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子宮頸癌不可忽視,疫苗越早打效果越好

子宮頸癌不可忽視,疫苗越早打效果越好

子宮頸癌不可忽視,疫苗越早打效果越好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特約外稿 丁彥伶

臉書上一位朋友Rose問該不該打「子宮頸癌疫苗」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她說她覺得私密處有些不適去婦產科看診,醫師有詢問她是否要先檢查有沒有HPV感染?要不要需要打子宮頸癌疫苗?

Rose聽說子宮頸癌疫苗在國外一般都是給國小或國中女生打的,她已經三十多歲了,現在打還來得及嗎?因為那天她猶豫了一下,醫師已經幫她塞了陰道感染的塞劑,後來她才跟醫師說想要先接受有無感染的檢查,但醫師說她已經塞了塞劑,如果要檢查要等下次回診時再做,因為她有位阿姨曾經得過子宮頸癌,她不知道子宮頸癌是不是像乳癌一樣有遺傳性,她會是高危險群嗎?需要打嗎?

推薦閱讀:女性注意!子宮頸癌的四大危險因子大公開

高雄馨蕙馨醫院副院長陳春木建議:「該打!」因為據他臨床的經驗發現,國內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比率不低,而且在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中,有三成皆為三十歲以下女性,而且其中有三成的年輕女性都已經屬中重度癌前病變了,因此他建議,如果經濟許可,女性應該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不過子宮頸癌的感染並沒有家族遺傳性,不必過度緊張,但是它具有高度傳染性,我們所有人一生中都可能感染其中一型。

為什麼女性應該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因為99.7%的子宮頸癌都和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有關,多數感染者在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之後,可以靠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研究顯示,約有一成五的感染者可能會持續感染,女性會造成子宮頸上皮細胞增生而引發子宮頸癌前病變。

而男性同樣也會遭受人類乳突病毒的侵犯,如果持續沒有治療不僅會成為帶原者而一再傳染給女伴,它也可能引發男性陰莖癌、肛門癌,因此目前許多國家不僅讓女童或青少女施打疫苗,男童及青少年也同樣是施打對象,四價疫苗同時也可以預防性病的菜花。

不過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不是通常都要過很多年才會產生病變嗎?為什麼那麼年輕也會病變呢?陳春木表示,現代人性行為發生得早,而且性伴侶人數較多;有些女性以為「我只有單一性伴侶啊?為什麼也會感染呢?」

但是女性保持單一性伴侶,並不表示伴侶以前沒有別的性伴侶,而他以前的性伴侶,是不是也有其他的性伴侶?關係複雜不是我們可以想像,而且事實上,人類乳突病變有一百多型,研究發現,子宮頸癌和一再重覆性的感染有絕對相關,所以預防感染的工作不能寄託在對性伴侶的信任上,而要自己負責。

子宮頸癌不可忽視,疫苗越早打效果越好

但是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的仿單上是建議九歲到二十六歲的女性施打,而且建議最好在尚無性行為前施打效果最好?如果已經有了性行為再施打還有效嗎?陳春木表示,這個仿單是疫苗十年前上市時介紹的,但是經過十多年來的追蹤及觀察發現,即使是有性行為了,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仍有效,而且有其施打的必要。

陳春木建議,九歲及未有性行為前的女性施打疫苗是可以產生最大保護效益的族群,但是輕熟女是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好發年齡,而產後的媽媽因為子宮頸在產後會有點「垂垂的」,讓子宮頸整個曝露在容易感染的危險中,所以通常他會建議產後的媽媽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都應該打。

即使是曾經有癌前病變治療好的患者,陳春木認為更應該要打,因為疫苗是要避免再次受到其他惡性的病毒型再次感染。而曾經感染過的人是否應該打?他表示,人類乳突病毒有超過一百三十多型,每個人一生中都有機會感染,但是通常感染較多的是比較低病變性的,所以他認為要施打疫苗者其實事前也不需要檢驗是否感染過,可以直接施打,而且疫苗本身也有助清除病毒。

不過有研究發現,年過四十二歲再施打產生的效果比較差,病毒的清除能力也比較差,所以想要預防子宮頸癌要愈早打愈好。不過疫苗也並非百分之百,婦女仍需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打片檢查,同時保持單一性伴侶,維持安全性行為、使用保護套等做自我保護,才能完全防堵子宮頸癌侵犯。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