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如何培養兒童心理健康?滿足0-6歲需求,攸關未來發展

如何培養兒童心理健康?滿足0-6歲需求,攸關未來發展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除了關心兒童成長發育,心理健康也不可輕忽,身心發展對未來成長有很大的影響。0-6歲有不同的心理發展任務,父母也需要調整教養策略,適時滿足孩子需求。分享滋養孩子5大話語,從中培養安全感,自信心、獨立性。

快速目錄:

一、各階段發展任務和重要關係

二、0-6 歲兒童心理發展階段

三、滋養孩子 5 大話語

四、寶寶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一、各階段發展任務和重要關係

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 將人的一生分為8個階段,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都有各自的心理需求與任務。而每個階段建築在較早的階段任務的基礎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將來會再次發生問題。

二、0-6 歲兒童心理發展階段

0-6歲是重要時期,清楚知道兒童各個成長階段的心理需求與發展任務。父母就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獨立性和社交技能。以下是各階段的重點任務需求和教養建議,提供參考。

  1. 嬰兒期(0至1歲):我能不能信任這個世界?
  • 主要任務:建立信任與安全感。嬰兒需依賴照顧者來滿足基本需求,並期待照顧者持續提供關愛和關注。
  • 教養建議:提供溫暖、關愛和穩定的環境,及時滿足嬰兒的基本需求,如飲食、睡眠和安全。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節奏,有助於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1. 幼兒期(1至3歲):我可不可以成為我自己?
  • 主要任務:發展自我意識和自主性。幼兒開始會走、會說話,面臨獨立探索世界的挑戰,表現出自己的喜好和意見,並渴望得到認可和支持。
  • 教養建議:父母提供安全的環境,給予選擇的機會,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有助於培養自信心和獨立性。
  1. 學齡前期(4至6歲):為我自己而做是可以的嗎?
  • 主要任務:發展創造力與能力。學齡前兒童建立社交技能和自我概念。他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並渴望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教養建議:父母鼓勵學齡前兒童嘗試新事物,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若遇到困難,在旁提供溫暖的鼓勵支持,幫助建立自尊心和處理失敗能力。

心理健康著重在嬰幼童時期,並不同年齡階段適應孩子不同的需求,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三、滋養孩子 5 大話語

每個小孩都是爸媽心中無可取代的寶貝,值得好好呵護和對待。教養孩子試著使用 5 大重要的話語,將情感透過話語傳達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能運用善的語言對待其他人。

  1. 愛的話語:例如-親愛的小寶貝,有你在我好幸福。
  2. 打招呼的話語例如-像叔叔說早安!我要開動了。
  3. 請求的話語:例如-可不可以幫媽咪一個小忙?
  4. 道歉的話語:例如-剛剛真是對不起,是媽咪的錯。
  5. 感謝的話語:例如-你好棒喔!真是幫了大忙。

四、寶寶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寶寶 10-18 月大是分離焦慮巔峰期,只要媽媽一離開視線範圍,就會放聲大哭😭,誤以為主要照顧者離開後就不會再回來,讓他產生一種被遺棄的錯覺,於是就用哭鬧來表達挽留照顧者。

讓寶寶理解媽咪不會從此消失不見,是改善寶寶分離焦慮的訣竅!2個作法參考:

❤️跟寶貝多玩躲貓貓遊戲:注意躲藏時間不能太久,時候差不多就要自動出現在他的視線範圍內。

❤️出門離開前要先告知:也要跟他說大約什麼時候回來,讓他有心理準備媽咪會暫時消失和期待媽咪回來。

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贈品券,輸入優惠碼:HOPPI,將獲得 Hoppi 嬰兒純水濕紙巾 (80抽/包) 。

須於線上兌換,逾期不補發,建議搭配全館滿額免運活動,省下單獨兌換的運費。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babylike

2018 年,BabyLike 由一群喜愛孩子的媽咪們的共筆部落格起步,也是「BabyLike」網站名字的由來,BabyLike 也表示期許能給予寶寶喜愛的,不管是育兒用品、生活、玩具或是寶寶食品等,在育兒的路上,希望能和新手爸比、媽咪們彼此幫助和陪伴,讓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好育兒故事。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