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前進烏來忠志部落 闖關遊戲做兒篩

前進烏來忠志部落 闖關遊戲做兒篩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圖說:忠志部落的建築充滿原民色彩。)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來到新店區烏來的忠志部落,大馬路旁矗立巍峨的山巒,沿著斜坡走進巷弄,映入眼簾的民宅和教會,壁面用圖騰裝飾,鮮明的色彩盡是原民風味。來到教會拾級而上,部落的學童已在會場集合,專心聆聽陳琤個管員發號指令。 
 
這一天,伊甸三峽服務中心的早療團隊風塵僕僕地來到部落做兒童篩檢活動。會場分別設置5個遊戲關卡,希望學童在玩樂中,檢視他們的各項發展能力。 
第一關來到「投球高手」區,九宮格上面擺上圖卡,小朋友依指令丟球,命中才算得分。 
 
關卡設計依年齡做難易度調整,遇到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辨別物品,例如:魚、鳥、馬桶、手機……等等。或是提高難度,依功能來作答,例如:在水裡游的動物、用來畫畫的工具、用來喝水的東西、出去穿的物品是什麼?甚至改變玩法,讓小朋判別「上下左右」的方向,關主出題時,可以說:「丟魚的下面」,再不然也可以考驗他們辨識顏色的能力,在玩遊戲過程中,一一檢視他們的認知能力。 
遇到國小的學童,關主可以下達較為複雜的指令,考驗他們的理解能力,例如:我要2隻水裡游的、3個家裡會看到的物品……等等。
 
 
 

 
(圖說:小朋友選顏料準備上色。)
 
設計關卡 考驗肌耐力 
來到「全能運球王」關卡,陳琤要小朋友分別用單腳跳、雙腳跳、身體滾地、小鴨走路、屁股走路等姿勢,在2分鐘內運球到對面的桶子內,才算過關。 
 
只見小朋友一會兒單腳跳,一會兒又在軟墊上用身體滾地到達對面,幾次下來,雖然有點累,但仍積極挑戰。從中可以判斷他們的肌耐力是否足夠?從丟球中,檢視他們手指的精細操控能力。 
 
回到原位,她要小朋友數數,看看自己拿到多少球,代表得分。只見學童興高采烈地數數,希望能和其他隊伍一較高下。 

 
(圖說:透過聽聲辨音,猜出敲打的是哪一個物品發出的聲音。)
 
活動來到「這是誰的聲音」關卡,遊戲前,先讓小朋友觀察有哪些物品,待關主一一敲擊後,要猜出是由哪一項物品所發出的聲音。依學童的年齡,出題可以從簡單再到困難。進階玩法像是中階難度可以依序敲擊 3-6種物品,高階難度則是同時敲擊3-6項物品,再讓小朋友猜一猜。小朋友站在布幕前方,仔細聆聽關主敲打的聲音,很快便猜出答案,一點都難不倒他們。 
 
整個遊戲玩下來,小朋友幾乎都闖關成功,且樂在其中。陳琤表示,當天參與的以國小學童居多,其次才是學齡前的孩子,他們平常熱中參與教會活動,所以大哥哥和大姊姊們都會帶領學弟妹,非常有秩序。整體來說不管是語言表達,或是肢體反應能力都還不錯。 
 

(圖說:小朋友用紙板傳球,考驗團隊合作。)
 
另外,在「紙板傳球」這一關,考驗的是團隊合作。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孩子傳遞不同材質的球,有的摩擦力高,不容易掉落,有的表面光滑,一走,球就滑落下來。最後,有人用下巴頂著球,傳遞到終點。過程中,也有人的球滾到腋下,索性用腋下夾住球,順利傳給下一位。 
 
陳琤表示,小朋友學會用各種方法避免掉球,無形中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應到生活,突然間出現一些難關,孩子會去慢慢練習,知道下一次可以怎麼解決,最終形成問題解決能力。 
 
她進一步指出,要完成任務,團隊合作很重要。過程中,萬一有人做不好,交代他們不可以相互指責,但如果有人做得很好,則要給予鼓勵和讚美。很棒的是,小朋友們合作無間,最後都順利完成任務。
 

(圖說:小朋友裝飾中秋卡片。)
 
動態活動結束,緊接著是靜態活動裝飾中秋卡片,小朋友們用著不同色彩妝點圖案,有的撒上珠子,變得美輪美奐。陳琤看到孩子們動靜皆宜,直呼他們表現出乎預期得好。
 
整體觀察下來,她認為小朋友在聽從指令和服從這個部分很重要,關係著他們入學之後專注力的表現。她發現有孩子你問他問題,他回答得很簡單。當他沒有辦法很快的回應,就要特別留意他對簡單指令是否有些不理解,可能跟他認知有關,或者是這個孩子是不是在人際社交上,屬於比較害羞的小孩?都要進一步觀察。
 
透過遊戲做兒童發展篩檢,及早發現孩子的成長問題,給予適時的幫助,才能讓他們跟上成長的里程碑。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10.4  440期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伊甸基金會

已故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針對兒童、身心障礙者、老人等不同服務對象,提供直接與專業的社會服務,從成年身心障礙者職訓、就業輔導、心靈重建開始,進而延伸至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服務,以及高齡老人居家照顧。
伊甸秉持著「全人全生涯關懷」,提供服務使用者身、心、靈的支持。此外,更將服務推廣到海外,不僅在越南成立服務中心、四川災後重建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