後調理對於新生兒寶寶健康有沒有益處?

2016年底最新的臨床研究發現:有呢!產後哺乳期間使用中藥調理的新生兒黃疸發生率較低,母乳媽媽服用中藥四物湯加減也不會影響新生兒發育狀況哦!有需要的母乳媽媽,歡迎多多利用產後調理,媽媽寶寶一起健康一極棒!

產後坐月子隨著時代的進步日新月異,當然除了現成的坐月子餐及坐月子中心以外,在家坐月子的媽媽們也有好選擇,一般附設有中醫的醫院多有專責中醫婦科醫師或中醫師,專門負責產後調理,若有需要可以請婦產科醫師代為安排會診,即可由專業的中醫師針對產後媽媽的體質,配方專屬的坐月子調理及護理衛教,亦可趁坐月子期間調理平素月經失調或是過敏體質等問題喔!

產後飲食三階段

第一階段:自然產後1-6天,剖腹產後1-13天,食物以清淡為主。  Ex: 雞湯、魚湯、排骨湯
第二階段:自然產後7-13天,剖腹產後14-20天,可以開始吃麻油料理。 如麻油炒豬肝、麻油炒腰子、麻油炒桂圓、杜仲腰子湯
第三階段:自然產後14天後,剖腹產後21天後,可以開始吃麻油雞。

推薦閱讀:
死守坐月子忌著涼不開空調?陸產婦中暑送醫不治! 坐月子喝水吃鹽有禁忌?中西醫大PK 中醫廖芳儀】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中醫產後調理 坐好月子當個快樂媽媽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廖芳儀醫師

耕耘網路超過15年的老部落客
從業餘學生、美食旅遊部落客到專業中西醫師
用心分享生活 擁抱生命
用專業提供醫療諮詢、資訊分享
一起為快樂美好人生加油!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