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侵襲性的被套細胞淋巴瘤(MCL)復發率高 醫:現有二線標靶武器供選擇

侵襲性的被套細胞淋巴瘤(MCL)復發率高 醫:現有二線標靶武器供選擇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79歲的林女士(化名),因腹部疼痛遠從金門來台就醫,剛住院時無明顯症狀,但經一周的時間,病況竟出現變化,除了腹腔有腫塊之外,甚至出現夜間盜汗、食慾變差等情形。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表示,林女士具典型淋巴癌常見症狀,後經診斷確定罹患高侵襲性之被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立刻安排相關治療。
 
被套細胞淋巴瘤(以下簡稱MCL)是一種高侵襲性、病程短之成熟B細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傳統治療難以達到治癒效果,多數的病人在接受第一線治療後數年即會復發;現在,對於治療無效、復發性MCL在二線用藥上有新的治療選擇,謝燿宇主任表示,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的出現給病人帶來了更多生存希望,有望讓病人擁有更長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淋巴結腫大、夜汗、食慾不振 應當心提高警訊
 
淋巴細胞發生惡化增生,就會轉變成惡性淋巴瘤,即淋巴癌。根據淋巴細胞的細胞型態及細胞特性等,可初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何杰金氏淋巴瘤較容易治療,預後相當好;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惡性度較高,包括T細胞、B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淋巴瘤,其中以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DLBCL)占50%居多,其次為濾泡型淋巴癌(FL)占25%,而MCL和其他淋巴癌則占25~30%;臨床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會依據癌病發展速度大致可區分為和緩性、侵襲性、及高侵襲性,並分別對應低、中、高惡性度。
 

 
MCL的發生原因不明,好發年齡層以60~70歲居多,發生比例男性大約是女性的三倍;常見大B症狀包含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下降、食慾不振、淋巴結腫大等,少部分淋巴癌患者,會因腫瘤位置而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腸胃出血、呼吸道阻塞等情形。
 
大多數的MCL患者均屬於侵襲性,少部分屬於和緩性。謝燿宇主任表示,愈侵襲性的淋巴瘤進程較快,需儘快積極接受治療,若為高侵襲性,存活中位數為一年;和緩性淋巴瘤則不需即刻治療,透過定期追蹤症狀,評估合適的治療方案,存活期約8~10年左右 。
 
 
再復發希望 第二線標靶治療選擇
 
關於淋巴癌的治療方式,謝燿宇主任指出,一般來說,會以年齡70歲來做分界,可使用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者,會採用積極治療,合併使用化療、標靶治療等,延長復發的時間。若是有共病者、年紀較長者,則不適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會建議用標靶治療搭配低強度的化學治療。
 

 
MCL患者治療的困境在於能否治癒,其在一線治療反應尚可,但效果並不持久,通常在一段時間後就會再復發,而現在對於治療無效、復發的MCL患者在二線用藥上,有較新的標靶治療-口服BTK抑制劑可以供患者選擇,透過將BTK靶點的活性抑制住,控制癌細胞的生長發育與轉移。
 
謝燿宇主任表示:「新一代的BTK抑制劑結構改變,期待可以為更多患者帶來獲益、幫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
 
此外,在門診間也發現,大多數的病人在確診後對於飲食、生活,以及是否痊癒等問題仍時常感到憂慮,謝燿宇主任鼓勵患者應積極治療,病程長短取決於治療反應及治療中有無併發症、副作用產生,透過治療能有效延長復發的時間,建議患者依照原本的生活模式,放鬆心情,面對療程。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原文出處: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3/06/mantle-cell-lymphoma.html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健康資訊,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LINE官方帳號有超過70萬好友,深受信賴!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