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全家都健康 » 五縣市高溫警訊!夏季炎熱難耐,中醫師教你由外而內6種消暑妙招!

五縣市高溫警訊!夏季炎熱難耐,中醫師教你由外而內6種消暑妙招!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6月21日是夏至,天氣炎熱讓你快受不了了嗎?夏至到來還有「小暑」跟「大暑」這兩個最熱的節氣,你有沒有出現失眠、大便不暢、口乾口苦、火氣大、經前症候群加重、更年期潮熱盜汗加重,這些上火症狀?中醫師蔡承玲指出,這些症狀有可能跟「夏天到來」有關!那我們要怎麼保養身體呢?讓中醫師為我們解答!

夏至,夏天,中醫,清熱

圖:取自蔡承玲中醫師 臉書

不止上述的那些症狀,熱到氣虛無力、狂吃冰喝冷飲後造成脾胃損傷、水濕運化失常,出現水腫、疲倦四肢無力、皮膚癢濕疹發等症狀加重,都有可能跟炎熱夏天有關。而在中醫的觀點裡,夏季常見的外邪是「熱邪」及「濕邪」。熱邪容易上擾心神,傷津耗氣,如果因為天氣太熱過度服用寒涼之冰品或冷飲,加上濕邪入侵,容易損傷我們的脾胃功能。

清熱妙招—清「環境外在」熱:
1️、家裡可開窗通風、電風扇對牆壁吹、冷氣開一小時降溫,記得避免電風扇或冷氣正對吹頭或肚子喔!
2️、白天在外做好防曬工作,盡量避免正中午最熱時在外走動。
3️、在不缺水的情況下,戶外可灑水降溫、室內可拖地降溫,水氣蒸發時會將熱帶走。

夏至,夏天,中醫,清熱

圖:取自蔡承玲中醫師 臉書

清熱妙招—清「身體內在」熱:
1️、心靜自然涼:夏季對應到中醫臟腑的心,天氣炎熱,如果又心情煩躁,會導致火上加油,故夏天情志養生以「清心安神」為主,「心靜自然涼」,是指防止心火上擾而導致精神疾病。
2️、適當的流汗:汗液的排出和蒸發可以幫助體表帶走大量的熱,因此能達到散熱的目的。需注意進出冷氣房要將汗擦乾,以免著涼了喔!
3️、大便/小便順暢:在中醫的治療中,二便(大小便)通十分重要,除了能將身體的代謝廢物排掉,也能將身體內的實火一併排出。

夏季要怎麼吃,中醫師建議:
吃瓜類可以清熱解暑,例如:冬瓜、小黃瓜、苦瓜、西瓜,但瓜類較生冷,腸胃虛弱、易腹瀉的人不宜多吃。

養心袪火可吃蓮子銀耳:
蓮子性味甘澀平,歸入脾腎心三經,其功效有益腎、補脾、養心,可治療腹瀉、帶下多、失眠、心火旺等症狀。

養陰補水需多喝水,酸味飲品可生津開胃:
夏天一定要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或是可以喝帶點酸味的烏梅汁養陰生津。

人參、生脈飲可益氣生津:
但需適量且經由中醫師辨證開方為佳。
解暑氣又利濕可以來一碗綠豆薏仁湯:
綠豆性味甘寒,歸心、胃經,可清熱消暑利尿,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可健脾、清熱利濕。

四神湯健脾利濕:
四神湯由「山藥、茯苓、芡實、蓮子」,四種藥材組成,每種藥材溫和,除了皆有平補脾胃的功能,還能益腎健脾養心,適合脾胃虛弱、易腹瀉,有水腫、濕氣重、濕疹夏天會症狀加重的人。

中醫師蔡承玲提醒,夏季養生以「清熱」、「祛濕」為主,需注意「安心神」、「顧脾胃」,記得多「補水」、適時「補氣」,夏季飲食保健食材適當吃就好、不宜過度服用喔!

推薦閱讀
孩子爛嘴角,長口腔潰瘍是因為「上火」了嗎?
夏日暢飲仙草茶、仙草凍降火氣,但五症狀體質虛寒者別喝
天氣太熱沒胃口,輕食蒟蒻麵正夯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